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丽
马晓丽,辽宁省沈阳市人,七十年代入伍,1995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现为沈阳军区创作室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长篇小说《楚河汉界》,马晓丽入围了今年的第六届茅盾文学奖,1995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的军旅作家,至今(2008年)发表作品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楚河汉界》获第二届全国女性文学奖、第十届全军一等奖、第六届辽宁省曹雪芹文学奖;长篇传记《光魂》获第四届全军二等奖;中篇小说《云端》获第十一届全军一等奖及辽宁文学奖;短篇小说《舵链》获第六届全军一等奖。马晓丽《俄罗斯陆军腰带》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中文名:马晓丽
籍贯:辽宁省沈阳市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54年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楚河汉界》、《云端》、《光魂》
1、个人简介
马晓丽
长篇小说《楚河汉界》,马晓丽入围了今年的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根据这一军事题材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将门风云》目前正在地方电视台热播。这位上世纪70年代入伍(19世纪70年代),1995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的军旅作家,现(2008年)为沈阳市军区创作室创作员,至今(2008年)发表作品百余万字。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楚河汉界》获第二届全国女性文学奖、第十届全军一等奖、第六届辽宁省曹雪芹文学奖;长篇传记《光魂》获第四届全军二等奖;中篇小说《云端》获第十一届全军一等奖及辽宁文学奖;短篇小说《舵链》获第六届全军一等奖。
2、作品介绍
《阅读父亲》
马晓丽作品
《楚河汉界》
《楚河汉界》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小说,是一部关注大局的小说。它的表层主要是写部队的现实生活,《楚河汉界》是一部将时代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融合得很妥帖的小说,是性格表现非常丰富、结构语言很有魅力的小说,是从思想精神到艺术表现颇具感染力的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值得国家公务员拨冗一读的文学作品。
《云端》
马晓丽的《云端》,这是2006年里特立独行的一个中篇小说。小说写的是历史故事,而且是革命历史的故事。马晓丽在两军对垒的状态中反思人们精神世界的文明积累。当解放军的云端把这一切当成资产阶级情调否定掉时,*军官太太云端的一举一动又唤起了她内心深处对文明的记忆。这是一个很值得探寻的话题:我们如何对待革命进程中文明的丢失。
3、创作《楚河汉界》
马晓丽
作为一部描写军人生存状态的现实题材小说,《楚河汉界》是一部很独特、也很有创见的小说:无论是对于现时军营生活的感受或体验,还是在叙述的和谐、巧妙、乃至敏锐与犀利方面,都显示出作品“卷入现实”的深度及相当的冲击力。在军事文学,特别是描写和平军营生活及军人精神处境的长篇小说领域,可读与耐读自然是一部好小说的前提或流行标志,但更重要的或从更文学的意义上说,感受与判断好小说的依据则在于阅读对象是否拥有新鲜的提供,如独特的生活发现、与众不同的现实体验或感觉、叙述方式的创造性等等……不言而喻,即便是获得了诸如茅盾文学奖之类桂冠的名作,也不可能抵达至善至美的绝对境界,因为作品中难免会留下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甚至经不起推敲或岁月考验的可批评之处,更何况是刚刚问世的《楚河汉界》,且作者在中国文坛上又没什么知名度。倘论《楚河汉界》的缺憾,那也同样无可避免,如某些非贯穿性人物的符号化或在故事推进中的突然出现与突然消失……但我特别看重及感兴趣的,是这部现实军旅题材小说的开创性。
读《楚河汉界》的人,大约都会对作品中的两代军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但所谓“两代军人”中的“代”,仅仅是一个大概念,因为作品中的第二代军人决不是如某些军旅小说所津津乐道的“军人世家”的派生物。在读者最终了解了“两代军人”的所作所为后,也就真正明白可以被称为“铁血军人形象”的人物。而其中的共同点则在于真诚、激情、执著,那种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品格,那种视军队前景为自己生命的理想主义精神;当然,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表达个性的方式,毕竟时代不同了,面对的“现实”及可能接受的考验也不同。
《楚河汉界》的题旨可能性已超越了所谓的军事文学领域,而作品所揭示的人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困惑、烦恼、忧虑、无奈、焦灼,还是充满了“铁血”气息的真诚、执著,那种忠于理想与信念的坚韧不拔,其启示的张力也大大突破了军人生活的“现实”。
4、激情与内敛
将门风云
《楚河汉界》是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叉叙述的,第一人称主要用于老将军周汉的意识流。周汉成了植物人,但他的思绪却在历史与现实的隧道里往返神游,与死去的战友对话,与历史和现实对话。第三人称的叙述重心主要放在周汉的二儿子周东进身上。边防团长周东进正处于政治生命的关键时刻,面对一个突如其来的事故,是如实上报,还是变成先进典型?这一抉择对他的前途和命运将产生天差地别的影响。其实,几十年前,同样的问题也曾经摆在周汉面前,遗憾的是,周汉没能做出本应做出的抉择,这就是他到生命的最后还在意识流中搏斗的原因。人物面临价值选择时的巨大的矛盾困惑构成了小说的张力。最终,周东进选择了如实上报,他断送了一个职业军人的理想,也完成了自己的英雄主义人格。军队现实题材的缺失是近年军旅文学创作的一个重大缺憾,《楚河汉界》敢于直面部队现实生活,这是特别值得肯定的一点。《楚河汉界》是马晓丽向周东进这样的军人的致敬之作,同时也是在向一种理想致敬,因为这个时代心怀理想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马晓丽与丈夫蔡小东合作的《阅读父亲》是一部纪实作品,为追忆和怀念蔡小东的父亲蔡正国烈士而写。蔡正国1929年参加革命,1949年担任副军长。在1953年距离朝鲜战争停战三个半月前,蔡正国牺牲于朝鲜前线,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牺牲的职务最高的烈士。《阅读父亲》凭着蔡正国烈士留下的笔记、家书和遗物以及亲人的记忆,把一个连儿子都感到陌生的“父亲”复活了。蔡正国烈士不仅是一位冷静谨慎运筹帷幄的战场指挥官,还是一位细腻温情的丈夫和父亲,他在朝鲜写的16封家书,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亲人的眷顾与牵念。《阅读父亲》之所以感人,在于它是一种情感性的“阅读”。更触动人心的是《阅读父亲》的创作谈——《婆婆的目光》。马晓丽敏锐地捕捉到一位经历过命运的极度颠簸之后的女性那异常复杂的内心,并通过细节传神地反映出来。她满身创痛而又不愿示人,脆弱之极而又试图坚强,她的奇怪、她的认真和自尊,她的神经过敏以及要面子,都是命运书写的结果。
《云端》是马晓丽写得最好的一个中篇小说,也是马晓丽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式作品。小说构思颇具匠心:在解放战争时期,两个同样叫云端、同样敏感细腻却分属于两个不同阵营的女人相遇了,作为*军官太太的云端是业已改名为“洪潮”的*将领夫人的云端的俘虏。*太太云端与丈夫之间的两情缱绻使*将领夫人云端感觉到自己身为女性的匮乏,心中暗自懊恼。女性经验成为可贵的资源,引起女性之间的对比和暗斗,在获知各自丈夫阵亡的消息之后,终于发生了血的冲突。*军官太太云端之所以成为*将领夫人云端的“启蒙者”,在于前者正是后者原初的骨子里的自己,只不过后者在努力使自己成为“洪潮”而已。这一交错和互换突破了战争小说正义与非正义、敌与我等二元框架的设定,引发人们对于固有的政治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在革命历史的写作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对比马晓丽创作的开端——写作《夜》和《长大了》的少女期可以发现,《云端》是非常具有女人味的成年期女性写作,这也是一种创作上的“长大”。通过对比还可以发现,马晓丽最擅长的还是女性写作,她对于女性内心的深刻体察,使她把握起女性题材来更加悠游自在、出神入化。以女性写作心态切入到军事题材领域,马晓丽的创作会更加值得期待,她的女性写作视角将会赋予军旅文学以更加独特的价值。
5、社会评价
马晓丽
军旅作家马晓丽的文笔犀利,充满英雄气质,很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除了为读者奉献上了《阅读父亲》,去年(2005年),马晓丽发表在《十月》期刊上的《云端》是2006年最值得谈论的中篇小说之一,小说突破了“军事文学”构筑的基本框架,在解放战争的背景下,将焦点对准了两个女人的心理“战争”。
马晓丽对网络作品给予她很大的冲击,他们坦率、真诚的情感和写作风格是值得赞赏的,不过说到自己的创作,马晓丽笑着说:“我只能是我,如果加入了别人的元素,终究不是自身分泌出来的,学来的东西始终还是别人的,太过造作。”
6、荣获奖项
长篇小说《楚河汉界》获第二届全国女性文学奖、第十届全军一等奖、第六届辽宁省曹雪芹文学奖;
长篇传记《光魂》获第四届全军二等奖;
中篇小说《云端》获第十一届全军一等奖及辽宁文学奖;
短篇小说《舵链》获第六届全军一等奖。
马晓丽《俄罗斯陆军腰带》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