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中国铸造领域的育人大家周尧和院士
周瑶院士指导留学生
周,中国凝固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际著名物理冶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由于治疗无效,他于7月30日5: 28在上海去世。
半个多世纪以来,周瑶和他的同事们致力于中国冶金和铸造行业的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中国冶金锻造领域受人尊敬的科学大师和享誉世界的教师,周瑶及其院士在科研、教育管理、教书育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后世的学者们深深地感受到“山被举起来了,风景被挡住了”
首先,代表中国铸造在国际舞台上,研究成果被纳入中国和前苏联的教科书。
1950年,周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三年后,他被派往前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冶金系深造。从机械工程到冶金,俄语没有及格,但凭借每天学习超过16个小时的毅力,他在半年内完成了所有的冶金本科课程,并在学习中取得了成绩。在苏联期间,他发明的测试模具表面高温强度的方法和装置获得了苏联的专利。关于成型材料产量的博士论文由于其独到的见解而被列入前苏联各大学和学院的教材。1957年,他获得了前苏联的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成功结束了他的留学生涯。
留学归来后,周被分配到西北工业大学领导铸造专业的建设。他和他的同事满怀热情,从零开始。经过五年的努力,他们在西北工业大学建立了当时全国最先进的铸造实验室。因此,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已进入全国领先水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液态金属的止流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充液能力的计算方法。采用隔热涂料解决了航空大型薄壁铸件的欠铸问题。研究成果被纳入我国高校铸造专业教材。
20世纪70年代,周提出了用效率系数估算保温冒口效益的新方法,并研制了新型保温材料,使铸钢件实收率提高了20%,冒口金属消耗降低了40%。在全国推广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79年9月和10月,第46届国际铸造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这是中国恢复在国际铸造协会的席位以来的第一次世界铸造大会。周瑶和他的代表团被特别安排在10月1日举行第一次学术报告会议。当他用郎朗的声音读完中国官方报纸《绝缘立管研究》时,全场观众鼓掌。演讲者精湛的演讲技巧和高水平的研究工作给国际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宣读的论文也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之一。代表团回国后,剧组、光明日报等媒体对此做了广泛的宣传报道。从那以后,周先生开始关注他在国际铸造行业的同事。后来,周分别参加了1983年(开罗)和1985年(墨尔本)的国际铸造会议,其成果还获得了198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88年,周被选为全国铸造协会主席。同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铸造大会上,周当选为国际铸造协会常务理事,开始正式参与国际铸造界的领导活动和工作。从1989年到1992年,周是中国代表团团长,参加了历届国际铸造大会。1992年,他担任国际铸造协会副主席,1993年,他被提升为主席。他为1995年在中国举行的第61届国际铸造大会做了大量工作。1995年,以周为代表的第61届国际铸造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中国铸造厂一步步走上世界舞台。
第二,中国铸造行业的第一位院士为生态材料开辟了新的方向。
20世纪80年代,周主持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大型铸件凝固组织控制”。他将计算机模拟和物理模拟相结合,在优化浇注系统和外部冷却铁的设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的宏观离析形成机理和控制研究被鉴定委员会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结果成功解决了葛洲坝30万千瓦发电机组大型汽轮机叶片铸造成型和高压外缸铸件凝固质量问题,克服了补焊造成的叶片气蚀现象,叶片寿命提高了20%。该成果获1986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为响应铸件轻量化发展的需求,周主持发明了“调压成型精密铸造法”,实现了轻合金薄壁异形件的高精度成型。该技术在精密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和通信领域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法国国际展览上赢得好评的同时,它还获得了1990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在此期间,周瑶和他的同事们在中国发起了金属凝固理论的研究,并开始了他们自己历史上的第二次冒险,他们认识到金属凝固理论是铸造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借来的房子里,他带领研究小组的老师和研究生加班加点,攀登新的科学高峰。随着透明模型合金凝固和晶体生长实时观测实验室、快速凝固实验室、定向凝固实验室、计算机模拟实验室等实验基地的建立,一批又一批的成果也相继问世。每一项成就的发表都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1988年,在原西北工业大学铸造实验室的基础上,国家凝固技术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周的凝固理论研究团队享誉国际,国外学者纷纷前来,希望开展合作研究。1991年,周还因对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巨大贡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一位院士,并在同一时期获得五项省部级科技奖。
在担任国际铸造协会副主席期间,周主持了以“铸造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技术论坛。他发现世界上许多矿产资源正在枯竭。如果不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就不能有效回收,一些矿物将在几十年内被人类耗尽。为此,周瑶和他的同事于1996年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生态材料科学梯队,并开始了他们的第三次创业。一方面,他开发了先进的金属材料回收技术,以提高回收率;另一方面,研究了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方法,以节省材料的使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的梯队在金属熔体净化和高性能材料合成方面获得了数十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开始向社会提供成套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与此同时,相关基础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快速凝固理论、大块金属玻璃的成分设计理论、大块金属玻璃的塑性变形、电磁场作用下熔融金属中夹杂物的运动规律等领域,已经产生了大量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并获得了4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
三、“严、重指导、求新”,立足国内培养高水平研究人员
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几十年艰苦的教育工作中,周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管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他总是在课堂上兴高采烈,侃侃也谈到了这些。周在*前就已经是一个教学模范了。周教授的《铸造原理》课程是国防科工委高等学校示范课程。其深入而简单的叙述,准确而清晰的概念,细致的推理,工整而优美的板书,发人深省的问题,以及准确而无赘述和错误,构成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科学体系。学生所学的不仅是扎实而准确的知识,而且是从表面到内部、从层到层的深层科学方法。他们还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在渊博的知识启发下的探索热情。
1981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周先生成为我国著名学者。许多学生来他手下学习,培养研究生成了他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周先生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严、重、导、创新”的教学方法。他于1989年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就奖。
“严格”意味着做事一丝不苟,有“一流”的学术标准。他的学生从来没有见过周发脾气,他很少责怪别人。但是在他面前,学生们总是有一种敬畏感,甚至有些害怕,害怕做得不够。这种严格性不仅体现在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数据结果的分析上,而且要求论文中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非常准确。他的学生经常说,周先生的修改后的文章可以说是变得不完美了,多了一个字,少了一个字。
“再指导”是要求学生有理解。他信任学生并“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体会理解,而不是告诉你如何去做。周认为,只有迫使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潜力。
“寻求新事物”意味着学生必须有高起点的研究,必须开发新事物,必须站在世界科学的前沿。周瑶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基于你写了多少文章,更重要的是要求你能清楚地解释你在学术上做出了什么贡献。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博士生人数不断增加,成为高校科研的主力军。如何提高博士生的素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总结近几年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培养博士生的方法,周认为培养博士生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位论文的主题应该具有挑战性,甚至带有更大的风险。不仅实验方案应该由学生自己设计,而且实验装置也应该由他们自己建造。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领导世界。另一种是放眼世界,掌握各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在同行之间频繁交流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周从不轻易否定学生们的想法。即使他在“谈论奇怪的事情”,他也主要提出学生的逻辑问题。在博士课程的教学中,他还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给学生一个提纲,让他们自己学习。导师不定期检查,课程组定期听取学生的报告。这套“立足中国培养高层次博士生的途径”获得了1993年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后,博士生开始主要由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人组成。虽然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但他们的集体观念有些薄弱。周瑶和他的团队把英文单词生态材料的前三个字母“ECO”作为研究团队师生的座右铭:“优秀,合作,原创”,即“优秀,合作,原创”,要求优秀的结果,合作的氛围和创新的思维。周对项目团队成员和博士生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教师要有成为团队最佳成员的志向,学生要有成为项目团队最佳研究生的志向。然而,这还不够。学生应该有追上老师、超越世界著名专家的雄心壮志。没有成为杰出人才的雄心壮志,就不会有伟大的成就。第二是谈论团结。有一种竞争意识,但这不是一场团队内部的公开战斗,而是一场与国内外类似研究团体的战斗。为了赢得这场比赛,研究小组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城市合作小组。第三,他们愿意努力工作。他们不能只是希望而不行动。为了赶上和超越别人,他们必须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需要创新和比别人更多的劳动。后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他进一步提出,课题组的师生应该“热爱祖国,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在几十年艰苦的教育工作中,周瑶和院士们先后培养了50多名医生和30多名硕士。其中,1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获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多人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担任教授。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发表专著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1991年获国防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79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员,同年被航空工业部评为“教书育人、模范教师”的优秀教师。1987年,作为航空工业部和兵器工业部表彰的20名专家之一,受到**的热烈欢迎。1989年,全国教育联盟授予他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教育家称号。他还获得了“尊师重教、模范教师”的称号。他是全国十大杰出教育家之一。1991年,他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最高荣誉奖——“科技成就奖”,成为该学会成立55年来做出重大贡献的10位科学家之一。1991年,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被授予航空业最高个人荣誉奖——“航空金奖”,并成为获得这一荣誉的10位专家之一。1997年,他被选为亚太材料科学研究院的成员。2011年,他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成就奖”。2012年,他获得了第一个“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
1992年12月21日,在获得“航空金牌”后不久,周·就收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先生的贺信,信中说:“得知你获得了中国航空工业授予的最高荣誉奖——航空金牌,这相当于中国航空工业授予的“诺贝尔奖”。作为中国第一位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我谨向您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中国正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胜利前进。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下个世纪初,中国科学家一定会引领人类科学的新趋势。我祝愿你们为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在新的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新的成就。”周瑶和他的院士们尽忠职守,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2年,周荣获“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