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今天,有个名字不该忘记!

科普小知识2022-10-21 13:38:28
...

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空间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

作为“两弹一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揭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今天,当我们再次关注“东方红一号”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个名字:赵九章,中国卫星产业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之一,“两颗炸弹,一颗星”的英雄。

从给*总理写信,提出将卫星发射正式纳入国家计划,到确定“东方红一号”和返回卫星的总体规划,再到开发关键技术,赵九章一直兢兢业业。

遗憾的是,1968年去世的赵九章没能看到“东方红一号”发射的那一天。1999年9月,他被追授“两颗炸弹和一颗星”功勋奖章。

《中国科学报》记者丁佳写了一篇题为《赵九章:东方最红》的文章,讲述了赵九章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为“东方最红”事业所做的贡献。

以下是《赵九章:东方首先是红色》的全文。

你还记得半个世纪前吗?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东方红”号响彻全世界。

祖国不会忘记。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军委追授他“两颗炸弹一颗星”功勋奖章。

赵九章是中国杰出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产业的奠基人。

他用61年的传奇人生谱写了一个乐章——它在动荡和枪林弹雨中起伏,在悲欢中转动,在复苏和萌芽中闪烁,在奋斗和自我完善中激发活力...

这首歌叫做《中国科学家的红儿子之歌》。

今天,有个名字不该忘记!

赵九章

洒热血承载“东方红”的梦想

“我们将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拥有原子弹重要吗?"

"和原子弹一样重要"

“那是什么?”

“我不能告诉你。”

在与父亲的对话中,赵九章的女儿赵丽一直被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许多年后,她才意识到她父亲的名字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这就是赵九章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所致力的事业。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震撼了世界。赵九章的血像黄河一样汹涌澎湃。他开始写文章,做报告,并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解释人造卫星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次年,*主席在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说:“我们还将建造人造卫星。”不久,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赵九章为副理事长的“581”小组,并于10月率团访问苏联。

今天,有个名字不该忘记!

▲1958年赵九章率团访问苏联

苏丹的热情好客是非常热情的,但只有当代表团提议访问卫星时,他们才表现出极大的谨慎,并要求一切指示。

一天,代表团被带到一个院子里,一辆卡车载着一件用布覆盖着的乐器到达。打开布帘,里面是一个形状像探空火箭的箭头,上面有一些探测仪器。苏方介绍,这是进入轨道的卫星。

赵九章等人在卡车周围看了一会儿,问他们是否可以打开外壳看看里面的布局,但他们没有得到批准。然而,这是一次重要的访问。

回国后,赵九章说:“美国和苏联发射了这么多卫星,但重要信息必须保密,不能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卫星和探测手段。只有掌握第一手材料,我们才能到达空间科学的前沿。”

今天,有个名字不该忘记!

▲赵九章应邀出席1959年*主席召开的第十六次最高国家会议。

接下来是几年扎实的前期研究。1964年底,经过67年的卫星预研,赵九章致信*总理,建议将卫星发射正式纳入国家计划。这封信引起了周总理的注意。

今天,有个名字不该忘记!

▲1964年12月27日赵九章致*总理关于中国发展人造卫星的信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研究员潘厚仁对那次经历记忆犹新。“1965年4月22日,我正在工厂里工作和研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赵主任让我那天晚上去他家。我骑上自行车,飞快地走了。”

落座后,赵九章激动地说:“周总理指示我们提出设想。自1958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做准备,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现在我们终于到了。”

不久,中国科学院组建了最强的团队,开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就是后来的“651”特遣部队。同年10月,召开了代号为“651会议”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论证会议。

今天,有个名字不该忘记!

▲初始卫星组成员

"会议持续了42天,是我一生中参加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潘厚仁回忆道。他们白天见面,晚上计数,在此期间,周总理还邀请代表们在人民大会堂观看文化节目。

经过集思广益,会议用4个方案和15万字的特殊材料勾画出了这颗承载中国人民梦想的人造卫星的原型——一个直径1米、近球形的72边体,播放着1970年以“东方红1号”的名义发射的“东方红”音乐。

今天,有个名字不该忘记!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东方红一号卫星地图

然后是克服困难的发展之旅。没想到,赵九章的生命离一场来来去去的灾难只有18个月。他“靠边站”,没有等到“像原子弹一样重要的东西”成为现实的那一天。

潘厚仁仍然记得赵九章生命的最后几天。那是在中国科学院前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小楼的门厅里。大木箱用作桌子,小木箱用作凳子。赵九章弯腰写“检查”...这个年轻人的自行车轮胎破了,在门口修好了。他也去看看。我看得出他想帮忙,但形势迫使他什么也不说。"

即使在“*”期间,赵九章也没有提及他的孤独和痛苦。他认为仍然只是人造卫星。

当周围没有人时,他悄悄地问潘厚仁:“工作怎么样?”

“不错。”

不敢多说话,也不用多说话。在酒泉基地寒冷的夜空中呼啸而过的“长征一号”火箭,清晰地承载了赵九章一生的夙愿,翱翔天际,永载史册。

抓住丹的心,营造“新气象”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赵九章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孩子们喜欢和他玩女人。赵丽泽小时候每天早上起床前都要他爸爸讲一个关于《西游记》的故事。他笑着说他的女儿是“小霸王周统”。他收留孤儿王宝根当司机,后来送他去王大珩深造。学生们在寒假和暑假回家探亲。他说:“王宝根是个孤儿,没有亲人可以探望。让他回到他的地方去拜访亲戚。”

然而,在暴风雨般的*夕,面对危险的形势,他表现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

1948年,*政权分崩离析,南京人心惶惶。当局命令*研究院的研究所搬到*。当时的*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赵九章给当时的*研究院院长发了一封电报:“经过八年的抵抗,人们*,再也不能移动了。”

一夜又一夜,枪声迫在眉睫,他依然坚定。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新中国很幸运,不仅有赵九章,还有中国的现代气象学留在这片土地上...

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的气象学基本上是描述性的。

直到1937年,赵九章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期间发表了一篇题为《主流风带之间的热力学》的论文,试图将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原理引入气象学研究,中国气象学才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这篇论文是开创性的。曾指导过赵九章的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朱克真称之为“新中国成立前理论气象研究的最重要的成果”。正是在他的推荐和支持下,40岁以下的赵九章成为*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回国后,赵九章不遗余力地带领中国气象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期间,他撰写了我国第一篇关于“动态气象学”的讲座。

1945年,他首次提出“长波斜压不稳定性”的概念,这成为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和涂共同建立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和联合气候数据中心,这是后来的中国气象预报中心和气候数据中心的前身。

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国家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天气预报。赵九章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全力支持刚刚从国外回来的顾震超开展这项研究,并组织培训了一批科技人员。

四年后,当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开发出来时,这些人作为第一批用户,已经做好了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的充分准备,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官方发布数字预测奠定了基础。

渴望拓展“多学科”

"只要国家需要,他就会去做。"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党委书记吴志成曾一度担任赵九章的秘书。他对赵九章的评价既简单又有分量。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为了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对*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单位的研究所进行了调整。赵九章所在的气象研究所与分散在各机构的地震、地磁和物理勘探部门共同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赵九章任所长。

那时,虽然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仍然有一百朵鲜花盛开。在新中国的新研究所,赵九章的人生抱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20岁出头的时候,吴志成和赵九章一起工作时,他只有高中文凭。当赵九章看到他热爱学习时,他告诉他只要他想学习,中国科学院就有很多机会去学习。“赵九章先生专门介绍我去北京大学参加讲座和研讨会。他还减少了行政事务,为我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时间。”

对年轻人来说,赵九章是如此的“特别关照”。地球物理研究所先后走出了叶笃正、顾振超、陶世炎、曾庆村、周秀吉、赵继平、任志海等院士和权威专家。

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术化”政策的指导下,地球物理研究所迅速提高了学术水平,扩大了学科范围,成为新中国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摇篮。

1978年,根据*的指示,中国科学院平反了赵九章。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骨灰安葬仪式上,人们再次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他没有留下遗言。然而,为了祖国和科学,赵九章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写红儿子的歌,这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记者笔记

“不可否认,爸爸在去世前有许多头衔。有些是他在职业生涯中努力工作的回报,有些是为了某些特定情况的需要而添加到他身上的。但我们可以肯定,这绝不是父亲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中关村记忆”包括赵九章的两个女儿在1997年写的一篇纪念他父亲90岁生日的文章。以上这段话可以说是对赵九章先生一生的最好诠释。

老一辈科学家的生活经历总是充满戏剧性。在阅读赵九章先生的史料时,我常常被带进那个特殊的时代。

在赵九章的故事中,他曾经脱下长衫和外套,去国外追求科学和真理。他在西南联合大学当教师时也过着贫困的生活。他可以把他所有的东西都装在小马车上。吴伤心得哭了。他曾把南京的北亭变成学习的象牙塔,拒绝*元老去北亭举行重阳节登山活动的要求。我们这里是学术机构,不适合非学术活动...

当我们回顾过去时,我们习惯性地给历史涂上一些浪漫的色彩,给有关各方的经历增添一些诗意的想象。然而,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做出和赵九章一样的选择?

至少,我不敢拍拍胸口说好。是什么支撑着卑微的学者在当前的枪林弹雨中傲然挺立,在贫困的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根,忍受黑白颠倒的指责?

我认为只有一件事支持了他一生,那就是他从头到尾对科学的热爱。

在采访赵九章身边的年轻一代和工作人员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那就是很少有科学家能像赵九章一样不断探索自己生活中的新学科。在他看来,似乎只有科学的前沿和国家的迫切需要。相比之下,生活环境和个人得失似乎不那么重要。

因为这种执着的追求,他更加“热爱天赋如生命”。不管是新学生、看门人还是清洁工、孤儿还是退伍军人,只要他想学、爱学,他都会努力培养、哄骗、毫无保留。他培养和指导的年轻人已经逐渐成为新中国气象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的中流砥柱,多达12人当选为两院院士。

一个人如何度过他的一生?在当今时代,有些人在追逐名利中迷失自我,而另一些人则生活在无知中。

赵九章去世后,他没有带走任何东西,而是带着欣欣向荣的科学事业和不断壮大的学科团队离开了祖国。正是这种对科学的信念使他从莫斯变成了法华,他孜孜不倦地工作,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大师,并且名垂千古。

轮廓

赵九章,浙江吴兴人,1907年生于河南开封。他是中国杰出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出生在一个中医家庭,童年时在一所私立学校学习,并准备从事文学。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转向科学,立志“以科学救国”。1933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他去德国深造,学习气象学,并于1938年获得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并主持*研究院气象研究所。

解放战争后期,气象研究所被命令迁往*。赵九章等内科专家携起手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为祖国的现代气象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立后,赵九章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在赵九章的主持下,该研究所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人才济济的科研机构。

赵九章是中国卫星产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自1957年以来,他一直积极倡导发展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1958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研究小组。他是主要负责人。

根据国内车辆的发展情况,他提出了发展人造地球卫星的建议。他制定了中国卫星系列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勘探计划,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卫星等总体规划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8年10月26日上午,赵九章逝世,享年61岁。1999年9月,他被追授“两颗炸弹和一颗星”功勋奖章。

一个角色的生活

●1907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南开封。

●1918年至1921年在开封北仓小学学习。

●1922年9月,他被河南的预备学校录取,先赴欧美学习,开始接触新文化。

●1925年8月,他被浙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系录取。

●1927年经胡公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至1933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留校担任物理系助教。

●1934年,他通过了清华大学耿宽的留学考试。他在中国科学院气象研究所学习,并由朱克真撰写论文。

●从1935年到1938年,他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并从气象学家费克和德温特教授那里获得博士学位。

●1938年至1944年,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兼教授。

●1941年3月,他还是中国科学院气象研究所的研究员。

●1944年,朱克真推荐他担任中国科学院气象研究所代理所长。

●1947年,他被任命为*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并兼任*大学气象系教授。

●1949年参与组织气象局拒绝迁往*。

●1950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主持该所的日常工作。

●1955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581”小组副组长,主持中国人造卫星和探空火箭的讨论。

●1958年,他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

●1963年至1965年主持导弹飞行现象学研究。

●1966年,他担任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研究所所长。同年,他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1966年在“*”中不断受到打击,仍然没有放弃手头的科研工作。

1968年10月26日*害致死。

●1978年修复。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9月,他被追授“两枚炸弹和一颗星星”功勋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