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我国不断完善地震综合减灾体系:不可一日不防

科普小知识2022-10-20 20:12:42
...

新华社石家庄7月24日报道:一千天不发生地震总比一天不预防好——中国正在继续完善其全面的防震减灾体系。

新华社记者高波、、任

四十年前,7月28日清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7.8级地震。这个拥有一百万人口的工业城镇立即被夷为平地。超过240,000人被埋在废墟中,超过160,000人严重受伤。

在唐山地震4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地震专家。业内专家表示,唐山地震后,我们更加重视并深化了地震研究。我们为防震减灾所做的每一步都是对这场灾难最好的记忆。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频率高、烈度高、震源浅,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河北省地震局局长孙培庆说,一千天不发生地震总比不预防要好。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应急救援已成为我国综合减灾的三大系统。该系统的逐步完善是尽可能减少地震损失。

1976年唐山地震后,中国地震局组织了一个紧急救援小组寻找震中,并把他们分四个方向送到北京:东、西、南、北。地震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了。

“目前,我们的监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华北地区自动地震报告的初始时间为3分钟,快速地震报告能力为10分钟。网络规模和地震监测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孙培庆说道。

提高地震监测能力是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基础。据报道,到“十二五”末,中国已建成3100多个地震监测站,铺设了总长数万公里的移动观测线,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地震观测网络。这些地震网络覆盖了*大约90%的陆地面积。陆域抗震能力一般达到2.5级。华北、东北、华中、西北、华东地区基本达到2.0级,首都圈等人口密集地区达到1.5级。

四十年前,唐山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这大大放大了地震的灾难。华北科技大学教授、河北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苏有坡说,唐山地震是中国抗震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唐山地震后,中国多次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开始重视建筑抗震设防问题。

“从预防地震灾害的角度来看,它是为了使地面坚固和地面清晰。”苏有坡说道。

今年6月1日,新一代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正式实施。据了解,新一代分区图取消了无保护区,实现了抗震设防的全覆盖。最低要求是基本强度达到6度。提出了“四级地震作用”的概念,明确给出了小、中、大、大地震(频繁、基本、罕见和罕见)对应的地震动参数。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梦潭表示,这将大大提高各地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利于“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大震宜避”的抗震设计。

“清理地下”是指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包括地基条件和活动断层的分布。自2000年开始勘探中国活动断裂以来,中国已完成了4个直辖市、22个省会城市、43个地级市和5个县级市的活动断裂勘探。

就河北省而言,全省11个区市开展的城市活断层探测工程已经完成。苏有坡说,通过对城市活断层的探测,发现了城市地区地震灾害的来源,使城市新建的重要设施和住宅小区尽可能避开危险区域,已经建成的重要建设设施也能尽快采取预防措施。

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及时的应急救援可以提高救灾效率,减少人员损失。从邢台地震到唐山地震,再到汶川和玉树地震,中国的应急救援体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考验和磨练。在响应速度、材料准备、技术装备、联动机制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尾”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孙培庆说:“通过把地震前的预防和应急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可以相对平静地应对地震灾害。河北省依托*消防、武警和解放军,组建了三支省级专业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全省建立了100多支具有地震救援能力的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基本形成。

“但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农村住房建设中,当住房质量与资金投入存在矛盾时,很多人选择减少资金投入,而忽略抗震措施。此外,抗震救灾部门、行业和社会之间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孙培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