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科院南古所所长:我国在早期生命研究领域领跑

科普小知识2022-10-29 12:18:30
...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蒋芳陈刚)新媒体专题报道“从蓝田生物群、瓮安生物群、石板滩生物群到高峪庄化石群,近年来中国古生物学家的一系列重要发现奠定了中国在早期生命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NPC杨群说。

5.3亿年前地球上动物的迅速出现,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被认为是生物进化历史上的三大难题之一。然而,由于化石的稀少和保存不善,前寒武纪生物一直很神秘。

2016年5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团队宣布在河北省发现了一个大型多细胞生物群,其历史可追溯至15.6亿年前。这项研究成果将地球上大型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提前了近10亿年。据杨群介绍,华石群位于燕山南麓广泛出露的“中元古代”沉积岩层的“高于庄组”。其形态类型有带状、舌状、楔形和长椭圆形等。最大的长28.6厘米,宽近8厘米。有些标本有基生无柄器官。此外,细小的多细胞组织碎片保存在含有大石块的岩石中。“经过深入分析和验证,高庄华师群的绝对年龄在15.6亿至16.25亿年之间。它代表一种具有形态分化的多细胞藻类,可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浅海中。但它与已知生物体的关系仍然未知。”杨群说。

杨群说,近年来,中国古生物学家在早期生命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大约6亿年前在蓝田生物群中发现复杂的大型多细胞生物,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为复杂多细胞生物的早期进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5.8亿年前在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胚胎、休眠卵、原始海绵和盘状卵裂动物胚胎化石,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在三峡地区发现了一种特殊沉积类型的埃迪卡拉生物——埃迪卡拉灰岩相,产于约5.4-5.5亿年的灯影组碳酸盐地层中,称为石板滩生物群等。,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杨群说,古生物学研究的科学目标是探索地球生命的进化史。研究生命和地球环境的共同进化,包括生物进化如何受到环境进化的影响,以及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反馈和影响。“坦率地说,这不仅是为了寻找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的根源,也是为了探索生物进化的机制。”杨群说,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古生物学家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某些领域的进展,引领了早期生命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