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有顺
谢有顺(1972.7-)男,福建省长汀县人。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学术兼职有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终审评委兼评委会秘书长、广东省影视创作中心评审委员会委员等。曾赴美国、英国、日本及台、港、澳地区开会、访问、讲学。2016年4月,当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中文名:谢有顺
籍贯:中国福建
出生地:福建省长汀县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72年8月
职业:教育家
毕业院校: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政党:中*员
代表作品:《活在真实中》、《话语的德性》、《先锋就是*》、《此时的事物》等著作九种。主编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评传》、《优雅的汉语》
1、个人经历
谢有顺
2、个人作品
谢有顺
•《活在真实中》(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我们并不孤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话语的德性》(海南出版社,2002)
•《身体修辞》(花城出版社,2003)
•《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于坚谢有顺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先锋就是*》(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此时的事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人文讲演录,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散文二十讲》(散文理论专著,系中国作家协会2004年度重点扶持选题)
•《小说的伦理:1985—2005中国小说史的一种读法》(小说史论专著)
主编丛书
•《文学新人类》(四卷,珠海出版社,1999)
•《呈现——女性写作书系》(三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爱情档案·当代小说丛书》(四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977—2002中国优秀中篇小说》(两卷,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中国中篇小说选》(2002、2003、2004、2005、2006年各一卷,花城出版社)
•《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第一辑,四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优雅的汉语》(三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奖作者作品集》(六卷,华艺出版社,2005)
•《一生的阅读珍藏》(三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第二辑,四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3、学术方向
学术方向
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兼及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
研究专题
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中国散文的精神谱系、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当代小说理论等。
4、主要论文
谢有顺
《文学评论》2007年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4期转载)
•终止游戏与继续生存——先锋长篇小说论《文学评论》1994年3期
•不读“文化大散文”的理由《新华文摘》2003年1期全文转载
•批评应“挟着风暴和闪电”《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全文转载
•关于今日批评的答问(对话)《南方文坛》1999年第4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重返“孤独的个人”——写在2004年的小说随想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新华文摘》2005年摘录转载
•重塑灵魂关怀的维度——构建一种新的文学伦理《文汇报?文艺百家》2005年7月31日
《新华文摘》2005年摘录转载
•对人心和世界的解析——以新世纪散文为例《文艺争鸣》2007年6期
•追问诗歌的精神来历——从《出生地》一书谈起《文艺争鸣》2007年4期
•极致叙事的当下意义——重读《日光流年》所想到的《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5期
•分享生活的苦——郑小琼的写作及其“铁”的分析《南方文坛》2007年4期
•恢复诗歌的精神重量《当代文坛》2007年2期
•接通更广大的精神视野——几部长篇小说的阅读笔记《当代文坛》2007年4期
•小说的物质外壳:逻辑、情理和说服力《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3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转载)
•文学叙事中的身体伦理《小说评论》2006年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9期转载)
•先锋文学并未终结——答友人问《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转载)
•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兼谈东西的《后悔录》《南方文坛》2005年4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0期转载)
•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叙事伦理》《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2期转载)
•*小说的叙事伦理《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6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转载)
•消费时代的暖色幽默——《桃李》与当代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型《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10期转载)
•从新的真实出发《文艺报》2002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12期转载)
•文学身体学《花城》2001年6期,19500字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4期转载)
•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钟山》2002年第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转载)
•十部作品,五个问题《南方文坛》2001年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转载
《中华文学选刊》2001年1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2期全文转载)
•诗歌在前进《山花》2000年第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6期转载)
•内在的诗歌真相《南方周末》1999年4月2日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7期转载)
•不信的世代与属魂人的境遇——论北村小说的人学立场《作家》1996年第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转载)
•最后一个浪漫时代——我读格非的《欲望的旗帜》《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2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6期转载)
•历史转折期知识分子的文化定位问题(与南帆等人对话)《上海文学》1995年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5年第7期转载)
•关于世纪末文学的对话《文论报》1995年7月1日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5年第8期转载)
•旧小说与想象的可能——对刁斗小说的简单描述《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4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9期转载)
•《终止游戏与继续生存——先锋长篇小说论》《文学评论》1994年3期
•重返伊甸与反乌托邦——论先锋小说的转型《花城》1994年3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4年转载)
•绝望审判与家园中心的冥想——再论余华《呼喊与细雨》中的生存进向《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2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转载)
•只有创造的文学,才是有价值的文学《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2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3年转载)
•先锋性的萎缩与深度重建——评北村的《施洗的河》《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4年转载)
•绝望:存在的深渊处境《文艺评论》1993年6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4年转载)
•发现生活的地基——我读胡廷武的《九听》《南方文坛》2006年1期
•重申长篇小说的写作常识《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1期
•批评的觉悟《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2期
•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3期
•对人心和智慧的警觉——论李静的写作,兼谈一种批评伦理《南方文坛》2006年5期
•接近那些复杂的灵魂——《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序《南方文坛》2005年1期
•革命、乌托邦与个人生活史——格非《人面桃花》的一种读解方式《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4期
•比权力更广大的是人心——我读范小青的《女同志》《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6期
•经验已经贫乏《南方文坛》2004年第3期
•经验必须被存在所照亮——读艾伟的小说所想到的《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5期
•话语喧哗背后的心灵事变《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1期
•叙事也是一种权力——中国当代小说的话语变迁《花城》2003年1期
(《小说选刊》2003年5期全文转载;*《文讯》杂志2005年总第231期全文转载)
•文学:坚持向存在发问《南方文坛》2003年3期
•创造是知识分子的灵魂《南方文坛》2003年2期
•诗歌是不知道的,在路上的《南方文坛》2003年5期
•现实主义是作家的根本处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2期
•发现人类生活中残存的善——关于*小说的话语伦理《南方文坛》2002年6期
•词语的冲突及其缓解方式《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1期
•东北在素素的心中《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2期
•真正的写作都是后退的《南方文坛》2001年3期
•一九五七年的生与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通往小说的途中——我所理解的五个关键词《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批评的野心《南方文坛》2001年4期
•当死亡比活着更困难——我读莫言的《檀香刑》《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5期
•物质生活及其幻觉——朱文颖和她的《高跟鞋》《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6期;
•散文的命运《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1期
•从理想国的梦中醒来《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4期
•走向美学的途中《文艺争鸣》2000年5期
•羽蛇的内心生活《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1期
•贾平凹的实与虚《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2期
•回到事物与存在的现场——于坚的诗与诗学《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4期
•集体话语的限度《南方文坛》1999年2期
•批评对什么有效《南方文坛》1999年5期
•奢侈的话语《南方文坛》1999年5期
•大师没有现身《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6期
•神圣的背面——王彪小说中的末世图景《文艺争鸣》1997年1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当代《小说评论》1995年5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抒情性《小说评论》1995年6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存在《小说评论》1996年1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精神性《小说评论》1996年2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冲突《小说评论》1996年3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勇气《小说评论》1996年4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真实(上)《小说评论》1996年5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真实(下)《小说评论》1996年6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朴素《小说评论》1997年1期
•谢有顺专栏:写作的恐惧《小说评论》1997年2期
•谢有顺专栏:写作的难度《小说评论》1997年3期
•谢有顺专栏:写作与意义问题《小说评论》1997年4期
•谢有顺专栏:写作是信心的事业《小说评论》1997年5期
•谢有顺专栏;我们的怯懦与贫困《小说评论》1998年1期
•谢有顺专栏:沉默或者觉悟小说评论》1998年2期
•谢有顺专栏:闭抑的文学和精神小说评论》1998年3期
•谢有顺专栏:我们批评什么小说评论》1998年4期
•谢有顺专栏:抵制谎言小说评论》1998年5期
•谢有顺专栏:失语和命名的困难《小说评论》1998年6期
•谢有顺专栏:批评的智慧《小说评论》1999年1期
•谢有顺专栏:写作与什么相关《小说评论》1999年2期
•谢有顺专栏:人为什么恐惧《小说评论》1999年3期
•谢有顺专栏:传媒时代的文学空间《小说评论》1999年4期
•谢有顺专栏:序跋二题《小说评论》1999年5期
•谢有顺专栏:诗歌内部的真相小说评论》1999年6期
•谢有顺专栏:失眠的内心《小说评论》2000年1期
•谢有顺专栏:先见鲁迅《小说评论》2000年2期
•谢有顺专栏:阿道夫·艾希曼的良心《小说评论》2000年3期
•谢有顺专栏:通向网络的途中《小说评论》2000年4期
•谢有顺专栏:写作不是养病的方式《小说评论》2000年5期
•谢有顺专栏:批评焦虑的缓解《小说评论》2000年6期
•谢有顺专栏:为破败的生活作证——陈希我小说的叙事伦理《小说评论》2006年1期
•谢有顺专栏:文学叙事中的身体伦理《小说评论》2006年2期
•谢有顺专栏:对人心世界的警觉——〈尴尬风流〉的叙事伦理《小说评论》2006年3期
•谢有顺专栏:重申文学的信念《小说评论》2006年4期
•谢有顺专栏:为一种写作耐心作证《小说评论》2006年5期
•谢有顺专栏:“他在,就还不完全的黑暗”——为巴金逝世一周年而作《小说评论》2006年6期
•谢有顺专栏:重申灵魂叙事《小说评论》2007年1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写作的专业精神小说评论》2007年2期
•谢有顺专栏:短篇小说的写作可能性《小说评论》2007年3期
•文学与人生的精神遇合——评於可训的《王蒙传论》《小说评论》2010年2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写作的几个关键词《小说评论》2012年1期
•谢有顺专栏:小说是活着的历史《小说评论》2012年2期
5、学术成就
谢有顺
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首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第十届、十二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第四届、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二、第三届广东文学评论奖,广东省2008—2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并多次获《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杂志的优秀论文奖,被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推选为“2005年度青年批评家”。曾当选为广东省“新世纪之星”。2009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6、成就荣誉
谢有顺
•2010年,论著《文学的常道》、《被忽视的精神》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2届优秀成果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
•2008年,获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基金会主办)
•2008年,获首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主办)
•2008年,获广东省“新世纪之星”称号(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主办)
•2008年,获第二届广东省“十百千工程”优秀培养对象二等奖(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
•2001年,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
•2006年,论著《先锋就是*》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0届优秀成果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
•2005年,《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等系列论文获“中国青年作家批评论坛·2005年度青年批评家奖”(《人民文学》、《南方文坛》主办)
•2005年,《文化大散文的精神困境》一文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中国散文学会主办)
•2005年,《消费社会的叙事处境》一文获第三届“广东文学评论奖”(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
•2005年,《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一文获“《南方文坛》2005年度优秀论文奖”
•2004年,《叙事也是一种权力——中国当代小说的话语变迁》一文获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文联主办)
•2003年,《文学身体学》一文获第二届“广东文学评论奖”(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
•2003年,《*小说的叙事伦理》一文获“《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度优秀论文奖”
•2001年,《通往小说的途中——我所理解的五个关键词》一文获“广东省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广东省文联主办)
•2001年,文学评论集《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获第十三届“广东省新人新作奖”(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
•2001年,《十部作品,五个问题》一文获“《南方文坛》2001年度优秀论文奖”
•2001年,《通往小说的途中——我所理解的五个关键词》一文获“《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度优秀论文奖”
•2000年,《散文的命运》一文获“《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度优秀论文奖”
•1999年,《贾平凹的实与虚》一文获“《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度优秀论文奖”
7、真实写作
谢有顺
从谢有顺对当代作家诸如余华、北村、韩东、张炜、迟子建、格非等作品的细致分析,可以看出谢有顺的批评视角始终是对存在的追索。然而谢有顺在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写作时,失望难以避免。于是谢有顺写出:"我怀疑张炜以土地为中心的田园乌托邦、王安忆虚构的家族史,史铁生的冥思,张承志的愤怒能使人居住下来。我怀疑"的话语(《不信的世代与属魂人的境遇》),如此真实的写作又如何成为可能;写作又如何直抵存在的本质?谢有顺先生无法给出答案。尽管谢有顺说过:“在这个荒凉的大地上,我们却看到了一些真正的大师,用他们的勇气、人格、受难的姿态,尽其所能地在废墟上把人类残存的希望与信心聚拢起来,以获得一个完整的基础关怀人,解释未来新的生存。”但让我们灰心的是这些真正的大师都有是外国人,诸如福克纳,埃利蒂斯、英格玛·伯格曼等等,审视当下的写作,大师何在?也许人们内心的冲突"就緣于"真实的写作毫无可能的痛苦罢。绝望之后,希望在废墟中站立起来。
8、多彩人生
《活在真实中》
谢有顺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谢有顺的导师孙绍振说:“他以小小二十几的年纪,为什么就有了对中国当代文学条分缕析、挥斥方遒的气魄?只有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他的出发点不是世俗的人生的感叹,而是从精神天国投射向世俗人生的一道救赎之光。那个精神彼岸,是那样纯洁、崇高、风烟俱净。”
孙绍振指出:“正是因为这个精神向度的存在,谢有顺的文章中,才有我们所缺少的对于精神救赎的追求。他的诚惶诚恐、抵制谎言、拒绝游戏、为真实所折磨、为怯懦所折磨、为烦恼所折磨的主题,正是他的信念的真诚而自然的流泻。也正是因为自然、真诚,他的文章中才有了理论文章难能可贵的激情,或者叫作情彩。他那种行云流水的气势,他纷纭的思绪,像不择而出的奔流,绝不随物赋形,而是充满浩然之气,横空出世,天马行空,行与所当行,止于所不得不止,来不及作学院式的引经据典,好像他自己汹涌的思路已经流布了他整个篇幅,舍不得把有限的空间再让给那些死去了的权威哲人。”
一句话,谢有顺为什么这么红?是因为谢有顺“活在真实中”。
冯牧文学奖得主
第二届冯牧文学奖得主中,29岁的谢有顺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和谢有顺共同获奖的有莫言、乔良等著名作家。
冯牧文学奖的授奖词是这样评价谢有顺的:“谢有顺的朝气、锐气和才气令人欣喜。他的写作保持着文学批评的批判性品格,以鲜明的立论和泼辣的论辩介入纷繁的文学现状,表现了提出问题的眼光和勇气。他以犀利的思想评论见长,直面现代人的灵魂冲突,以批判的立场探讨当下复杂的精神现象和文化矛盾,使批评呈现为一种激越、敏捷、具有冲击力的思想交锋。但同时,他也相对忽视了深入、细致的文本感受和艺术分析。”
谢有顺获奖的感受是:“谈不上意外,因为我对自己的写作有信心。此前有一两个理论杂志的主编对我说,由于你还太年轻,你得奖的时间有可能还会再往后推,我就反问他们:我年轻也成一种罪过了吗?他们就笑。你知道,中国的很多事情都与年龄有微妙的关系,评奖大概也不例外。但我还是很感激冯牧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在我还这么年轻的时候就给了我如此重要的肯定。说出来也许你不会相信,我不认识评委中的任何一个人,他们多是文学前辈,也从来没有见过我,却对我并不成熟的文字有罕见的宽容。我想,他们是一帮真心想把评奖做好的人。”
多次为老师“捉刀”
在《活在真实中》的序言里,文学评论家孙绍振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谢有顺多次为他“捉刀”。第一次是谢有顺完全“捉刀”,署名为“孙绍振、谢有顺”。孙绍振说:“有一次,《文艺理论研究》主编徐中玉老师约我写一篇文章,写了亲笔信来。我刚刚从美国回来,对于中国当代文论,一时有些生疏。不得以请他(谢有顺记者注)试试,用我们两个人的名字合作一篇文章。他交来的稿子,不管我如何以挑剔的眼光去推敲,也只改动了两个字。稿子寄出的时候,本来是把他的名字放在前面的。但是编者张德林先生来信,出于某种不成文的规格,必须把我的名字放在前面。我很为难,他却爽快地同意了。”
第二次依然是谢有顺完全“捉刀”,而且一写就是10多篇,署名是“孙绍振”。孙绍振透露说:“《小说评论》的王愚先生又约请我为他们写评论专栏。由于连续出访,我对于中国当代小说的熟悉程度已经远不如前了。我又一次请他代笔。这一次由于是连续性的专栏,而他当时大学本科还未毕业,用两个人合作的名义,怕在编辑部很难通过,暂时就用了我的名字。”在当代文坛的某些领域里,谢有顺的名气甚至比他的导师孙绍振还要大。
曾是失学儿童
一位经常称“我的朋友谢有顺”的朋友告诉记者,谢有顺有私人飞机,这私人飞机是他的妻子的,他的妻子非常漂亮,也很有钱,却爱上了家中贫困却才华横溢的谢有顺云云。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求证谢有顺时,谢有顺哈哈大笑:“根本没这么回事,我妻子是个普通职工。”但谢有顺家贫却是个事实,他还曾经是个失学儿童。谢有顺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曾经因为祖母去世等家庭变故而辍学了近一年,跟随父母到了外地。
谢有顺说:“当时连我自己都以为不可能再有读书的机会了,于是,小小年纪便开始自暴自弃。后来是我的语文老师和我的大伯坚持要我回去读书,我才回到老家,重新坐在教室里。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刚去世的祖母简陋的墓地就在我教室背后的山坡上,黄土是新的,很抢眼,连上课时我也忍不住往那里张望。每次目光与祖母的墓地相遇,我孤单的心便会被恐惧和悲伤深深地攫住。我就是在这种境遇下读完小学最后一年的,这样的记忆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谢有顺失学时年方11岁,他跟一个乡村老中医当学徒,背了一大堆的“汤头口诀”。谢有顺至今还问自己:“假如我成了一个乡村中医,又何尝不能过上幸福的人生呢?医生面对的是人的肉体,而写作更多的是面对人的精神,显然,后者要比前者艰险和痛苦得多。”
改变新生代批评家现状
在“文人相轻”的今天,年轻的谢有顺受到了当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的普遍好评。贾平凹认为:“北方的评论家如下象棋,南方的评论家如下围棋,谢有顺的文章似有综合的味道,真好!”
著名评论家、澳大利亚《澳华日报》总编朱大可认为,从终极关怀出发展开文学批评,这令谢有顺成为商业时代的一个独特的声音:犀利、无畏,并且饱含着内在的精神性。他的努力改变了新生代批评家的现状。
著名作家、青岛市作协主席尤凤伟认为,谢有顺总能一针见血地道出一些真言。著名评论家洪治纲认为,在同时代的青年人中,谢有顺的智慧和学识几乎无人可攀。著名作家格非说,谢有顺为人的诚挚、文章的才华、道德上的勇气都令人钦佩。“能够成为他的朋友,我颇感到荣耀”。著名作家叶兆言认为,印象中,福建人天生适合批评。功成名就又身居要位的,大有人在。然而年轻人中,除了谢有顺,不知道还有谁,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谢有顺与他的前辈们截然不同,这或许是大家要关注他的缘故。
9、人物评价
谢有顺
他的老师、著名评论家孙绍振这样评价他:“如果说。在我们这个多山的省份,人们的艺术和学术的目光,免不了为高耸的武夷山和太姥山所阻挡,乡土观念奇重的福建人一辈子把大王峰当作喜马拉雅山的大有人在,而谢有顺却以1.73米的个子,站在大学本科嘈杂的宿舍的窗口,目光一下子就超越了武夷山的大王峰,到达了*广场,到达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核心。”对自己的学生,孙绍振未免有钟爱之情,但若细读谢有顺的文章之后,你会对孙绍振的精确表述击节称赏。
谢有顺,1972年8月出生于福建长汀,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起在《文学评论》、《花城》、《作家》等刊物上发表当代文学批评及思想随笔近百万字的青年文人,用自己厚重的作品,逐步赢得了众多文坛重量级作家的关注与好评。著名学者朱大可说:“从终极关怀出发展开写作,这令谢有顺成为商业时代的一个独特的声音:犀利、无畏,并且饱含着内在的精神性。”
著名诗人于坚说:“作为当前最年轻的学者之一,谢有顺具有敏锐、独立、不同凡响的眼光,未被图书馆和学院损害的艺术直觉以及真正的智慧和勇气。”当前,在这个看惯了评论家对作家和文本无关痛痒、蓄意奉迎的评论文字的时代,这些对谢有顺的评论显得是那么的贴切和恰如其分。
在这个金钱在各个行当叮当作响的商业时代,注重内心精神生活的作家,已如沙漠里决绝的独行者,但他们却“一意孤行”,苦苦跋涉,探寻着终极目标,构建着人类全面发展的精神大厦。有人说,这个时代鲁迅已经过时了,人们更注重的是消费和享乐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脆弱的心灵已承担不起任何社会、历史的责任,文化、艺术的追求,甚至做人的道义和尊严了。正因为如此,精神大厦的构建才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般艰难。而谢有顺就是这样一个不畏艰难的人。
真正有价值的写作,是那种不断地靠近心灵,靠近心灵中神圣部分的写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