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碳卫星数据免费开放:140天覆盖全球

科普小知识2022-10-27 08:51:37
...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能够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是“中国名片”之一。它的数据帮助人们充分了解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除了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它还可以测量云、大气粒子和其他信息,即烟雾。

碳卫星一天的观测范围是多少?它能覆盖全球多少天?

碳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鹏说,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公里。理论上,如果你得到大约140天和2000个轨道的观测数据,你可以得到一张无缝的全球覆盖二氧化碳监测图。然而,应当注意的是,当卫星在运行过程中被云层阻挡时,它无法获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信息,从而留下了一大片数据空白。

张鹏说,碳卫星是一颗标准的近极太阳同步卫星,每天在离地球700公里的高度围绕地球的北极和南极运行,一天可以运行14到15次。卫星上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器可以在一天内获取(14至15)×20公里范围内的数据,即覆盖面积约为300公里。

“根据美国类似卫星OCO-2的经验,我们一般积累半年的观测数据,可以获得一套全球覆盖范围相对完整的数据。积累一年的观测数据,通过重复观测填补空白和云隙,提供一套完整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数据。”张鹏说。

2016年12月22日3: 22,碳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7年10月24日,其数据产品开始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在同一天的地球观测组织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上,中国代表在“中国日”活动上宣布了这一重要消息。

国内外用户可登录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数据服务网站或中国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免费搜索和下载数据。

至于中国的碳卫星数据向国际社会开放,中国专家小组有另一个期望:如果中国、美国和日本的三个碳卫星数据能够形成互补关系,那么收集一套完整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数据可能不需要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

学术界的目标是准确及时地掌握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目前,全球大气背景站有31个,区域大气背景站只有400多个。一些飞机和船只也装有二氧化碳监测器。尽管如此,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项目中的台站数量仍然非常有限。

主流气候学家认为,在过去200年里,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是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力。

那么,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继续上升,温度会继续上升吗?气候系统对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反馈机制?另一方面,每年有多少二氧化碳被自然和人为释放到大气中,地球系统能吸收多少?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依赖于碳卫星等监测站的数据。

碳卫星获得数据后,需要及时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并收集到北京的数据处理中心。

由于碳卫星在全球运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依靠“风云”极轨卫星的地面接收站网络布局,利用一个极高纬站(瑞典基律纳站)和两个国内站(乌鲁木齐火车站和佳木斯站)的组合接收碳卫星的全球数据。特别是在基律纳站的帮助下,它可以确保碳卫星的每个轨道数据都能在同一天及时返回地面,从而确保观测数据“不会在卫星上停留一夜”。随后,这些卫星监测数据必须通过产品的定量反演进行处理,然后才能成为用户可用的科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