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人才首评职称 职称用能力和业绩来说话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和发展的两翼。为了加强科学传播和普及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本市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发布了《北京市图书情报系列(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试行办法》,首次增加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职称,并在职称评审过程中采用分级评审标准和“代表作品”评审。据报道,近期将启动第一批科技传播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我市首批高层次科技传播推广人才将于年前选拔出来。
据悉,全国首个科技传播专业职称评审,是我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北京市科普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开辟了职称评定渠道。对规范专业人才评价,促进员工专业发展,为科普人才提供支持,将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谁可以评论——北京所有的科学传播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可以参与评价
科学传播普及是指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只要他们是在北京从事科学传播、普及和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如研究学者、科普书籍作者、科普专栏作家、校外科普教育教师、博物馆译员等。,他们都可以申请科学传播的专业职称。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5万多名科学传播专业人员,特别是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校外培训机构等大众媒体渠道开展科普工作。取得专业成绩和成绩,具备晋升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条件。但是,专业技术职称没有晋升渠道,专业资格没有标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构。它们不能被行业和社会所认可,从而影响学术和技术交流、人才流动和职业发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的增加和高、高、中、初级四个层次的设置,将满足各级科学传播专业人员的专业发展需求,吸引更多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青少年从事科学普及工作,对促进北京科学普及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论什么——论科学传播人才的三大成就
根据本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要求,科学传播专业评估工作根据科普工作的专业属性和工作职责,将申请人分为三类:科学传播研究、科学传播内容制作和科学普及推广。除申请职称所需的基本条件外,三类人员的绩效条件按照“做什么和评价什么”制定。
例如,从事科学传播规律研究的申请人需要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作为重要完成人主持或解决科学传播的实际问题,或主持和完成省部级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项目,在提高科学传播的效率和效果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从事科学传播内容制作的申请人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内容制作能力。他们应该通过出版作品、设立专栏、设计教材、创作剧本等方式来主持或主导制作优秀的科学传播内容产品。创新传播方式,开展科学传播工作,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从事科普工作的申请人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以主要完成人的身份主持或组织大型科普活动,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者开发整合国内外优质科普信息资源,运营科技博物馆、博物馆、科技品牌科普网站、虚拟科技馆、虚拟博物馆或校外科普教育品牌等著名科普信息资源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或者作为专职科学传播人员,承担过省部级以上科学传播活动的教育、培训、传播、讲解等多项任务,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
此外,该市还为优秀人才建立了特殊的申请条件。只要申请人符合其中一项特殊条件,他们就可以直接申请副高级职称,而不受学历、资格、二级职称等的限制。
如何评价——用最具代表性的人才作品进行评价
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列入全市年度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计划,每年进行一次。其中,初、中级职称采取考试形式,申请人可按相应程序向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申请考试。高级、副高级职称采取评聘形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委托市科协组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开展具体评聘工作。
通过考试或评审后,申请人将获得北京市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最佳专业技术岗位。
据报道,从去年开始,全市职称评审工作打破了职称评审“只论文”的束缚,全面推行了代表人评审制度。申请人可以选择最能反映其能力水平的代表性结果参与职称评定。科学传播的职称评定也采用了具有代表性的评价体系。申请人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论文,主持并完成有效应用课题、决策咨询报告、政策文件、教材教案、规划方案、研究报告、项目报告、专利等代表性成果,参与职称评审。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上一篇:阳什么意思 阳的反义词
下一篇:注册公司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