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考评:说“变脸”为时过早
国家对大学和学科的评价是对大学教师评价的真正指挥棒。如果前者重“量”轻“质”,而单方面要求高校改革教师考核制度,很容易遇到阻力。
近年来,众所周知,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科研成果重数量轻质量,评估和评价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尽管受到批评,这些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最近,教育部终于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抨击。新颁布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师德第一、教学第一、科研第一、发展第一”。应该说,这是一个符合民意的举动。
然而,该指南仅设定了总体方向。经验表明,政策从上到下的传递需要改进和实施。长期惯性和惯性不可低估。例如,8月初放松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曾经让一线科研人员欢欣鼓舞,但到目前为止,作者在大学里还没有感受到任何变化。因此,断言“只有学历,但专业职称将成为历史”和“教师评价将改变面貌”为时尚早。特别是在政策执行中,还有一些关系需要理顺。
首先,高校教师考核制度的改革不仅是高校的内部事务,而且与国家大学制度的整体改革密切相关。国家对大学和学科的评价是对大学教师评价的真正指挥棒。如果前者重“量”轻“质”,而单方面要求高校改革教师考核制度,很容易遇到阻力。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刚刚结束的全国“双一流”学科评估,有许多量化指标,也非常重视教师的海外经验和海外发表的论文。因此,新系统的实施需要顶层设计,不同评价系统之间的连接和转换应该做好。
其次,重视教学是新制度的“亮点”,但过去的经验表明,具体实施并不容易。一方面,教学质量难以准确衡量,难以有效区分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评定。另一方面,目前可以申请的研究项目资金来源很多,资金相对充足,而教学项目资金相对较少。此外,教学表现对学校或学科排名的贡献相对间接,学校缺乏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因此,如何通过制度有效地激励和约束需要主管部门的智慧。
第三,科研“代表性成果”的同行评审机制是一种国际惯例,在我国一些一流大学中有一些成功的经验。然而,如果要全面推广,新的问题是可以预见的——如何克服中国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问候和管理关系的问题。即使是现在,各级项目和职称材料的评审,各种学术奖项,甚至论文的发表都深受困扰。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同行评议”如何能够独立存在?
因此,高校教师考核制度的改革离不开有效的外部监督和惩罚机制。这样,一线教师的利益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学校可能的不作为或不良做法可以得到独立调查。
当然,无论如何,《指导意见》已经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们能走多远取决于它们的实现。
阅读更多
中国探索大学教师“代表性成就”评价机制
教育部:严格评估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上一篇:做数学之雪中的道路
下一篇:养生:中医祖传护肾长寿秘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