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清华大学教授:官本位是对科学精神的严重扭曲
科学精神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理性和质疑。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认为,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官方标准都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刘兵说,科学进步和创新需要怀疑精神。在官方标准的领导下,下属经常服从上级。似乎一个人的地位越高,他讲话的真实性就越强。这与科学精神的本质是矛盾的。
“学而优则仕”现象突出。
《科技日报》:你认为中国科技的官方标准是什么?
刘冰:通俗地说,官位是一种心理意识,它把官位的高低作为评判人的价值标准,或者把追求官位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
在中国的科研界,官方标准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学而优则仕”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在研究机构和大学里,年轻的研究人员想当主任和校长,但当创造力达到顶峰时,他们会做行政工作。这是人才的浪费。目前,官方标准和管理制度已经超过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它们比诸如科研经费不足和缺乏创新等问题更具破坏性。
《科技日报》:追求官位和盲从对科学研究有什么具体影响?
刘冰:科学的本质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它是什么,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官方标准强调对官方职位的追求和对职位的盲目服从。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精神的扭曲。
具体来说,没有项目和资金支持,当前的科学研究很难顺利进行。官方标准的干预将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使不处于领先地位的科学家处于不利地位,无法真正独立地领导科学研究,甚至无法申请相应的项目和获得资助。在某种程度上,这不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
此外,伟大的想法都来自*探索。官方标准意味着管理者有更多的权力去干预和管理,这无疑会影响人们的*探索。
严重影响科研评估
《科技日报》:在科研评估中,官方标准的问题同样突出吗?
刘兵:1941年,朱克真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把科学精神概括为“不盲从,不附和,只追随理性”1942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将科学精神具体化为四个规范,即普遍性、共性、无私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传统上,许多人把科学精神与早期科学社会学学派的精神气质联系在一起,如普遍主义。以科学研究评价为例,普遍主义认为这种操作只依赖于科学成果,与研究者自身的社会属性如宗教和地位无关。在现实中,官方标准领导下的评价体系显然不是这样。
在传统的科学规范中,科学研究强调非自利性,而官方标准给研究者带来许多其他利益,这也与科学精神对科学研究的追求相矛盾。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目标是发现科学真理和探索未知。在官方思维下,因为科学研究做得很好,人们可以得到提升,而提升带来许多额外的好处。这样,人们从事科学的动机变得不纯,变成了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此外,科学本身有一个激励机制,科学家取得一定的成就,而科技界会以各种形式奖励他们,如奖励、职务晋升、资源分配等。,而就官方职位而言,这种奖励往往与学术团体的纯学术规范之外的因素相混合。例如,项目的领导者和获胜者通常是领导者而不是真正的工人,这也与狭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相冲突。
授权需要更多的约束。
科技日报:如何解决官位问题?
刘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纠正任何错误。让我问那些填写了几份表格并写了几份报告的老一代科学家,为什么科研人员在见到财务人员时要本末倒置?
管理是必要的,但管理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对利益的追求必须受到限制。管理就是更好地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为科学研究服务,而不是让从事管理的人高人一等。在国外,许多知名院校的领导和管理人员为他们的服务支付更多的费用,他们没有中国那样的权力。
打破官方标准的关键在于改革评估体系。目前,许多评价标准都是非常量化的,如SCI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官方标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公平的,易于操作,可以避免许多争议和麻烦。事实上,学术评价应该更多地关注结果本身的含金量,这不是定量和模糊的,而是更重要的。
学术上的东西必须由学者自己来评价,即同行评议。从行政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实现程序公正,从而保证最终评估的公正性,但不要提出具体要求,比如要求发表几篇文章就足以对教授进行评估等。同时,为了防止内部人操纵,也应该适当引入外部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