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科普

陷入沼泽和流沙的急救方法

科普小知识2021-10-02 16:12:21
...

  外出旅行时,不论在高地低地,都会有危险的沼泽和流沙。一不小心掉进去,可能丧命。活命之道是:不要挣扎,应采取平卧姿势,尽量扩大身体与流沙的接触面积,慢慢移动。下文就主要为您介绍陷入沼泽和流沙的急救方法

  陷入沼泽和流沙的急救方法

  ·如身旁有树根、草丛,可拉它借力移动身体。

  ·不要慌忙。移动数公尺,也许得花一个小时。感到疲倦时可伸开四肢,躺着不动。这个姿势会保持身体不沉下去。

  ·移动身体时必须小心谨慎。每做一个动作,都应让泥或沙有时间流到四肢底下。急速移动只会使泥或沙之间产生空隙,把身体吸进深处。

  ·倘只有自己一人,朝天躺下后,轻轻拨动手脚,用背泳姿势慢慢移向硬地。

  ·别脱下背包或斗篷,或可增加浮力。如有手杖,可插在身体之下的沙中。

  ·如有人同行,应躺着不动,等同伴抛一条绳子或伸一根棒子过来,拖拉自己脱险。急速乱不但帮助不大,而且会很快筋疲力竭。

  ·行走过程当中一但发觉双脚下陷,应该把身体后倾,轻轻跌躺在地面上。跌下时尽量张开双臂以分散体重,这样可使身体浮于表面。

  陷入沼泽如何逃脱

  沼泽,很多丛林冒险片都会出现的杀手,那么,我们如果陷入沼泽,该如何逃脱?当我们陷入沼泽时,首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慌,你越慌就会想去挣扎,而你也就会越陷越深。

  当你平静后,看看四周,是否有东西可以让你借助一下。如果没有,你可以将身体趴在沼泽上,增加身体与沼泽的接触面积,减少压强,使身体浮在沙面上。接着轻轻的抖动自己的手,将其中一只手拉出沼泽,把拉出来的手放在沙面上,继续拉另一只手。拉出手后,立即匍匐在沙面上,抖动自己的脚,使脚周围的流沙疏松,再将脚拉出来,一只一只拉的拉,别急,这件事可能要花上很长时间。用仰泳的姿势离开沼泽,直至硬地。

  沼泽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土壤表层长期过湿是沼泽形成的直接原因:1)草甸、低洼地由于坡降平缓和土地黏重,地表水排泄不畅或下渗困难;2)森林采伐地区或火烧迹地由于失去树木的巨大吸水作用,土层的水平衡遭到破坏;3)地下水溢出带由于泉水经常出露;4)灌区由于过量灌溉等。此外,在冻土地带适合低等植物生长的地方,因季节性融冻作用,也会促成沼泽化过程。有的沼泽在发育过程中,因死亡植物残体的累积速度大于分解速度,便出现泥潭累积层,称泥炭沼泽,寒温带的大多数沼泽即属此类;有的沼泽植物残体的累积速度小于或等于分解速度,只出现一定厚度的草根层,称潜育沼泽,中国东北三江平原的大多数沼泽即属此类。

  沼泽的类型

  根据泥炭沼泽的发育过程,主要是泥碳的累积过程可分为低位、中位和高位沼泽,即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沼泽。

  富养沼泽

  又称低位沼泽,是沼泽发育的最初阶段。沼泽表面低洼,经常成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汇集的所在。水源补给主要是地下水,随着水流带采大量矿物质,营养较为丰富,灰分含量较高。水和泥炭的pH值呈酸性至中性,有的受土壤底部基岩影响呈碱性。如中国川西北若尔盖沼泽的泥炭呈碱性反应,就是因为该区基岩多为灰质页岩与灰岩夹层,pH值多在8左右。富养沼泽中的植物主要是苔草、芦苇、嵩草、木贼、桤木、柳、桦、落叶松、落羽松、水松等等。

  贫养沼泽

  又称高位沼泽,往往是沼泽发育的最后阶段。随着沼泽的发展,泥炭藓增长,泥炭层增厚,沼泽中部隆起,高于周围,故称为高位沼泽或隆起沼泽。水源补给仅靠大气降水,水和泥炭呈强酸性,pH值为3~4.5。灰分含量低,营养贫乏,故名。沼泽植物主要是苔藓植物和小灌木杜香、越橘以及草本植物棉花莎草,尤其以泥炭藓为优势,形成高大藓丘,所以贫养沼泽又称泥炭藓沼泽。

  泥炭藓沼泽,即高位沼泽,主要分布在北方针叶林带,由于多水、寒冷和贫营养的生境,泥炭藓成为优势植物,还有少数的草本、矮小灌木及乔木能生活在泥炭藓沼泽中,例如羊胡子草、越橘、 落叶松等,优势植物是泥炭藓属。

  中养沼泽

  又称中位沼泽,属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由雨水与地表水混合补给,营养状态中等。有富养沼泽植物,也有贫养沼泽植物。苔藓植物较多,但尚未形成藓丘,地表形态平坦,称为中位沼泽或过渡沼泽。

  由于沼泽地的土壤有泥炭土与潜育土之分,沼泽可分为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两大类。

  另外,按植被生长情况,可以将沼泽分为草本沼泽、泥炭藓沼泽和木本沼泽。

  点击下页查看>>>流沙形成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