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中国医疗进步世界第三

科普小知识2022-10-29 22:45:49
...

专家访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

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委员会主席周生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所长黄晓君

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免疫学系王月丹教授

王京兰,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席儿科医生朴美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杨伟贤

我们的记者高阳

最近,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全球医疗质量排名表”,涵盖195个国家和地区。该研究指出,在过去的25年中,中国在医疗保健方面取得了最大的进步,一些经验值得向世界学习。专家认为,巨大进步的背后是各方面的努力。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医学进步居世界第三

该清单由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编制。研究人员统计了1990年至2015年世界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以下简称“医疗质量指数”)。医疗质量指数在0到100之间,得分取决于32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疾病的治愈率和死亡率,如癌症、心脏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如果治愈率高,死亡率低,则医疗质量指数得分高,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良好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15年,全球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有所改善,平均医疗质量指数从1990年的40.7上升到2015年的53.7。在2015年的榜单中,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小国安道尔位列世界第一,冰岛位列第二,瑞士、瑞典、挪威、澳大利亚、芬兰、西班牙、荷兰和卢森堡位列前十。在前20名中,除了日本和澳大利亚,其余都是西欧国家。最底层的3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

除了与其他国家的纵向比较,该研究还计算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在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医疗质量指数。横向比较数据可以显示该区域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进展。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英国和美国的医疗质量指数持续提高,但它们的排名却呈下降趋势,在2015年分别排名第30位和第35位。根据排名结果,英美媒体感到“尴尬”和“沮丧”。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委员会主席周生来说,这不是意外。他告诉《生活时报》记者,从世界医疗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并不是最好的。虽然医疗技术先进,但医疗费用太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很差。再加上医疗政策的失败和政党的斗争,美国人承担着世界上最高的人均医疗支出。虽然在英国看病不贵,但看病难,等待时间长,医疗服务效率很低。

2015年,中国的医疗质量指数为74.2,排名世界第61位,而1990年,医疗质量指数仅为49.5,排名第113位。研究人员指出,中国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是世界上进步最大的五个国家之一。在这五个国家中,中国的进步排名第三,前两个是马尔代夫和土耳其,第四和第五是韩国和秘鲁。对此,周生来表示,研究结果意义重大。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明显进步。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全球医学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

进步真的不容易。

"对我们国家来说,取得这样的结果并不容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告诉《生活时报》,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在18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17位,不到美国的一部分,也不到一些欧洲国家的一半,但投资效果远远超过欧美。可以想象,这种进展不能与各方面的努力分开。许多专家共同分析了中国医疗行业快速发展背后的原因。

传染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处理得当。研究指出,在32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中,中国在白喉、破伤风、百日咳、麻疹和呼吸道疾病等乙类传染病的医疗质量指数中得分最高。为应对传染病防控,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免疫学系王跃丹教授告诉记者,自2003年抗击非典以来,国家和公众开始重视公共卫生问题,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到2009年,我国在应对传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甲型H1N1流感病毒防控反应迅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努力攻克乙肝和肺结核等传染病。以乙型肝炎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计划免疫率为10%。现在预期感染率已经下降到3%。世界卫生组织充分肯定了中国的努力和成就。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京兰指出,20年来,中国在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方面取得的进展是有目共睹的。非典过后,全国各大医院纷纷设立发热门诊。流感疫苗接种率大幅上升。这些措施非常有利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健康保险惠及所有公民。今天,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覆盖人口超过13亿。2016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将达到人均420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扩大,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梁晓峰指出,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如何让农民享受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如今,医疗保险对农民更有利。农民几乎可以报销超过50%的医疗费用,这让他们从“不敢看医生”变成了“买得起病”。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医学科技发展迅速。2015年,中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比1960年增长32.99岁。这与医疗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获得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所长黄晓君告诉《生活时报》,中国的医疗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即使是最困难的疾病也在治疗方法和生活质量方面有所改善。例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死亡率高达70%。我国原有的治疗方法使该病的治愈率达到90%以上,已成为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线治疗方法。

医务人员献身于他们的工作。"没有医务人员的努力工作,医疗服务的快速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周生来指出,我国医务人员基本上没有假期,白天从事临床工作,晚上进行科学研究,周末参加学术会议,为我国医学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王跃丹认为,中国加强了执业医师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力发展全科医师培训,提高了医师诊疗水平,满足了群众需求。

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了。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25%,呈稳步上升趋势。与20多年前相比,周生认为公众获取健康信息和保持个人及家庭健康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健康中国2030”计划出台后,居民健康素养将稳步提高,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构建一体化的医疗防治体系

梁晓峰指出,目前,中国医疗质量指数得分位居世界前列,仍有提高空间。提高医疗质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研究指出,在32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中,中国医疗质量指数得分最低的5项是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疾病、脑血管疾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可以说,提高这5种疾病的诊疗水平可以提高综合排名。

黄晓君认为,在预防和治疗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疾病方面,国家应该增加投资,以便治疗白血病的关键药物能够尽快列入医疗保险名单,以便更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我们还应该制定政策,在中国建立更多标准化的血液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心,以便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能够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杨伟贤表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状况不佳,主要与人们预防意识薄弱有关,表现为病前忽视危险因素,病后不配合治疗。在人群教育方面,我国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从小就渗透健康理念,让人们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必要的急救技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首席儿科医生朴美华说,新生儿的三大疾病是早产、窒息和先天性心脏病。目前,城市新生儿死亡率已经很低,但在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窒息和感染率相对较高。一方面,我们要积极预防新生儿疾病,提高新生儿基本保健的覆盖率。另一方面,要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提高新生儿疾病的治疗率。研究指出,日本新生儿疾病医疗质量指数得了满分。与日本相比,中国在早产儿治疗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尤其是那些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

专家们一致认为,未来中国医疗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肿瘤和慢性病。周生来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慢性病防治水平有待提高。各级*和医务人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建立一个综合的医疗预防和控制系统。重点不仅应该放在预防上,还应该放在下垂和前进上。

除了针对特定疾病提出改进建议外,专家们一致认为,要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医疗水平和健康状况,迫切需要做三件事。

第一,重视医院管理。周生来认为,中国的医疗服务和管理还略显落后。大型公立医院是一流的技术、二级的服务和三级的管理。建议加快管理*、运行机制和医疗服务的现代化。为了改善医生的待遇,不能允许他们带着热情和爱心工作。

第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王跃丹指出,中国应重视优质医疗资源的平衡和普及。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医疗资源丰富,医生集中在医院。但是,基层乡镇医疗资源贫乏,需要合理配置。目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并借助互联网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医疗需求。

第三,大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梁晓峰强调说,医学进步可以延长寿命,但是如果你想健康长寿,你必须依赖每个人。我们应该进一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积极锻炼,合理饮食,戒烟和限制饮酒。今年,我国把重点放在了“三减三卫生保健”上。“三减”指的是盐、油和糖的减少。“三减”是指健康的口腔、健康的体重和健康的骨骼。只有当每个人都将健康融入生活,国家的整体健康才能得到改善。▲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