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考之变:高考试题 40年这样演进
随着2017年高考录取工作的开展,近日,高考录取通知书也陆续发给考生。无论是考试前的计划,考试中各科的试题,还是考试后的录取,高考的每个环节都不乏关注。每一次变革和创新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从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类型、录取渠道等方面为考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从全国统一的生活系统到“统一高考和省级命题”,我们努力体现区域教育的差异和特点。自主招生试点改革将探索“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多元化选拔机制;开展标准化考试改革,强化对公平和效率的追求...恢复高考40年后,变化已经发生。
关注高考命题的变化,也是从命题的角度来观察人才选拔和培养理念的进步和优化。
从只考查知识到注重能力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语文考试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考试观念也逐渐从知识向能力转变。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研究员张凯介绍说,第一阶段是恢复高考,直到80年代中期。在拨乱反正、重新组织教育观念的背景下,这一阶段的语文学科呈现出强调学科考试基本工具的特点。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语文考试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进一步强化语文学科的思想要求。二是按照考试设计的科学要求,积极探索和研究标准化,基本形成了语文考试的内容结构模式。第三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到2003年。在这一阶段,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深化。它在保持知识内容考试很小一部分的同时,界定了能力概念的命题指导思想,形成了以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考试内容体系和能力结构框架。同时,文言文和文学等阅读问题也是这一阶段的突出亮点。第四阶段是从2004年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省级命题带来的语文试卷呈现多样化。许多省市的语文试题都有许多亮点,如湖北、天津的语文应用题,北京、广东的阅读题,上海、江苏的作文题,都反映了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清新的形式特征,为进入新世纪后的语文考试内容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尝试相关专家介绍。
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后,高考语文学科命题在能力考试方向上更加突出,考试大纲、能力考试目标、能力考试方法和试卷内容结构都做了较大调整。
第一个是添加“查询”级别。这样,试卷中增加了一定比例的思维内容,强调了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其次,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按内容分类的模式,根据能力考试重新安排了试卷的结构。课程改革前的试卷按语言知识考试、古诗阅读、现代文学阅读、语言应用和写作进行编排。课程改革后,试卷结构将根据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试要求进行调整。同时,为了鼓励中学开设选修课,语文试卷也设置了相应的考试模块,文学文本阅读和实用文本阅读。此外,现阶段的高考作文考试更注重材料的时效性和试题设计的科学性。试题从标题作文和主题作文发展到材料作文。
让我们以英语为例。
“在1983年的高考试卷中,单词级试题占总成绩的26%,句子级试题占48%,课文级试题只占总成绩的26%,总共只有3篇英语短文,没有听说测试。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研究员刘清思说: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英语高考试卷越来越重视考生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测试占总成绩的67%,其中52%测试阅读能力,15%测试写作能力。自2000年以来,高考英语专业进行了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重点是增加听力考试的内容。随后在201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再次调整了NMET试卷的结构,主要是将使用了20多年的单句式语言知识试题替换为语篇语法填空题,并适当调整了试卷中相关部分的排列顺序。2016年后,高考英语部将开始设计每年两次的考试所需的试卷,同时调整考试内容,进一步优化试卷结构。
“作为高考语文学科中的一门语言,英语经历了一个从没有被列入高考总成绩到被列入总成绩100%的转变。根据我国高考政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在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方面也在不断完善。通过对试题类型和数量的10次大规模调整,英语考试的重点已逐渐从语言基础知识转向语言运用能力,单词或单句水平的试题也逐渐过渡到课文水平的试题,从而使考试内容变得更加全面。”刘庆思的分析。
从单一选择到指导教学、服务社会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40年间,高考内容的改革一直在进行。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知识观、能力观和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从纯粹的陈述性知识考试到学科能力考试,再到对必要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综合考试的探索,高考内容的改革始终以大学和国家基础教育的人才选拔需求为基础。”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俞涵介绍。
1978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有一个填空题:“最高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在此期间,考试的内容和方法都很简单。即便如此,选择7%的候选人就足够了。这是因为在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稀缺的情况下,拥有最基本学科知识的候选人非常少。”余寒说道。
此后,随着基础教育的恢复和发展以及教育资源的逐步丰富,考生的整体文化水平迅速提高。研究发现,单独考察陈述性知识不仅不能满足选择任务,而且对基础教育的定位也非常不利。此后,高考命题进入了能力构想阶段。
“简单地考察知识和记忆的问题慢慢淡出了NMET。以1994年为例,当年有251万考生参加高考,报名人数为90万。入学率上升到3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高等教育仍然是精英教育,但与1978年相比,入学人数和录取率都有很大提高。”余寒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需求反映在高校,并通过高校传递到高考。高考更加注重对进入大学所需的主要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试,考试功能也从单一的选拔转变为指导教学和服务社会。
此后,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教材的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应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2003年,修订后的高中课程标准(简称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高考将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调整考试内容,通过考试形式的变化促进新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中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知识维度和能力维度无法定义的内容悄然进入了考试范围。例如,考试对考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求的综合表现”。“这实际上涉及到对成就和价值的检验,而两者的地位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背景下,高考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余寒说道。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对公平、高效和多元化人才选择的探索。
NMET生活系统的明显变化背后的主要价值是什么?在采访中,记者被几个关键词深深打动:以人为本,突出公平,注重效率,多种材料的选择。
“以人为本体现在各种尝试中,如分省、举行春季考试、设立考试和多轨招生。它努力为考生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使考生能够通过高考充分认识、展示、充分发展和实现自我。”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所所长王后雄介绍说。例如,为了克服终身考试的弊端,1999年开始了春季高考改革。例如,为了照顾教育的地区差异,高考也尝试改革省级考试命题。
另一个例子是探索效率。1985年,广东省率先进行了高考标准化改革。那一年,英语和数学进行了标准化测试。到1988年,改革考试扩大到五个科目,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而英语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涉及100万考生。它于1989年在全国推行。“标准化考试改革要求考试的各个方面,包括考试的目的、命题、考试、评分、评分、分数解释等。,应按照统一规范的标准组织,以便严格控制差错。这项改革既有公平的追求,也有效率的提高。”王后雄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詹宪军在他的分析中指出。
当然,效率也体现在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上。有专家介绍,从1977年到1984年,大理学院(文科6门,理科7门),从1985年到2000年,两个考试(高考和中考)并列,从2001年到现在,“3+X”组合,高考科目数已经“精简”:从6门或7门改为“3+2”、“3+1”和“3+3”。2014年,上海和浙江启动了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也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快分类考试制度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模式。
俞涵表示,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根据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命题内容要科学设计,增强基础和全面性,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贯彻落实这一纲领性文件,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这一纲领性文件,于2016年开始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框架。通过明确“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四个层次的考试目标和“基础、综合、应用、创新”的考试要求,回答了高考中“拿什么”和“怎么拿”的问题。其中,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2.7%,教育环境的变化,如由大众化向大众化的逐渐转变,也反映在高考评价体系中。
(程参与了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