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科学辟谣:酵素减肥效果好

科普小知识2022-10-22 11:52:32
...

科学辟谣:酵素减肥效果好

缩微不动脑筋版

1、不要迷信酵素功效。

2、不要迷信进口酵素。

3、不要迷信自制酵素。

4、不要迷信任何产品广告、名人代言、专家背书、现身说法。

酵素是风靡日本和欧美市场的一种“健康食品”,近些年在中国市场也十分受欢迎,它是用新鲜果蔬、谷物、中草药等原料经微生物自然发酵得到。

酵素产品形式多样,有喝的饮料,也有冲的粉剂,还有吞的胶囊。

酵素的发酵原料组合千变万化,有的配方甚至包括上百种原料。

商家的宣传也令人眼花缭乱,各种功能都有,比较常见的是润肠通便、调理肠胃、促消化、抗氧化、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减肥、美容美白等。(有一些明显是夸大宣传,可以举报给12331)

酵素的这些功效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呢?喝酵素到底有用吗?

【植物化学成分】

有的人认为,酵素里面有丰富的植物化学成分,例如多酚类、黄酮类和有机酸。

不过这些成分并不稀奇,例如多酚、黄酮在植物中普遍存在,你直接吃果蔬获得的多酚、黄酮类物质更多。

实际上它们也并非通过发酵得到的,因为对于微生物而言,它们是根本看不上眼的废料。

至于有机酸,酵素里比较多见的是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和柠檬酸。

其中草酸、酒石酸是植物中的常见成分,例如菠菜涩口就是因为草酸,葡萄里有不少酒石酸。

乳酸、乙酸分别是乳酸菌和醋酸菌发酵的典型产物,但喝酸奶、吃醋、吃泡菜、酸菜不是更直接一些?

而其他有机酸,人体每天代谢产生和消耗的不计其数,更不提肠道菌群产生的各种有机酸了。

【促消化?】

酵素是酶的旧称,因此各种活性酶成为酵素标志性的成分,比如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由于有这些酶,商家声称酵素具有助消化、甚至减脂的作用,不过这个说法并不科学。

首先,生物酶发挥作用需要特定的PH值环境,而体外检测到的酶活性在胃里很可能就不灵了。

何况这些酶本身也是蛋白质,会被人消化道中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切成碎片而失去原有的活性。

其次,酶是生物体中非常普遍的物质,细菌、霉菌、酵母和动植物体内都有。

人体肠道菌群也会产生很多酶,这就包括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等。

把它们全算在一起,肯定远远多于酵素中的酶。

此外,酵素饮品为了保存的需要会进行灭菌处理,而这个过程会让酶失去活性。

即使冷冻干燥的粉状、片状或胶囊酵素,在常温下运输和存放,到你消化道里还能有多少酶活性真是个谜了。

【改善肠道功能?】

果蔬发酵汁里面有少量可溶性膳食纤维,此外少量的有机酸似乎也对肠道菌群有利。

不过如果你直接吃新鲜果蔬和粗粮谷物,效果应该更好,毕竟果蔬中的粗纤维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呢。

有一些酵素产品添加了低聚糖、菊粉等膳食纤维(益生元)或者直接添加益生菌,因此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肠道菌群、缓解便秘的作用。

不过你用不着吃酵素,直接吃低聚糖效果更明显啊,价格还便宜得多,50块钱一斤的低聚木糖差不多够你吃一年了。

参看:吃了那么多益生菌,没想到最强益生元就在你扔掉的玉米棒子里!

【抗氧化?】

酵素中含有不少抗氧化成分,例如多酚、黄酮类物质,不过植物普遍都含有这些成分,而且显然吃果蔬比喝酵素来的效率高。

酵素中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这才是商家“高亮加粗下划线”指给你看的东西,因为很多人认为它能养颜美容抗衰老。

实际上SOD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人体本身就会产生,香蕉、猕猴桃、菠萝等果蔬中也有较多的SOD。

但外来的SOD很难在人体内发挥效能,这是因为SOD本质是一个分子量比较大的蛋白质,不大可能直接进入人体组织细胞,完成抗氧化的使命。

而且在胃肠道的环境下,外来SOD的命运很可能也是被各种蛋白酶折腾死。

目前临床上确实有用SOD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尝试”,不过那是直接静脉注射。

【减肥?】

酵素减肥对年轻女孩可能是一种时尚,网络上也确实有成功减肥的女孩“分享经验”。

不过酵素减肥的原理跟酵素的成分没什么必然联系,关键就是一个字——饿!

酵素营养成分稀少,如果用酵素代替一餐饭,甚至代替一日三餐,则能量摄入严重不足。

以号称日本原装进口的某酵素为例,按推荐量一天喝三顿也只有210千卡能量,而一个不怎么爱动的年轻女孩每天至少需要1500千卡,这能不瘦吗?

为啥它不推荐一周全喝酵素呢?因为怕你饿死了呀亲爱的

如果这样都算酵素的功劳,那我觉得观音土温水冲服,减肥效果比喝酵素还好呢。

减肥没有捷径,少吃多动才是正途啊!

【自制酵素】

有不少人觉得外面卖的东西不放心,而且还挺贵,干脆自己做,其实真没必要。

本来酵素就没啥实际作用,自制酵素还有不少的安全隐患。

首先是发酵过程如果受到杂菌污染,有可能导致中毒。

例如广东有粗心的妈妈给孩子喝存了三年的冬瓜水(其实就是冬瓜酵素),结果导致亚硝酸盐中毒,差点小命都没了。

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致病菌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其次,有些酵母可以发酵产生乙醇。

如果做酵素的时候还加了糖或蜂蜜,最后酒精度数可以比啤酒还高,实际喝了对身体的损害远大于其他那些成分的益处了。

最后,人类早就开始利用大自然的微生物进行食物发酵,为什么要独尊酵素呢?

为啥你追捧日本来的甜泡菜,而冷落我中华传承千年的咸泡菜呢?

东北的腌酸菜,四川的泡菜,香甜的米酒,酸溜溜的老陈醋,这不都是传统酵素吗?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