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长:气候变化影响重大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编者按:当前,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总书记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事关国家安全。高度重视气候安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这方面,我们面临哪些挑战,我们有哪些应对策略和策略?作为回应,我们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记者:您好,郑主任。面试前,我想问你一个术语。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化意味着什么?
郑国光:我们通常所说的天气是指在短时间内(从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风、雨、雷和闪电。气候是指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的平均或统计状态。)和长期天气现象(月、季、年、年至数百年及以上)。它通常以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值及其与平均值的差值(异常)为特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就气候特征而言,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旱涝明显。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年际差异很大。全国年平均降雨量为632毫米,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降雨量的1.3倍。冷夏冬季炎热,全年气温高。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等。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影响巨大。
然而,气候变化指的是平均气候值的统计显著变化和两者之间的差异。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气候差异的增加表明气候状态的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变得更加明显。气候变化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自然变化、太阳活动、火山活动、陆地和海洋等。人为因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气溶胶、土地使用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化。
记者:我们都知道全球气候正呈现变暖趋势。这一趋势如何影响我国的气候变化?
郑国光:中国的气候变暖趋势明显高于世界。例如,在过去的60年里,全国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1.38℃,平均每10年上升0.23℃,几乎是世界的两倍。其中,北方的增温高于南方,冬季的增温高于夏季,夜间的增温高于白天。本世纪前10年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最热的一年。
记者:我最近看到你提到了气候安全问题。请谈谈这个问题。
郑国光:气候安全是指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不受气候系统变化威胁的状态。作为一种全新的非传统安全,它与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它是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梦实现的基本保证。*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丰富,时空和范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复杂。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基础,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和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基础,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落实国家整体安全观,既要重视传统安全,也要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
全球变暖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重大工程安全、经济安全等许多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构成了严重威胁。,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国际非传统安全构成严重挑战。去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12月的利马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及今年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都充分表明,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发展权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和平与安全。
因此,我们应该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理解和理解气候安全问题,科学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记者:多年来,我国极端天气灾害频繁发生。是这种趋势造成的吗?
郑国光:这和它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正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例如,2003年,淮河是继1954年之后的第二大流域洪水。2004年,台风尤娜造成重大灾害。2005年,西江经历了100多年来最严重的洪水。2006年,川渝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南部地区遭遇“碧利斯”、“梅格”、“桑美”等台风灾害。2007年,淮河流域又发生了一次大洪水。2008年,南方发生了罕见的历史低温冰雪灾害。2009年,北方冬小麦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严重干旱,舟曲发生山洪泥石流。2011年,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2012年7月21日,华北遭受暴雨袭击,对北京、天津和河北造成重大影响。2012年5月10日,甘肃省岷县遭遇特大冰雹。从2013年7月到8月初,南方遭受了严重的热浪袭击。2014年7月,超级台风“威马逊”重创海南。
最近,大家都在关注南水北调工程。事实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国大型项目面临的风险增加了。气候变化影响重大项目(如青藏铁路、电网、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能源工程、生态工程等)的安全和稳定。),影响重大项目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影响重大项目的技术标准和工程措施。
记者:除了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燃煤供暖等因素,雾霾天气是否与气候变暖有关?
郑国光:这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有一个技术术语来衡量它,叫做大气环境容量(这意味着大气清除污染物的能力)。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国的大气环境容量明显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大气环境容量显著下降,本世纪以来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同时,由于风速降低,静风天数增加,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从而成为霾天气的帮凶。
记者:气候变化带来的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必将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郑国光:是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一个科学问题转变为环境、科技、经济、政治和外交领域一个全面而重要的战略问题。归根结底,这是国家排放权、发展权、国际话语权和主导权的问题。在我国,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很大,增长很快,其低人均排放量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中国的总排放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处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前沿。
记者:形势已经很严峻了。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郑国光: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中国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特点,使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更严峻的挑战,也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走科学发展道路,要始终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技术、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全球低碳经济的转型将提升全球能源产业及其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应对气候变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当前发展中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它不仅需要中期和长期的战略目标和计划,而且还需要实际和可操作的措施来开展真正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应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必须与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结合,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辅相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道路,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对策,也是中国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两者具有协同效应。在气候变化的外部压力下,中国不能采取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枯竭的发展模式。气候变化作为一种杠杆,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记者: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我国制定了许多目标。请给我们更多的细节。
郑国光:中国以积极的态度科学地应对气候变化。200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 ~ 45%;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5%左右。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我们将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和推广气候友好型技术。2013年11月,中国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4年9月,《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计划(2014-2020)》出台,为中国未来六年的低碳发展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2014年11月,在北京发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将努力尽快达到峰值。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增加到20%左右。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记者:十八大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与推进生态文明有什么关系?
郑国光:*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好中国,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理解和把握气候规律,利用和保护自然气候,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气候与环境条件和人类生产生活质量有关。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态系统的相应变化,人类文明也将相应受到影响。一些古代文明的兴衰典型地揭示了气候、生态和文明之间的密切关系。
事实上,生态安全正面临着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危机。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程度和深度越来越明显。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农业生产不确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等。全球生态安全和人类发展面临气候变化危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对气候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我们需要同等重视优势和劣势、适应和缓解。立足气候承载能力,积极遵守气候规律,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资源,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科学有效防御气象灾害,努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确保气候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记者:所以,按照你的想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必须一视同仁,系统考虑。
郑国光: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有以下建议。
一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建设要优先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为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和城市安全创造良好环境。东部发达地区应率先提出实现排放峰值的目标和途径,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当地绩效评估。西部大开发要贯彻“量力而行,保护发展”的理念,从源头上避免“强降高碳”的被动局面。
二是科学理解气候规律,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应当从战略角度更加关注气候安全问题,气候安全应当被视为国家安全体系和可持续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制定了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以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城市化以及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威胁,并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重点关注与极端天气事件和灾害相关的新问题,如农业、水资源风险增加、生态安全风险增加以及健康和安全风险增加。
三是走低碳城市化道路,加强城市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据研究,城市居民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是农村居民的三倍。因此,当城市化刚刚进入中期,许多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弱,水土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和气候保护面临更大挑战。一些地方城镇规模扩张过快,占用土地过多。大规模的拆迁、大规模的建设和大规模的变革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想法是轻率的。盲目传播大蛋糕的问题很突出。它对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预防自然灾害以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四是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大力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能源,充分利用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努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五,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全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防灾减灾的科学认识;中小学将气候变化、节能减排、防灾减灾、自救互救技能等科学知识作为必修课,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防灾减灾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培训和演练。积极推动气象科普融入社会活动,增强城市弱势群体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
面对防灾减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面对中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艰巨任务,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全社会需要动员起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原标题: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答记者问)
上一篇:儒家学派怎么创立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下一篇:髋关节疼痛能自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