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小谟:毕生情系预警机
■我们的记者齐鲁
今年年初获得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除了科研工作之外,还有更多的点评、更多的采访,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走在街上,他们经常被认出来签名和拍照。
这让王在七十岁的时候就觉得力不从心。他希望减少干扰,把精力集中在未来几年的战斗上,以便“让中国的预警飞机成为真正的国际领导者”。
这正是给这位著名的雷达专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他是中国早期预警飞机行业的先驱和创始人。
“我们必须为呼吸而战。”
王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就开始发展预警飞机,但因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而搁浅。当时,王敏锐地意识到,为了在信息化条件下维护国家主权,实现从地面防空到攻防兼备的飞跃,我国必须有一台预警机!
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在雷达研究前沿的摸索,他毫不犹豫地投身于中国预警飞机的发展,规划并实施机载预警雷达的关键技术,逐步突破机载雷达的关键技术。
为了加快预警飞机的发展,我国开展了对外合作,王是项目中方首席技术官。他提出了一种新型预警飞机,具有大圆盘、背负式和三面有源相控阵,这在当时没有成功的先例。与此同时,他坚持认为,中国应该在研发计划中起主导作用,并在中国同时进行开发。
后来,当合作方单方面撕毁合同,中国的预警飞机产业即将被扼杀在摇篮里时,王积极向*领导和有关部门建议,要自主开发国产预警飞机,“必须争口气”
早在预警飞机业务的初期,王就认识到中国幅员辽阔,除了大型预警飞机之外,还应该形成自己的一系列预警飞机设备。因此,他开始在脑海中描绘中国预警飞机系统发展的谱系蓝图。
在王的带领下,国产预警飞机系列不断发展壮大,既有高端产品,又有高低组合。它服务于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出口预警飞机的国家。
现在,他专注于全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并有信心使预警系统成为“无帽子”和“中国将引领预警系统新趋势”的世界领导者。
"做事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
“独立研发预警飞机是国家的需要,但如果国家需要转化为国家项目,就必须实事求是,让人们相信你有能力。”王深情的说道。
当他第一次提出一种新型的具有大型磁盘、背包和三面有源相控阵的预警机时,世界上没有成功的先例。当时,有人质疑:"老母鸡能变成老鹰吗?"
事实上,从演示、实验到试飞,王对的压力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直到第一次飞行成功,飞行员安全着陆,报告说“我感觉很好”,王才松了一口气,流下激动的眼泪。
“做人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行是行,不行是不行;做事最重要的是坚持,否则什么也不会发生。”
正是本着这种态度,王把整个预警机研究团队“捏”在一起,在前所未有的挑战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为了培养国内预警飞机行业的后续实力,预警飞机工程总顾问王还积极推荐优秀青年专家担任总设计师,亲自指导他们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开展技术研究、系统集成、试飞等重大工程研发课题。
王曾多次强调“科学不能由一个人承担”。在预警机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几代军工电子人员的不断探索和技术积累,没有整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大力支持,没有兄弟单位的大力配合,没有军方、各部委乃至**的关心和支持,预警机可能只是空中楼阁。
“国家的需求是目标。”
和王共事过的人都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会把事业放在第一位。
20世纪70年代初,王支持“三线”建设,继续在贵州边远山区研制三坐标雷达,并担任主持人。在设计中,他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13年内磨刀霍霍,成功开发了中国第一台自动三坐标雷达。该雷达的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被称为“飞出山谷的金凤”。
空军2000预警机项目获批后,王提出用国产飞机实现预警机出口的设想,并担任原型机的总设计师。
尽管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他还是在飞机上飞行了4个多小时,在一个恶劣而繁忙的现场试验场,高温超过40摄氏度,噪音超过90分贝。他经常加班到凌晨,已经超过两个月了。高强度的工作,超负荷的操作,腹泻和腰痛使他三次生病,而王只是活了下来。
2006年,在项目最关键的时刻,王在外场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一个月后,又一次打击接踵而至,他被诊断出患有淋巴瘤。
这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使每个人都焦虑不安。但是每个人看到的仍然是他平静而平和的微笑。他听到的仍然是他对预警飞机事业的无休止的关注。为了挤出哪怕一分一秒的时间,即使王躺在病床上流着液体,他也会邀请设计师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稍有好转后,他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到了炎热的测试现场。
50年的风雨,50年的军队和马匹。直到今天,王仍在“跋涉”于祖国的预警飞机事业。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预警飞机还没有结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从事设备行业,国家的需求是我们的目标。”
中国科学新闻(2013-07-22,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