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张伯礼院士:青蒿素的研究与发展

科普小知识2022-10-29 13:18:31
...

张伯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重大新药发现”重大科技项目副总技术工程师,国务院医药改革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医教学委员会主任。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和中药现代化。对中风和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已经得到了系统的开展。该组织完成了中国第一个大规模循证评价研究。建立了组分配伍的现代中药开发模式。开辟了中成药二次开发领域,培育了大量中药品种,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

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所的涂有友研究员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在青蒿素抗疟疾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977年3月,《科学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型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的论文,论文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合作小组”的名义撰写,首次披露了青蒿素结构研究信息。文章的发表得到了*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促进了青蒿素的开发和研究。2015年,涂有友的研究人员因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在过去的40年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已经走向国际。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和外国企业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合作与发展,为人类健康和疾病预防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对中药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屠友友研究员及其团队在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的启发下,创新了黄花蒿的提取方法。他们首次获得了黄花蒿的抗疟活性化学成分,首次发现了青蒿素并研究了其化学结构。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最终证实青蒿素是一种新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倍半萜内酯,是一种在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上与已知抗疟药完全不同的新化合物。青蒿素临床疗效可达100%,具有速效、高效、低毒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发挥青蒿素这种具有新化学结构的新型抗疟药的优势,中国科学家继续进行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和开发。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等。相继出现。自1984年以来,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其他单位的学者提出开发一种基于青蒿素与另一种抗疟药联合的复合疗法(以下简称ACT疗法),以促进长期效果并防止耐药性。先后出版了复方蒿甲醚片、含青蒿素的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和青蒿素哌喹片。目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世界上治疗疟疾最有效的药物。青蒿素综合疗法已应用于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疟疾地区,每年治疗1亿多病例,降低了全世界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此外,在黄花蒿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和人工合成、青蒿素的作用机制以及新作用的发现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随着青蒿素的发现、应用和研究进展,中国科学家在中国科学史上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为了纪念《新倍半萜内酯——青蒿素》一文发表40周年,《科学通报》编辑部委托我征集稿件并出版了一本描述青蒿素历史、研究现状和发展的专辑。根据我的了解和相关专家的推荐,加上原著,本专辑共收录了12篇文章,希望从历史和科学的角度反映青蒿素的研发情况。感谢大家的合作和繁忙的日程安排。

通过阅读手稿,我进一步了解了青蒿素的历史事实和成就,并且更加钦佩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勇敢承诺、辛勤工作、团结合作和创新精神。我写了一篇名为“弘扬青蒿素精神,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文章来表达我的感受。应该注意的是,由于专辑的长度和编辑的时间限制,肯定会有很多优秀的专家和成就不能在专辑中体现出来。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我想道歉。

我祝愿中医事业更加繁荣,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