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研发欠账多 代表委员建议国家给予支持
■我们的记者王嘉文和齐鲁·丁佳
“流感致人死亡。每年国外都有许多与流感相关的死亡案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人大代表李林在接受《中国科学日报》采访时说。
李林的话题与两会前在新媒体平台上备受关注的文章《流感下的中年北京》有关。这篇文章不仅颠覆了人们对流感“不碍事”的误解,也暴露了人们求医的苦恼。面对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没有现成的药物,这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忧。
公众的简单愿望是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然而,在谈到国内医学研究和发展时,受访代表不能回避“困难”一词。
“开发一种药物非常困难,通常需要20年时间,而且需要大量资金。”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说。
在王松灵看来,药品研发周期长是企业“不敢”开发新药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感冒为例,因为病毒总是在变异。在药物开发出来之前,病毒会发生变异。企业放弃考虑经济效益和其他方面。”
制药公司不愿意在药物研发上花费时间和精力,而科研机构也面临着由于支持不足而导致研究滞后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清平以最近爆发的流感为例介绍:“这一次主要是乙型流感Y亚型病毒,但目前的疫苗并未涵盖这种病毒。原因是我们的研究没有进展。”所谓的“准备时间”实际上意味着研究没有超出应用,而是“按照需求进行”。
制药公司不愿投资,科学研究落后于现实。在NPC和CPPCC代表看来,药品研发需要国家更多的支持,以弥补因周期长、投资不足等问题而产生的“未偿债务”。
事实上,国外有着悠久的药物研发历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药物研发过程,而且药品种类也比较多样,其经验值得借鉴。“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中医和许多好的治疗方法,这些都可以发扬光大。”王松灵补充道。
王松灵认为,对危害公共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如癌症和非典)的药物研发,可以通过国家行动得到适当支持。然而,他也坦率地承认,对于普通感冒等疾病,国外并没有花费大量资金来开发相关药物。
然而,医学领域不同于其他研究领域,因为它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每一个举动都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党委书记刘玉村担心,缺乏医学研究和发展能力将使人们缺乏就医体验,医生也深受舆论压力的困扰。因此,作为一名从医疗卫生部门转到科学技术协会部门的“老”成员,刘玉村今年的号召仍然是加强药品和医疗设备的研发。
“我们经常听到卫星飞向天空,高速列车在轨道上运行,大型船只远航,但在中国医院运行的医疗设备中很少有中国产品。这些高端医疗设备基本上是由通用汽车、西门子、飞利浦和日立等外国公司生产的。”例如,刘玉村说,检查费、材料费和药费是普通人看病最贵的部分。大部分的钱被外国企业拿走了,但是医生应该承担责任。
"医生经常问病人,当他们看医生时,你选择国产还是进口产品?"刘玉村坦言,医疗过程应该体现人文关怀。中国缺乏药品和医疗设备的研发,使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体验到类似的商业行为,最终导致医生不受他人尊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他呼吁中国加快研发国产药品、医用材料和高科技设备,摆脱被他人控制的现状。“中国的医疗改革将被认为是成功的,因为有一天,我们的医生不再需要问病人,‘你是在支付自己的费用还是公共开支,你有商业保险吗,你是在使用国产还是进口产品?’”刘玉村说。
中国科学新闻(2018-03-17,第一版集锦)
上一篇:防水卷材排行榜前十名
下一篇:室内防水涂料品牌排行榜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