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萨尔浒之战后万历大哭是怎么回事?揭秘萨尔浒之战为何会输

科普小知识2022-02-13 08:33:02
...

在明万历四十七年的由杨镐、杜松、刘铤领导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次战役中,占据人数优势的明军,被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此战役以明军大败而告终。

萨尔浒之战后万历大哭是怎么回事?揭秘萨尔浒之战为何会输

在双方的战斗即将打响之前,明朝这边几乎所有人都对打败努尔哈赤抱着必胜的决心,认为此次战斗不可能输。然而结果却超出了明朝的意料,谁也没想到明军会惨败在努尔哈赤的手里。

所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会败得那么惨?明朝方面承担萨尔浒之战失利的负责人到底是谁?

萨尔浒之战后万历大哭是怎么回事?揭秘萨尔浒之战为何会输

1、兵力

从萨尔浒战后损失的将官可以看出,参战部队九边各镇和腹里南方都有,客军比例很高。客军调动的花费和把他们集中在帝国辽东一隅的花费非常巨大,这也是催战的原因。而金军主力已经在五万以上,显然需要的总兵力很大,客军既然昂贵,那么势必需要大量调动辽镇当地的部队(包括附庸军)。辽镇兵额本来只有七万到九万,经过抚顺、铁岭之战,本来就不宽裕,而辽东三面受敌的局面更决定了,直到战役开始,相当部分当地(或属国)参战部队不能擅离驻地(本土),于是从各驻地各自出发就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萨尔浒之战后万历大哭是怎么回事?揭秘萨尔浒之战为何会输

2、后勤

这里的后勤不是说抚顺赫图阿拉一路不能维持五六万明军的活动,而这条路人烟稀少,本身就不可能靠就地取给解决后勤,所以分兵的后勤好处不显著。道路承载能力倒可能有问题,但毕竟金军主力在这条路上来回过几次,所以明军主力的短促突击应该可以进行(实际上萨尔浒之战也很短)。真正的问题可能在于,对辽东大规模集结的补给(粮食、军械),明末只能走辽西和山东浮海,速度和效率应该不高,而且补给集结地域可能分在几处,继续长久等待补给的重新调配,在财政上是不可接受的,加上可能需要依靠分散在各驻地的辽镇驻军的物资,于是部队集结地也只能分散。

萨尔浒之战后万历大哭是怎么回事?揭秘萨尔浒之战为何会输

3、习惯

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我们明朝的是一条结构化的边防线,可以积极的应对中小规模的频繁冲突,并且已经形成一套习惯做法,但是全国的背后并没有大规模的全国性机动兵团(这跟财政困难也有关系,边军也长期缺编)。每次危机发生,都是堡寨驻军顶住,延边各小型机动兵团多路出击,相互配合,在和蒙古人的日常冲突中,大多可以等到援军的到达,但面对实力和战术都完全不同,甚至还深谙明军特点的金军,这招就不好用了,但当时尚未被认识到。

这一条还可以引申下,类似曾瑞龙先生在谈论宋辽、宋夏战争时提到的军事文化传统,或称习惯。特定用途的习惯做法,换个对象就失效了。就像宋军从五代转向对辽,西军从对夏转向对辽金。边军以少量家丁为核心的结构也可以看做是这种适应的一部分。

萨尔浒之战后万历大哭是怎么回事?揭秘萨尔浒之战为何会输

4、指挥

还有一个较为随意的推测,由于明军每次都集结各镇的次等大小的兵团联合作战,可能多数将领都比较容易掌握两三万人的部队,集结成十万级别的大军往往是战役的某个时段,比如宁夏之乱的围城阶段,最好静止或不长。长时间猬集一团可能造成统一指挥和行政管理上的困难(其实我觉得主要是第一条,尤其杨经理同学在后方,不过后来洪经略身在前方也没鸟用)。

这方面一个不太恰当的参考是,大阪之阵时,壬辰倭乱才过去二十年,日军已经甚少有人能控制万人以上的部队了。虽然日本人有自己的问题,但显然,十万大军的统一指挥、控制和管理不是能简单长期流传的技能。

萨尔浒之战后万历大哭是怎么回事?揭秘萨尔浒之战为何会输

其实我觉得可能性比较大的前三条,归根到底,都跟财政有不小的关联,单纯的军事问题就这么通过朝廷财政延伸到了政治和社会层面。考察明军在辽东大部分失败其实最直接的原因都还是具体战斗中的兵力劣势,如果出塞八万官军一起自抚顺关一路做短促出击,在萨尔浒同六万八旗遭遇,胜负应未可知。不过同等兵力下,我认为明军是打不过金军的,至少统一的指挥常常就做不到,结果很可能又是一次富贫之战,败得好看一点。

以上就是小编我的个人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