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吕志涛:科研工作也要“文以载道”

科普小知识2022-10-16 21:04:19
...

吕志涛(1937-2017),浙江新昌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结构工程专家、中国预应力学科学术带头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现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师从徐百川、丁大钧两位大师。1965年6月,他从结构工程研究生院毕业后留在东南大学,从事土木和建筑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1997年,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民用建筑协会理事、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吕志涛:科研工作也要“文以载道”

信息图片

吕志涛是中国预应力研究领域的先驱之一。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两种斜裂缝理论的人,建立了国际领先的钢筋混凝土双向斜拉桥计算和抗剪设计方法,完善了混凝土结构理论,发展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和设计方法,设计和指导了北京西站、南京电视塔等数百项国家重点工程,建立了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我国土木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50多年来,吕志涛一直走在教学和科研的前列。他亲自指导130多名博士、硕士,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发表专著9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荣获“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特别奖”、“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其中,他领导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吕志涛从未错过一堂课或一个项目。即使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也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仍然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写教科书和整理手稿。这位矮小的中国学者,以他的认真和毅力,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的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大学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金陵九冬,悲歌袭楼。在这个寂静的冬天早晨,反复的呼唤和阵阵的哭泣划破了一切。1000多人,包括全国著名的结构工程专家、世界各地的鲁门德斯和东南大学的师生代表,聚集在南京殡仪馆,为躺在花丛中的送行。

吕志涛:科研工作也要“文以载道”

吕志涛团队设计的苏通大桥创下了“基础最深、桥塔最高、拉索最长、主跨最大”的四项世界纪录。信息图片

在去殡仪馆的路上,一长列人自发地来为我送行。2017年1月11日,常年疾病缠身的吕志涛因肺纤维化永远闭上了眼睛,结束了80年的生命。在他离开之前,他的手仍然紧紧地握着一支笔,他枕头旁边的几份散落的手稿中散落着对学生论文的修改和一些关于学科建设的想法。

坚持工作后的显著成就

走进吕志涛的家,有一个充满墨水的房间,里面堆满了随意摊开的书籍和散落的纸片。在女儿吕的那堆书里,正在整理她父亲的遗物。“父亲在死前把这些手稿当作珍宝,任何人都不允许碰它们。只有他知道书在哪里。”

微积分草稿、论文注释、学术教材、研究思路、生活笔记...泛黄的纸质手稿像穿越时空,逐渐展现吕志涛的生活。

1937年11月4日,吕志涛出生在南京城潭镇直田村的一个佃农家庭。

我小时候,吕志涛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一个10岁的孩子每天走三英里山路去镇上学习。他总是午餐吃米饭,偶尔晚餐吃一块豆腐。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忍心吃完整块豆腐,总是吃一半,留下一半,把剩下的一半包起来带回家,第二天继续吃。

凭借他的天赋和勤奋,十几岁的吕志涛很受老师们的欢迎,并成功地考入了该县的沃斯中学。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他的贫困家庭迫使他辍学去镇上工作。停职持续了一年半,直到校长张刚伟亲自来找他。

"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会解决的,我会付学费的!"张刚伟让吕志涛重返课堂的承诺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就这样,他一步一步走出了这个小山村,直到他被大学录取。

吕志涛:科研工作也要“文以载道”

东南大学吕志涛信息图片

"我不能决定我的智力,但我可以决定我的努力."吕志涛日记中的这句话解释了他的生活。

在吕的记忆中,的“父亲”形象是模糊的。唯一清楚的是父亲总是很忙。“他要么带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要么每周在建筑工地回来一两次,总是呆在书房里看书做练习。”有一次,她半夜起来喝水,发现书房的灯还亮着。她的父亲躺在桌子上,手里拿着一支笔,胳膊下夹着她的一半研究想法。

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天堂不辜负他们。1986年,吕志涛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结构工程博士生导师。他随即被任命为教授,并被授予“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凯旋门”在他的生命中升起,荣誉给他新的压力和动力。

然而,幸福总是伴随着艰辛。1989年11月,吕志涛在去参加学术活动的路上,不小心被一辆从相反方向跑来的自行车撞了,导致股骨颈骨折。医生断言他再也站不起来了。

刺骨的疼痛使吕志涛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动不动,疼痛挥之不去——有时不断。然而,让他感到最困难的不是痛苦,而是无法阅读和工作。“在那段时间里,每当我们去医院看望丈夫时,我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我们的工作。”东南大学副校长陆门的学生吴刚说,即使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老师们也总是关心学院的学科发展。

疼痛稍微轻一点,吕志涛命令他的女儿把他的书和工作材料带到病房,在医生和他妻子的背后偷偷看。股骨颈骨折不是小伤,不能坐直。吕志涛用胳膊肘支撑着身体的一半,一只手拿着书,另一只手在写字。他经常全身抽筋,衣服被汗水浸湿。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阅读和写作。住院期间,他不仅指导学生论文,还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申请表。

三个月后,从医院回来的吕志涛被他的妻子和女儿“*”,并在家里保持安静。他的妻子王凤英不允许她的丈夫写作,所以当她不在家的时候,他秘密地写作。伤口不容易愈合,却变得更严重了。绝望中,他的妻子把他所有的工作材料打包,搬到阳台上,挂在他够不着的地方,流着泪恳求道,“你应该停止写作。如果你白天想呆在家里,我会在晚上帮你写信。”这让吕志涛冷静下来抬起他的身体。

进入晚年,吕志涛仍然坚持写作。在他的床前,有三件宝贝放了很久:闹钟--提醒自己起床吃药;纸与笔——及时记录生成的学术灵感;夜灯——晚上写作很方便。

一个人应该无止境地追求知识,而不是无止境地追求财富。这是吕志涛对他的学生说的话,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事情的真相

寻找新的方法和创新是吕志涛科学研究的主旨。

在经历了“*”十年的风暴之后,吕志涛认为科学研究不应该停留在荣誉上,而应该更深入地探索。因此,他将研究重点转向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领域,致力于结构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吕志涛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计算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和设计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它不仅完善和发展了混凝土结构的理论和计算方法,而且解决了现代预应力结构设计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开辟了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新领域。

困难和危险就像成功。原有的研究成果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使吕志涛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陈嘉庚数学科学奖、光华工程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

烈士们在生命的暮年充满了勇气。即使在晚年,吕志涛仍在“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躺在病床上继续他的科研生涯。2014年主持“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在预应力结构理论、抗震减灾、核电设施安全等领域取得理论突破,打破国际垄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吕志涛学术生涯中的最后一枚奖牌。

"学者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用知识为国家服务。"这是吕志涛的学术信念,也是他不断探索科学真理的动力。为此,他每年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建筑工地上,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技术指导。他的智慧铭刻在上海色织第四厂项目、南京状元楼项目、珠海拱北港口项目、北京西站项目和南京电视塔项目中。

"科学研究应该以献身精神,用纸和笔来完成."吕志涛一直信奉写作,认为知识分子不仅应该以美德和功勋来做人,还应该大声疾呼,向世界传播他们的真知灼见。

“我父亲有空的时候读书写字。从清晨到黄昏,他经常把手放在书上,甚至我们听不到他吃饭的声音。”卢说,尤其是骨折后,父亲更注重写作。

2010年,吕志涛主编的《现代预应力结构体系与设计方法》一书出版。这一具有10年历史的科学杰作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百”原创图书出版项目,被誉为国内预应力学科的指示灯。

经过50年的科学研究,吕志涛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撰写了9部学术专著,为预应力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然而,他总是认为做得还不够。“在我的一生中,桃李的世界已经实现了。就书籍等而言,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目前为止,我最大的遗憾是,我未能将近年来的学术成就和教学经验汇编成一本书,供子孙后代阅读。”当他弥留之际,躺在病床上的吕志涛握着女儿的手,慢慢地说,他枕头旁边的一堆纸上写满了潦草的字迹。

虽然路还很远,但沃克会来的。

高尚的

2000年,获国家*颁发的“贺李基金科技进步奖”。在20万港元的奖金中,吕志涛没有留下任何钱。所有的钱都捐给了他的母校——新昌城潭中学、新昌中学和东南大学,以表达他对老师的感谢。

为了纪念学生曾斌,这位老师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自我约束和对公共职责的奉献。他出去参加学术会议时从不谈论排场。他可以吃、穿、住、走,这样既省钱又省钱。20世纪90年代,他陪同吕志涛去北京参加一个研讨会。因为路途遥远,学校建议他们乘飞机去,往返机票应该由学校报销,但固执的吕志涛坚持坐火车去。在没有高铁的时代,从南京到北京坐火车要花15个小时,到达时双腿都麻木了。

"显然你可以报销旅费,为什么要这样麻烦你自己。"曾斌拖着疲惫的身体抱怨道。然而,那天晚上,躺在火车站附近一家小旅馆的一张木床上,吕志涛的话让曾斌的脸颊绯红:“为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应该追求知识和事业,而不是快乐。”

多年后,当高铁旅行成为常态时,吕志涛仍然坚持乘坐最便宜的绿色列车。"如果我少花钱,这个国家就会在建筑上多花钱。"吕志涛经常谈论这句话。

“李先生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一生中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给组织和他人带来麻烦。”吕志涛的同事、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党委书记张行说。在他的印象中,吕志涛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而食物、衣服和住房是最简单的。一栋60平方米的小房子已经毫无怨言地住了几十年。“即使他生病了,他也总是要最便宜的普通病房。有几次,学校坚持给他一个特别护理单元,他拒绝住院,直到普通单元被替换。

近年来,吕志涛的身体越来越差,上下楼梯越来越困难。然而,他仍然拒绝让别人把他背回去,坚持用自己的手抓住楼梯的扶手。对于两层楼的楼梯来说,吕志涛要花普通人十倍的时间才能爬完,而且经常浑身是汗。在参加会议时,为了不给他人带来麻烦,他总是根据当天参加会议的时间长短来控制饮水量,并保证半天不去外面上厕所。

经过50年的风风雨雨,吕志涛建造了知识渊博的高楼,建造了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道德纪念碑。

铸造老师的灵魂

1965年,吕志涛以研究生身份毕业,由于他出色的学术表现,当时的系主任兼研究生导师徐百川建议他留在学校教书。

这是一生的停留。

从最初的助教到讲师,再到教授,这位老教师用了半辈子的时间在一个三英尺高的平台上工作,这使得教学和教育达到了极致。

“生活中有这样的导师就足够了!”孟少平跟随吕志涛35年。他老师诚实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影响了他的生活。孟少平说,在他学习的时候,国内外对他的一门学科的研究很少,参考资料也很难找到。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一篇俄罗斯学者的文章,里面全是俄语。他真的无法理解,不得不请教他的导师。“当时,王先生还在北京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他以为他只会告诉我文章的核心内容,但他熬了一整夜来翻译它。”回想起拿到翻译纸时的情景,孟少平的眼睛湿润了。现在,当已经是博士生导师的孟少平遇到困难时,他还是忍不住求助于导师。然而,在那个熟悉的办公室里没有这样熟悉的人。

在吕志涛看来,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1989年他意外骨折后,他把教室搬到了家里,因为他不能让学生放心。几十个马扎里沙里夫被安置在一米宽的走廊里。吕志涛站不起来,瘫坐在椅子上给学生上课。60厘米的小黑板总是先写,后擦,再写...

几十年后,当羽翼丰满的学生回来看望他们的老师时,他们仍然会坐在小马扎上,静静地盯着小黑板,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就像当年一样。

"王先生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书育人上了."宋说,当他加入他的导师,他的丈夫是近80岁。在此期间,吕志涛的病情日益恶化,他的行动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为了及时指导学生,他仍然坚持每天去一次大学了解情况。从家到大学,一般人步行10分钟。吕志涛拄着拐杖走了30多分钟,至少停了三次。

“每当我们听到石板路上传来“笃,笃”的声音,我们就知道王先生来了。”想起前世导师的细心指点,抽泣道:

修身养性,培养成千上万的桃子和李子。如今,郑文忠、戴雅萍、冯建、曾斌等100多位鲁门弟子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国内外建筑界的中流砥柱。

从高中学习是一个老师,被高度尊重是一个榜样。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吕志涛不仅是一位学术导师,也是一位生活中的好老师。

有一次,一个工程的大梁出现了裂缝。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就是否返工大梁发生了争议。经过回顾和分析,吕志涛大胆提出了不需要返工的观点。为此,建设单位非常感激并送了他一份礼物,但他断然拒绝。"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得出结论是科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道德原则。"吕志涛说什么,打地板。

严谨公正的工作和节俭诚实的生活是学生们对导师吕志涛的一贯评价。他从来没有扔掉用过的纸,而是留着下次用。在他办公室的角落里,仍然有装订好的废纸和旧纸袋。

教师、传教士、接受者和教育者。加入邢唐半个世纪以来,吕志涛的言行为祖国建设输送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学术生活关键词——预应力

吕志涛为中国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完善了混凝土结构的科学理论和计算方法。

1963年,他发现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中两类斜裂缝的理论和计算方法(世界上最早,1963年后由美国提出),成为解决梁设计和处理工程事故的重要科学依据。此外,这一理论已得到国内外的认可。

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中国首次提出了预应力受弯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和偏心受拉构件的剪力计算方法,并首次被纳入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双向受弯构件计算方法,并将其纳入我国设计规范。该计算方法不仅改进了计算理论,而且节省了约20%的受力主筋。

2.他发展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为这一新结构新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预应力混凝土在各种结构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他目前是中国预应力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改进了预应力构件承载力和使用阶段的设计方法,特别是系统研究了现代预应力结构设计和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抗震设计、裂缝控制、部分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超静定预应力结构计算等理论和应用问题,并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抗震设计难题的解决,打破了预应力结构在地震区应用的局限。裂缝控制设计方法的研究成果可节约预应力钢筋用量约15%。

在我国,他于1996年首次编制了现代预应力结构抗震设计地方规范,为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法。另一方面,他积极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部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发展了现代预应力结构体系和计算理论,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他为中国第一批有代表性的预应力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层框架结构体系——上海色织四厂工程;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体系——南京庄媛大厦工程、江苏省*厅大楼工程、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大厦工程;巨型结构体系——苏州八面峰商业大厦工程;大面积双向连续多跨预应力结构体系——珠海拱北海关工程...

他开创了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新领域。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向预应力钢结构、预应力砌体结构的发展以及旧房的加固、改造和增层工程都有了很大的创新。预应力拆除旧房的方法也被提出,推动了预应力技术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效益。例如,北京西站主站房的主桁架跨度为45米,荷载为5000吨。他设计并采用了预应力钢结构,不仅提高了结构性能,还节约了15%的用钢量。

他解决了我国许多重大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并承担了设计、研究和计算工作。

我们已经咨询和设计了数百个预应力工程,许多树木是典型的,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每三四年就有一两个新的预应力结构系统问世。除了北京西站、珠海海关大楼和上海色织四厂的上述项目外,还有许多示范项目对推动现代预应力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南京电视塔(318.5米高)是一个三脚结构。在中国电视塔的设计中,首次使用了非圆柱形塔身(在上海东方明珠塔之前)。他对电视塔的结构方案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建议,如增加预应力和连梁等,这些都是设计和采用的。随后,他承担并主持了塔体的关键结构计算和模型结构的试验研究。作为该项目的技术顾问,他多次解决设计和施工中的各种关键技术问题。他还为电视塔设计了一个高15米(5圈)的螺旋楼梯,中间没有柱子,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