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学者称中俄拓展北极科考合作可能且必不可少

科普小知识2022-10-30 22:24:33
...

在中国第六次科学考察北极之际,中俄专家在7月24日由俄罗斯通讯社举办的“中俄北极勘探开发合作前景”北京-莫斯科视频会议上,讨论了“为什么要进行科学考察北极”和“国际合作如何在科学考察北极中发挥作用”等问题,分析了中俄北极合作的现状、前景和重点。

7月11日,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和“雪龙”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对北极进行科学考察。

"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北极?"参加过多次北极科学考察的中国极地海洋办公室极地研究所所长何剑锋回答说:“目前,整个北冰洋地区的气候变化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北极可以说是全球变暖最快的地区,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

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研究部主任王勇对此表示赞同。他说:“气候变化是北极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因为它将直接影响中国。”例如,他说:“2008年,北极海冰面积大幅减少,而中国南方遭遇罕见的冻雨灾害。2012年,北冰洋经历了另一次更大海冰面积的退缩,那一年中国的气候也受到很大影响。我国冬季的寒潮、春季的沙尘暴和夏季降水的区域性变化都与北极气候变化直接相关。”

国际合作是中国北极科学研究的普遍做法。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史学发说:“调查是公开的,每次都有外国科学家参与。”据报道,在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中,有来自俄罗斯的科学家。

事实上,中俄科学家在北极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始于2003年,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关于中国重视与俄罗斯科学家在北极科学研究方面合作的原因,王勇解释说:“北极影响中国气候的地区主要在俄罗斯北部,而我们迄今为止进行的六次北极考察基本上都是在加拿大的海南一侧进行的。因此,我们希望与俄罗斯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开展双边合作和资源共享,以便更多地了解北极气候快速变化对全球气候,特别是中国气候的影响。”

莫斯科国立大学地理系的副主任谢尔盖·多布罗姆波夫同意王勇的说法。他说:“如果我们想在北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必须开展国际合作。”

早在20世纪30年代,俄罗斯就已经在北极地区发起了一次探险。俄罗斯在北极有一个气候观测站,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经验。俄罗斯名誉极地勘测员、俄罗斯地理协会成员弗拉基斯拉夫·科利亚金说,俄罗斯和中国可以在北极科学研究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俄罗斯比中国有更多的经验,而中国可以提供科研所需的资金."

然而,一些专家指出,俄罗斯在北极科学研究方面也面临瓶颈。谢尔盖·多布罗约博夫坦率地说:“俄罗斯五分之四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集中在北极地区,但当地的气候条件非常复杂,储存地点大多在海平面500米以下。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目前缺乏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所需的大量资金和现代钻井设备及技术。因此,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中俄合作在北极开展科学研究的意义不仅限于北极。史学发说,中俄北极科学考察将对亚洲大陆边缘海的整体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亚洲大陆边缘海从俄罗斯北部的北极海域延伸到中国南海的热带海域。他说:“中俄合作开展的科学研究不仅是对俄罗斯和北极海域的研究,也是对我们在东海、南海和北极的经验和气候变化的比较研究。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贡献仍然很独特。”

除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北极冰川的融化也给渔业、航运和资源开发带来了一些机会。王勇说:“至于北极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在我们的技术不能确保北极环境不受污染的情况下急于开发它们。然而,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开通无疑是航运业的一个非常好的机遇。这两条新开通的航线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和时间,也有利于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者和官员对中俄北极科学研究合作的现状和未来有着清晰的认识。何剑锋说:“目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非常密切。然而,海洋领域的合作与其他方面不成比例。这可能与海洋科学研究和开发的巨额投资和长周期有关。”何剑锋表示,中俄在北极的合作可以从渠道开发和数据共享入手,在未来拓展更多的合作方式和领域。

北京,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