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破解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密码”
新华社成都11月24日电(记者吴晓鹰)经过多年研究,我国研究人员发现,野生大熊猫在冬季和夏季有两个活动中心,日活动率高于夜间等“生命奥秘”,证明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的最小栖息地面积要求为114.7平方公里。
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研究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研究与种群复壮技术”的研究成果,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种群复壮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荣获201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中国的野生大熊猫仅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6个山系中。与圈养大熊猫相比,野生大熊猫研究的难点在于研究对象难以直接跟踪观察,研究区域的生活环境恶劣。
自2000年以来,项目组成员参观了四川、陕西和甘肃省野生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针对野生大熊猫保护、跟踪和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项目组采用了自动触发红外摄像机监控、全球定位系统项圈分离等技术,并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项目组组长、西华师范大学教授张泽军表示,该研究体系揭示了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需求规律,主要是因为雌性大熊猫和雄性大熊猫表现出不同的生存环境选择,而影响大熊猫生存环境选择的因素在不同季节有所不同。例如,大熊猫喜欢夏季新竹密度高、多年生竹密度低的地区,而大熊猫喜欢秋冬季坡度平缓、上层树木郁闭度低、距离道路较近的地区。
从生殖资源和食物资源的角度揭示了影响野生大熊猫种群发展的限制因素。特别是,项目团队首次证明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的最小栖息地面积要求是114.7平方公里。
“目前,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破碎化仍然严重。在这个小而孤立的“孤岛”栖息地,小熊猫种群正面临近亲繁殖的危险,难以维持。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戴强表示,为此,他们发明了一种宽度较大的大熊猫栖息地廊道的设计方法,并在四川省设计了14条大熊猫栖息地廊道,以降低栖息地破碎化程度,保持不同野生大熊猫种群之间的沟通,降低大熊猫种群灭绝的风险。
“精细化管理应该从食物、窝洞等方面进行。人类可以主动采取一些人工干预措施来提高野生大熊猫幼仔的存活率,从而增加大熊猫种群数量,促进大熊猫种群的复壮。”张泽军说道。
上一篇:《史记·长平之战》
下一篇:喉咙息肉手术后要休息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