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合作研究发现野生稻并不“野”
科普小知识2022-10-26 08:43:27
...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褚成成的研究小组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野生稻基因组中存在人工选择和驯化的痕迹。他们巧妙地证实了大量栽培水稻基因流入了野生稻群体。最近出版的美国杂志《基因组研究》发表了这一结果。
研究人员对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公开基因组数据进行了深入挖掘。全基因组分析发现,在现有的野生稻群体中,有大量来自栽培稻的遗传成分,甚至有些“野生稻”是最近栽培的野生稻。此外,亚洲不同地区野生稻群体的遗传组成与当地种植的栽培稻的组成有很大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这些令人惊讶的证据,证明了当前的野生稻应该被视为一个“杂交群体”,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它通过广泛的基因流与栽培稻相连,并与栽培稻共同进化。这一发现也提醒人们,迫切需要对野生稻资源进行更科学的保护。
野生稻群体由于其遗传多样性和地理分布,被用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水稻驯化的起源。基于野生稻的证据,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的水稻驯化模式。然而,这一新发现改变了人们先前对野生稻的理解。这将促使人们重新分析和思考基于野生稻的水稻驯化的原始模式。
普通野生稻被认为是亚洲栽培稻的野生祖先,是水稻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主要水稻改良过程中的许多重要基因,如袁隆平创造“三系法”杂交水稻过程中的关键“野败”基因,都来自普通野生稻。野生稻也被证明含有大量的抗虫抗病基因资源。因此,野生稻资源对于迎接未来水稻稳产高产的挑战具有重要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农业耕地的逐渐扩大,普通野生稻的野生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野生稻资源也因栽培稻的遗传侵蚀而不断萎缩。如何更有效地保护野生稻资源,从野生稻资源中挖掘出一些重要的基因资源,一直是人们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