中国干细胞论文10年增近17倍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广州国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再生细胞生物学年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要围绕多能干细胞、发育与分化、神经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造血再生与发育等热点话题展开。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名专家齐聚一堂,讨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研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教授莫舍·亨特、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孔祥复出席会议。
裴钢总结了中国再生干细胞生物学学会的现状和成就:从2004年到2013年,干细胞研究的论文数量从234篇增加到3779篇,增加了近17倍,发表论文的研究人员数量增加了近16倍。与此同时,纸张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13年,在SCI期刊上发表了5,939篇文章,137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文章,25篇在《自然》、《科学》和《细胞》上发表,94篇在其附属期刊上发表。共有1679项专利申请,居世界第三位,其中58项为PCT专利申请,居第六位。浙江、天津、青岛、无锡、台州等地的成果转移和转化发展迅速。
裴钢认为干细胞研究迫切需要应用于大型动物模型。重复验证可以应用于人体。广州生物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内外有着良好的影响。它将继续支持干细胞和转化医学的研究。
在论坛上,71岁的摩西·亨特鼓励年轻科学家敢于突破日常工作,做真正让他们兴奋的研究。"你可以赢,任何人都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他生动地将细胞研究比作在图书馆里挑选一本书,选择做实验就像在书上挑选一页,而这一页上的内容是大量的数据,“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未知的。”
摩西·亨特认为,如果DNA受损、不完整或染色体分配不正确,细胞就会死亡。如果细胞脱离正常的细胞周期,肿瘤就会形成。肿瘤是由异常细胞周期引起的疾病。研究CDK4/6抑制剂使癌细胞处于间歇状态是治疗肿瘤的理想方法。他鼓励更多的科学家关注细胞周期,从根本上治愈肿瘤。
论坛及年会由中国再生细胞生物学学会广州分会、中国科学院广州中国留学生科技交流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研究所承办。
《中国科学报》(2014-12-25,第4版)
下一篇:间充质干细胞代谢调控研究获进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