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健康海洋 守“土”有责

科普小知识2022-10-29 15:55:56
...

健康海洋 守“土”有责

赤潮技术在改性粘土赤潮中的应用

今年1月10日对俞志明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同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研究所)等完成的《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理关键技术与方法》获得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作为代表,他在人民大会堂登台领奖。

"这表明我们国家对我们的成就给予了极大的肯定."最近,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俞志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日报》采访时表示。他的团队提出的创新技术被称为近海赤潮的“灭火器”。它不仅在中国近海水域广泛使用,而且由美国、智利和秘鲁引进,为保护全球近海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计划”。

不仅如此。经过70年的风风雨雨,海洋研究所的生态和环境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面向国家需求,立足国际前沿,从监测海洋生态环境到控制海洋生态灾害,从倡导海洋水产养殖和养殖到建设现代海洋生态牧场,从勇敢地探索南极和北极,到挺进西太平洋深海,科技“国家队”以开拓性的成果,一个接一个书写了科技“国家队”的使命和责任。

海浪中的梦想,荣耀归荣耀

谈到我国最早的海洋生态环境研究,86岁的海洋研究所退休研究员王戎提到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在IFREMER诞生后不久,老一辈IFREMER科学家于1953年在烟台威海鲭鱼渔场进行了调查。另一件事是1957年“金星”号科学研究船投入使用后,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对渤海和北黄海西部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海洋调查。

在此基础上,国家于1958年组织了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海洋研究所等60多个单位通过合作,先后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进行了自北向南的综合海洋调查,为我国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相关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海洋科学的发展迎来了春天。20世纪80年代,当南极科学研究在中国酝酿之时,最大的国际南极研究项目“生物量”也启动了,其重点是磷虾资源调查。根据海洋研究所科学家的建议,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中的南海考察是一次“以磷虾生态学为重点的多学科综合考察”。

这次探险的结果是非凡的。1987年完成的《南海探险报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为中国南极研究所深入南大洋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近海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1988年,IFREMER设立了海洋环境保护研究室,1993年,在原有无脊椎动物室的基础上设立了海洋生态研究室。海洋生态学和环境科学被正式纳入IFREMER研究系列。

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帮助下,IFREMER将上述两个研究室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此后,该研究所的海洋生态和环境科学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蓝色大陆”写关于海洋产业的文章

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杨洪生有一个梦想: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海洋牧场,让中国的海洋更加蔚蓝和富饶。

把海洋建成一个巨大的“蓝色粮仓”是我国几代海洋学者的梦想。早在20世纪60年代,海洋研究所的创始人曾成奎就提出了养殖和放牧海洋水产的概念。

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传统海水养殖和海洋牧场不同,“中国现代海洋牧场的核心是‘模仿自然’。由于“海洋”系统,可持续渔业产出、旅游业和海上清洁能源相结合,一举实现多种效益”。杨宏声解释道。

为此,杨宏生带领团队突破了海草床自然栖息地恢复和人工栖息地建设的新技术,实现了重点物种资源从生产恢复到生态恢复的跨越,创新整合了海洋牧场资源与环境“可视、可测量、可报告”的关键设施和技术,实现了现代海洋牧场的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赤潮、绿潮和海蜇灾害在中国沿海水域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沿海渔业、旅游业和沿海核电站。生态环境室的研究人员一个接一个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在祖国的“蓝色土地”上写下了他们的论文。

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松一直试图从生物海洋学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之间的问题。他组织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共同应对青岛海域浒苔暴发,并实施了提前40天预报的综合防控策略。他和他的团队对中国大型水母爆发机制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与自然》杂志上,并获得了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不仅如此,孙松和他的团队还首次在国际上证实了南极磷虾在自然环境中的负增长,并提议利用国际公认的南极磷虾的负增长来监测南大洋的环境变化。

海洋研究所的生态环境也已深入西太平洋。系统阐述了热液和冷泉等深海能量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连接西太平洋大陆架和东海的黑潮支对中国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承前启后务实前进谱写新篇章

海洋观测数据是海洋生态学研究的基础。目前,物理海洋观测方法很多,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对较少。孙松的梦想是通过“两滴水”来诊断海洋的健康状况:一滴水获得海水的化学特性;“另一滴水”获取水体中的海洋生物信息。

今天,海洋研究所的生态研究团队越来越大,配备了越来越多的设备,越来越深入地探索,越来越向外拓展。然而,孙松表示,未来仍需要持续支持。“这相当于热气球飞行,但连续飞行需要持续加热,否则非常危险。”孙松坦率地说。

目前,IFREMER正由其兄弟单位牵头建设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其中,“健康海洋”是该中心的三大核心研究方向之一。这再次为IFREMER的海洋生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时代,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实事求是、淡泊名利、勤奋钻研的精神杨宏声说道。

俞志明表示,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这不仅需要跨学科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和概念,如信息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以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所有这一切意味着这个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将继续“练习内部技能”。

未来,俞志明希望海洋生态和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能够继续满足国家的需求,站在国际前沿,保护海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