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小康社会如何走:向生活质量进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在创新政策和现代化研究领域,中心完成了50多部学术著作,包括22部《中国现代化报告》系列、10部《第二次现代化系列》、15部《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系列》和4部《世界现代化报告》系列。提出了两个新理论和一个新学科,即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综合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科学,提出了运河战略、和平鸽战略和健康高速铁路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政策构想。
在新现代化研究领域,该中心走在世界前列,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卢永祥院士说:“川圻同志和他的团队研究现代化已经十多年了,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他们应积极加强对外沟通和应用”。中国工程院前院长宋健院士说:“你们近年来发表的《现代化报告》很好,对各界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思想内涵。美国杜克大学名誉教授蒂亚肯先生说,“毫无疑问,《中国现代化报告》代表了这些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现代科学》的英文版是由斯普林格出版的,德国学者认为这本书是“这一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已经在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得到应用。这家报纸发表这组文章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现代科学。
■我们的记者崔学勤
何传奇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他现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杰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在管理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他致力于开展创新政策和现代化研究。他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和38部作品,包括5部英文作品和1部俄文作品。他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全面现代化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
《中国科学报》:您和您的团队已经进行了近20年的现代化研究,并于2001年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这是第三步战略的第一年。请问,根据你的研究,我们应该如何去后小康社会?
何传祺: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不仅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涉及到几万个家庭,也是我们20年来一直在努力回答的问题。如何进入后小康社会是一个跨学科的战略问题,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角度的研究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可以相互补充,并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持。
我会先说明我的观点,然后解释为什么。从新现代化研究的角度来看,后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模式是“以生活质量为中心”,发展主题是“迈向生活质量”。总之,“后小康社会应该向生活质量迈进”。
生活质量是对生活的追求。
《中国科学新闻》:请先给我们科普。什么是生活质量?
何传祺:生活质量不是一个新词。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生活质量就成为跨学科研究的一个专门领域,研究人员来自经济学、社会学、医学、公共政策和其他学科。许多学者认为,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他的著作《富足社会》中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者对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和监测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全世界。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展了生活质量研究,取得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到目前为止,生活质量还没有统一和精确的定义。
《中国科学新闻》:那么,在你看来,生活质量是什么?
何传祺:关于生活质量,不同的词典和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我们认为生活质量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有三层含义。首先,生活质量是一种生活状态,用好坏(包括健康、幸福和满足)来衡量;它以生活水平为基础,反映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健康、舒适、幸福和满足程度。其次,生活质量是一种生活评价,包括物质生活和非物质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度的评价,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各个方面的综合满意度。第三,生活质量是对生活的追求。这是对更美好、更美丽、更安全、更健康、更满足和更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生活中有许多与质量相关的概念,比如空气质量和食物质量。
《中国科学新闻》:生活质量似乎是一个多维的抽象概念。你能解释一下吗?
何传奇:我们知道生活质量大致有六个方面。首先,物质生活质量是指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水平和质量,涉及收入、就业、住房、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第二,非物质生活质量是指非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水平和质量,涉及休闲、娱乐、文化、社会关系、政治参与、公共安全和环境质量。第三,客观生活质量是指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水平和质量,强调物质生活。第四,主观生活质量是指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满意和全面的满意,强调生活的非物质方面。第五,不同层次的生活质量,如个人、家庭、地区、行业、国家和世界的生活质量。第六,不同领域的生活质量,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和健康。
中国科学新闻:生活质量可以定量评估吗?如果无法监测和评估,生活质量将无从知晓。
何传祺:很对。生活质量既是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政策工具。当生活质量成为发展目标时,有必要监测和评估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监测指标和评价模型与其分析维度和观察角度有关。本文介绍了在三个国际水平上对生活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计划署)发表了《人类发展报告》,其中提出了一个人类发展指数,用健康和长寿、良好教育和体面生活三个层面来评价人类发展水平。
201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提出了生活质量指数,该指数使用11个维度进行评估,即住房、收入、工作、社区、教育、环境、治理、健康、满意度、安全、工作和生活平衡。
2015年,欧洲联盟发布了"欧洲生活质量"报告,其中采用了" 8+1 "指标框架,即物质生活条件、就业、教育、健康、休闲和社会关系、经济和人身安全、治理、环境和综合生活满意度。
迈向生活质量是一种国际趋势。
《中国科学日报》上的“以生活质量为中心”不同于我们之前的一些表述。它更加追求幸福。那么,请继续谈谈,为什么要向生活质量进军?
何传奇:迈向生活品质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发展模式和人生追求。这种发展观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改革。
20世纪60年代,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拥有非常丰富的物质生活,但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非常严重。美国学者先后提出了“富裕社会”、“后工业社会”和“生活质量”的概念。美国*发起了“伟大社会”改革运动,将提高生活质量纳入国家发展目标。美国总统约翰逊说,“富足本身不是目的。我们关心所有人的生活质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活质量一直受到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注。走向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
《中国科学新闻》:为什么向生活质量进军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
何传祺:这个问题是根本性的。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
首先,迈向生活质量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逻辑。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在不同的阶段,人类面临着不同的基本需求,取得了不同的发展成就。进入知识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一项基本需求和重大任务。
知识社会的基本需求包括四个方面,即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精神生活、健康长寿和太空旅行。主要成果将是建立知识文明,完成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逐步满足生活质量四个方面的需求。
第二,向生活质量迈进符合世界现代化的客观规律。根据各种现代化理论,提高生活质量是新现代化的核心目标。
古典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罗斯托教授认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创造条件的起飞、起飞、成熟、大众消费和生活质量的追求。在大众消费的后期,丰富的物质生活、城市拥挤和环境污染促使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
后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殷根哈特教授认为现代化是非线性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而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最大化个人幸福,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体验。
第二个现代化理论是我自己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18世纪以来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其主要特征是工业化、城市化、*化和合理化,通常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目前,它的主要特征是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物质生活趋同化,精神生活多样化,而且往往注重生活质量。
发达国家的实践是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然后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尚未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走综合现代化道路,实现从半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半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全面现代化是两个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是第一次现代化和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和知识化并重,现代化并重。第三阶段的重点是第二次现代化和知识,以及生活质量。
第三,迈向生活质量符合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和进入第二次现代化。2014年,约有74个国家完成或基本实现了第一次现代化,其中29个国家进入了第二次现代化,所有发达国家都进入了第二次现代化。根据人类发展的逻辑和现代化的规律,这些国家都将向生活质量迈进。
《中国科学新闻》:既然这是国际趋势,我们也应该向生活质量迈进。那么,我们国家提高生活质量的时机和条件成熟了吗?
何传奇:我们的研究目标是研究世界,服务中国。研究世界现代化规律,为中国现代化服务。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将有条件在2020年向生活质量迈进。接下来,我想从国家战略和个人生活两个角度,即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一些解释。
首先,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迈向生活质量符合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1987年,*同志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是一个跨越70年的现代化战略。《2003年中国现代化报告》建议采取全面的现代化道路,在未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到2020年,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我国的平均物质生活将会非常富裕,提高生活质量的条件和机会将基本成熟。
其次,从生活的角度来看,迈向生活质量符合我们人民的共同追求。我来自湖北武汉。自1983年以来,我已经在北京生活了30多年。这里我以北京人的生活需求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了。那么,北京人在未来30年还需要什么?北京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根据发达国家的国际经验,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之后,人们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康长寿和太空旅行。其中,健康是生活质量的生理基础,文化是生活质量的精神支柱,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可以预见,“提高生活质量”将是未来30年北京人的共同追求,“迈向生活质量”将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发展主题,北京人的生活质量将逐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届时,北京人将拥有洁净的空气、安全的饮用水、安全的食品、舒适的住房、便利的交通、良好的教育、精彩的文化休闲、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健康满意的生活等。
北京既是新中国的首都,也是*的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北京人的生活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也指明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迈向生活质量是一个新的挑战。
中国科学新闻:我们如何迈向生活质量?显然,这是一个新的话题和新的挑战。
何传奇:这确实是一个关于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话题。特殊研究是需要的,并且已经包括在我们的研究计划中。我们今年完成的《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2002016年中国现代化报告摘要》和《2017年中国现代化报告:健康现代化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我们认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我们不仅要遵循客观规律,还要尊重基本国情。我们建议,在未来10年,我们应该关注生活质量,关注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以创新和改革为动力,同时关注这三个质量。
我们明白,要关注生活质量,我们必须至少做好四件事。
首先,制定和实施“中国质量十年议程”,宣布“向生活质量进军”。逐步实现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战略转变,树立“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新理念。
第二,实施健康的高铁战略,建设健康长寿的社会。健康是生活质量的生理基础。建议借鉴中国高铁发展经验,采取“系统升级、四轮驱动”的总体战略,重点实施“健康高铁工程”,加快实现卫生系统、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和健康治理五个现代化,全面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现代化战略目标,建设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健康环境和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卫生体系和健康长寿社会
第三,实施知识强国战略,建设知识经济强国。知识服务是生活质量的文化基础。知识型服务是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服务,包括文化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和科技服务。建议以人的发展服务、高效基础运营服务、便捷流通服务和信用文化为基础,全面提升知识型服务业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经济强国。
第四,启动信用文化建设工程,建设现代信用社会。诚实是生活质量的社会基础。建议研究发布诚信宣言,树立诚信意识,完善诚信法律法规,将诚信作为自觉行为。服务部门的诚信水平和服务能力接近发达国家,建设高质量的诚信社会。
中国科学新闻:你对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有什么建议吗?
何传祺:以经济和环境质量为支点,做好五件事。首先,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第二,继续推进“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业强国,全面提高工业和商品质量。第三,启动流通强国工程,建设流通服务强国,流通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四,启动绿色产业议程,建设绿色工业强国,工业环境质量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五是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理念融入各项政策,全面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科学新闻》:你如何理解你所说的创新和改革是驱动力?
何传祺:首先,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强烈支持“创新与创业”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建议启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制高点,建设“国家科技创新特区”,重点建设国家先进科学研究所、国家先进技术研究所、国家现代化研究所等三个研究所。
第二,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执政质量,推进执政能力现代化。扩大对外开放,推进*贸易区和“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2013年,中国169个地级行政区域为欠发达地区,125个为主要发达地区,42个为中等发达地区。有人建议生活质量应该是中等发达地区的中心。在初级发达地区,生活质量和经济建设应该同等重视。欠发达地区注重经济发展,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实施家庭小康工程,消除绝对贫困。建议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作为未来10年的相对贫困标准,“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作为绝对贫困标准。今后,贫困标准可根据国情需要相应提高。向贫困家庭提供三种爱心援助。(一)发放年度生活补助优待券。(2)提供教育和就业援助,包括赠款和职业培训。(3)为大病提供免费医疗保险,避免因病致贫。
《中国科学新闻》:中国科技能为提高生活质量做些什么?
何传奇:在迈向生活质量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首先,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所需的材料和日用品及服务;第二,开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所需的工具和内容;第三,开发先进的技术和用品,以满足健康和长寿的需要。第四,为实现太空旅行的梦想做技术储备。总之,发展绿色高科技,把握新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创造新的高品质生活必需品和服务。
《中国科学日报》(专题,第5版,2017年10月20日)
上一篇:赐予什么意思 赐予的反义词
下一篇:鹿简笔画图片大全、资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