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大学校长如何产生:4种选拔路径此消彼长

科普小知识2022-10-20 20:49:15
...

中国大学校长如何产生:4种选拔路径此消彼长

今年6月26日,*组织部宣布原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为浙江大学校长。此前,一封以浙江大学校友名义发表的公开信在网上广为流传,引发了另一场关于中国大学校长的讨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大学校长?大学校长来自哪里?

从2012年底开始,教育部门的两组校长已经在国内外公开选举产生,为校长的选拔开辟了新的渠道。但毕竟,试镜很少。目前,中国大学的校长仍然大多由他们的上级任命。教育部直属的76所大学中,几乎有一半是由教育部直接任命的。副部级学院和大学由教育部和*组织部任命。

据杜南记者统计,今年更换的8名校长全部是医生和4名院士。其中,5名从其他大学转学,3名从大学内部晋升。分析表明,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仍然是选择校长的条件之一。然而,在学校管理方面的长期经验已经超越了“个人接触”和部长经验,成为选择校长的另一个因素。

1“内部提升”传统思维是主流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制定了*队伍建设的“四化”标准,包括“知识化”和“专业化”。我国的大学校长实行聘任制,他们的选拔是以选拔党政*的标准为依据的。既定的选择方法是校长至少是一个学术领袖或研究学者。

其中,从学校内部挑选熟悉学校情况的学术带头人更为常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琦是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一人选,是国家“百万人才工程”的获得者。他取得了许多学术成就,主持过许多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八五”科研项目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前,董琦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三年。

今年3月,北京大学前常务副校长王恩格被提升为校长。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得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许多世界知名大学的国际学术顾问。自2009年以来,他先后担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副院长(局级)和常务副院长。

董琦和王恩格只是“冰山一角”。近年来,提升学术权威办大学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

根据杜南记者的统计,在教育部直属的75所大学中,有38所是从大学内部提拔起来的,其中34所已经从副校长晋升为校长。此外,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由该校党委书记调任校长,而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则由该校党委副书记调任校长。

在最近一次校长更换期间(大约2008年),我们学校总共提升了44名校长。2003年,52人从学校内部晋升为校长。

“这反映出教育系统在选拔领导*时仍然非常重视经验的传承,”一位教育系统内部人士分析道。

最近。浙江大学校长更换后,有人称新任校长林建华“对浙江大学不熟悉”,反映了这种思想。

“跳伞”的官员人数日益减少。

目前,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5名校长来自*行政部门,其中2名来自教育部,即复旦大学校长杨·和中南大学校长。这两个人有非常相似的经历。在成为校长之前,他们分别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9年杨出任复旦大学校长后,接替杨出任上述两个职位。

应该指出的是,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已经任命了许多大学校长。杨之前已经立下了和一对新旧交替的先例。例如,2001年4月担任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的周其峰,从那时起就一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杨威,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接替周启枫,两年后也成为浙江大学校长。

“教育部官员熟悉教育决策和宏观信息,当他们成为校长时,他们通常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高水平的教育理念,”一名拒绝透露姓名的教育部官员解释道。

另一位被调到大学的教育部官员表示,这种“空降”在内部通常被称为“交流”。“如果*部门的官员总是在*部门,不熟悉当地的发展情况,”他说,有一定的当地工作经验可以帮助高层做出更实际的决定。

教育部直属的75所大学的现任校长中,有25人有工作经验或兼职。

教育部也是校长的培训渠道。一些大学管理人员,如副校长,在教育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后,返回大学担任校长。例如,杨早在1999年就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2006年,他担任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他于2009年回到复旦大学,并担任校长。

相比之下,过去由*部门的官员担任校长更为常见。在历届总统中,共有8位总统是从*部委和地方*“空降”过来的。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中国顶尖大学的校长有:原全国人大主席、原教育部发展计划司司长吉宝成;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原*教育部部长;浙江大学前校长杨威。

然而,在今年要更换的校长中,没有“空降”的。

为什么“降落伞”的数量减少了?“行政空降校长对学校情况了解不够,在高校缺乏工作经验将导致未来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褚赵辉认为,高校合并后,学校越来越大,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时候,只有行政工作经验的人很难适应学校的全面管理,所以越来越多的校长从原来的高校管理者中选择。

3 .高校“换血”,跨区域流动突出

目前,教育部直属的75所大学的34位校长是“局外人”。除了行政部门的5个“降落伞”,还有29个来自其他学校和科研机构。其中,12人是其他学校的前校长,他们被平行调动,14人由其他学校的副校长提拔。另外三个来自科研机构,即中国科学院和铁路研究所。

在今年上任的教育部直属八所大学的校长中,有五所是从其他大学调过来的,只有三所是在大学内部提拔的。这种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换血”的现象,在上月末的校长换届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三所高校在三天内同时更换了校长: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是其中一名主要校长。新任校长周,曾任兰州大学校长。河海大学前校长王成从周手中接过了兰达的领导权。这三个人的转移实现了人才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流动。

然而,在大约5年前的前任总统中,只有22位总统来自其他大学和科研机构。2003年,只有15名校长。

一位教育系统内部人士表示:“血液交换可以突破以前学校的传统思维限制,或者更直白地说,可以突破以前学校的规则。”即使是近年来新招聘的普通教师,许多高校也会更喜欢其他学校的毕业生选择自己的学校。

“在某种程度上,大学校长实现区域交流也可以促进大学之间的区域交流,”赵辉分析说。

到目前为止,75所直属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有一半以上进行了岗位交流。

教育部一位官员表示,教育部还通过加强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和海外教育机构四个*队伍的整体协调和交流,促进了直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科研机构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交流。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8月,直属高校的高校领导*交流达到144人,其中51人是在直属高校之间交流的。

4公开选拔仅限于专业院校

大学校长选拔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公开选拔是其中一个方向。

教育系统的一名官员说:“事实上,校长的选举是公开的,而不是在学校内部进行的,这是为了扩大校长的交流。”。

自2002年以来,教育部一直在一些大学公开选拔副校长。此后,教育部党组不断增加教育部直属高校主要岗位之间的交流。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推进政校分开”。行政任命校长被认为是大学管理的主要症结。同年,辽宁省公开选拔了包括辽宁师范大学在内的五所省属高校的校长。

去年,教育行政部门开始在校长任命制度中寻找“破冰者”,并启动了直属高校公开选拔校长的试点改革。该制度从“任命制”改为“选拔制”。包括东北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在内的五所大学的校长在全国分两批公开选拔。

在这个过程中,沟通更加明显。教育部直属的五所大学的两批校长是在国内外公开选举产生的,其中三批来自其他大学的副校长。

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部一名高级官员在接受杜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中国仍没有公开选拔校长的经验,需要通过许多“实验”,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尝试。前两个试点大学都是专业大学,如师范大学、财经学院和医科大学等。,具有相对单一的学科结构和相对简单的选择原则。然而,类似浙江大学的综合性大学在尝试之前需要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