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冬至的含义是什么
冬至那天是全年白昼最短的一天,而黑夜却变长了,在这一天也代表着数九已经开始了,冬至的含义不仅仅代表着节气跟节日,还代表着气候将变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4节气冬至的含义是什么以及冬至是在什么时候,欢迎参阅。
24节气冬至的含义是什么
冬至的到来代表寒冷即将来临。冬至节气是全年中昼夜最长的一天,到了冬至节气后天气也会逐渐变寒,进入到全年温度最低的数九寒天,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有“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的说法。
冬至是在什么时候
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
冬至,又称为冬节,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节气时有吃饺子、汤圆、羊
冬至节气的特点
北方地区
冬至节气时,北方地区的温度已经在0℃以下了,在某些地区还有雪冻灾难。
西北地区
冬至节气时,西北地区的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天气寒冷。
南方地区
冬至节气时,南方地区的平均气温只有6℃至8℃左右。
西南地区
在西南某些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肉汤、米酒、鸡鸭鱼肉的饮食传统。
潮汕冬至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五日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据《辞海》载:“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潮汕地区民间一个大节日,有“小过年”之俗称。
潮汕各市县冬至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甜丸: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
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
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丸”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上坟扫墓: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 ,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潮汕还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据载:“人们对此有二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了小年也就应多加一岁了;一说此俗谚是出自犯人。古时每年秋天,都是杀人的季节,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处决,如果到冬至尚未处决,则循例可延至明年再处决,所以说‘又多一岁”’。
潮汕习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冬至这个“上坟扫墓”是纪念先人艰苦创业和“吃甜丸”是预示来年又获丰收的习俗,自然就沿袭下来。
上一篇:24节气冬至的含义
下一篇:2021冬至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