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安全

药物过敏性口腔炎是怎么回事

科普小知识2022-11-22 18:30:45
...

药物过敏性疾病是通过口服、注射、局部涂搽、含漱或吸入等途径,在药物进入人体后,致过敏体质患者发生变态反应,引起皮肤及黏膜炎症反应。口腔黏膜是药物过敏性炎症好发部位,下面来看看药物过敏性口腔炎是怎么回事吧?

容易引起过敏性口腔炎的药物:

1、解热镇痛类药,其中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盐制剂为常。2、磺胺类:其中以长效磺胺为多见。3、镇静安眠药,其中以巴比妥类药较多见。4、抗生素类,其中以青霉素、四环素为多见。5、其他:抗原类血清药物,吠喃类,抗癫痫类的苯妥英钠等较多见。6、中草药:以天花粉、毛冬青、鱼腥草、贝母、丹参、人参、穿心莲、板蓝根、五味子,中成药六神丸、牛黄解毒丸、云南白药、益母膏和柴胡针剂等偶见。

发病特点:初次用药,一般需经4~10天,平均6~7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如过去用过该药,并已产生过敏反应,再次用药时,可在数分钟至24小时内迅速发病,一般在10小时左右可发病。这种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

症状:

药物过敏性口炎病变可单发于口腔黏膜,也可伴有皮肤的病损。轻症患者可以没有全身症状,或在发病前有轻度的不适,如头痛、咽痛、低热等前驱症状。

药物过敏性口炎的病损,多发生于口腔的前部(唇、颊、舌的前2/3,上腭前部),病损黏膜初起时有充血性的红斑和水肿,继而起水疱并很快破溃,形成糜烂及溃疡,表面形成灰黄或灰白色的假膜,易出血,在唇部可形成血痂。此时患者疼痛剧烈,唾液增多,口唇及颈浅淋巴结肿大压痛。如果由于同一种药物多次应用后,在同一部位反复以同一形式发生过敏性病损,则称之为固定性药疹。口唇及口周围皮肤是固定性药疹的好发部位。

除口腔黏膜外,身体其他部位的黏膜(眼、鼻、尿道、阴道、肛门),均可同时出现过敏性病损,严重的,还可波及气管、食管的黏膜,形成糜烂及溃疡,最为严重的甚至内脏器官亦可受累而危及生命。此种情况即中毒性药物过敏症。

诊断:可依据病人服药史、潜伏期及突发的临床典型症状来诊断,化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数升高,嗜酸细胞数偏高,必要时可做可疑药物的贴斑、划痕、皮内试验,以判断过敏原药物。

治疗:

首先要明确何种药物过敏,并立即停止使用该药。与可疑药物结构类似的药物,也应禁用。2、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扑尔敏、息思敏、赛庚啶等)。3、必要时静脉注射葡萄酸钙加维生素C。4、视病情轻重,可以应用皮质类激素口服或静脉点滴。一般用药1~3日可停用静滴改为减量口服。5、病情特别严重时,可给予肾上腺素类药物,但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甲亢及糖尿病患者禁用。6、炎症感染较广泛时,可选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但必须注意,所选药物与致敏药物,在化学结构上应不相似,以免引起交叉过敏反应(如青霉素过敏,则不可应用阿莫西林)。7、口腔局部,以止痛及控制感染为主,以0.1%雷佛奴尔液加入2%利多卡因湿敷。餐后及睡前,可应用消炎类乳膏与皮质激素乳膏的混合膏,局部涂用,并可将洗净的玻璃纸,敷盖在药膏上,避免唾液冲刷及下咽,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餐前可使用含2%利多卡因的漱口液或涂擦液,以减轻进餐时的疼痛,尽快恢复体力及抵抗力。最好不使用地卡因表面麻醉剂,地卡因极易引发过敏。

药物过敏性口炎患者应牢记引发过敏的药物,掌握同类结构、同药异名的药物,了解其化学名、通用名及商品名称(如商品名为痢特灵的药,其化学名为呋喃唑硐;商品名为氟派酸的药,其化学名为诺氟沙星)。笔者遇一口腔药物过敏性口炎老年病人,曾因服用氨基比林(又名匹拉米洞)发病,经治疗后痊愈。时隔不久,又因头痛,服用去痛片而复发。该患者不了解去痛片是复方制剂,含有非那西汀、咖啡因、苯巴比妥和氨基比林,导致旧病复发。故患者使用同一类药品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千万不要随意使用,以免重蹈覆辙。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物过敏性口腔炎是怎么回事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上一篇:树蛙有毒吗

下一篇:蜡白猴树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