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由来故事
春节传说有许多,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中国为什么过春节,起源于这些千奇百怪的春节传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春节由来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春节由来故事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春节,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在不同时代,春节的名称也有不同。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春节源于鬼节说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礼仪习俗
尽到礼数。
对于聚会的礼数,一定要尽到。比方说敬酒就要回敬,这样才能显得自己有涵养。还有敬酒最好敬两次,好事成双嘛!这绝对不是迷信,而是大过年的图个吉利。
节约不浪费。
家庭聚餐时,一定要本着好吃美味而且节约不浪费的原则。首先点餐的时候,一定要按需选购,不太点得太多。聚餐结束后,能打包的饭菜最好打包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光盘行动”。
注意自己的语言。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喜欢讨个吉利,说话的时候要说一些吉利的话语。不要大声的说话。
在送完礼物之后不要总想着朋友亲戚还礼。既然送就是一种感情,总纠结于还不还礼就失去了送礼的初衷了。
春节的风俗习惯
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上一篇:热闹的节日春节的八年级作文
下一篇:描写热闹的节日春节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