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会议
为了贯彻执行临时*的“左”倾冒险主义的进攻路线,解决上述日益激化的分歧,讨论和确定第四次反“围剿”的应敌方针,1932年10月上旬,*苏区*局在江西宁都召开全体会议。*、朱德、王稼样、顾作霖、邓发、任弼时、项英等出席了会议。史称“宁都会议”。
中文名:宁都会议
召开时间:1932年10月上旬
召开地点:江西省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
参会人员:*、朱德、任弼时等人
会议结果:取消*总政委,由*接任
1、背景
1932年7月,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红军奉命从漳州千里回师北上。8月上旬,苏区*局在兴国开会,讨论红军行动计划。会议采纳*的意见,决定*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会议还决定,前方组成*、*、朱德、王稼祥4人“军事最高会议”,由*任主席,负责解决一切行动与作战总计划;后方则分工做地方群众工作,以积极配合前方军事行动。但是,后方*局与前方*对打不打南城问题发生分歧。*局不满意前方*决定不攻南城,而改在南城、南丰、宜黄之间分兵筹款的主张,要求按临时*给予指示,将红军主力绕到乐安、宜黄等地迎敌,并进而威胁和夺取吉安、抚州等中心城市。9月23日和25日,*、*、朱德、王稼祥两次联名致电*局,一再说明:在现有条件下,攻城打增援部队是无把握的;主张“赤化北面地区,逼近宜、乐、南丰,变动敌情,争取有利于决战以消灭敌人的条件。”25日,*局复电不同意,要求红军主力“积极的出击敌军”。26日,周、毛、朱、王再电*局,说明*局的计划不能执行。同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发出了《在敌人尚未大举进攻前部队向北工作一时期的训令》。训令对敌人第四次“围剿”的策略,红军的战略任务以及未来决战战场的预定和战备工作做了部署。但是,*局认为训令违背临时*的进攻中心城市与敌主力决战的“积极进攻路线”,是“离开了原则”的“极危险的布置。”并“决定暂时停止行动,立即在前方开*局全体会议”。
前方的周、毛、朱、王从实际出发,于25日、26日和30日,3次致电后方*局,提议在宁都召开苏区*局会议,讨论当前重大问题与对作战行动的意见。30日的报告明确提出:在前方开*局全体会议,4天后可开成,军事行动计划亦将在这一会中决定。
2、内容
为了贯彻执行临时*的“左”倾冒险主义的进攻路线,解决上述日益激化的分歧,讨论和确定第四次反“围剿”的应敌方针,1932年10月上旬,*苏区*局在江西宁都召开全体会议。*、朱德、王稼样、顾作霖、邓发、任弼时、项英等出席了会议。苏区*局书记*因在前线部署军事,未能赴会。
会上,“左”倾*批评了*“认为早应北上,过去七个月都错误了之不正确观点”,以及“乐(安)宜(黄)战役后,又重犯了分兵筹款错误”等,指责*对“夺取中心城市”方针,“消极怠工”,是“纯粹防御路线”,并且把在历次反“围剿”中行之有效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也指责为“以准备为中心”,“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同时,把*抵制“左”倾错误的正确意见,斥责为“不尊重党的领导”,组织观念不强等。
会议在“左”倾思想占上风的情况下,通过了“左”的军事行动方针,要求红军在敌军合围未成之前,主动出击,以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胜利。会议还错误地决定取消前线最高军事会议制度,并无视*提议,“坚持要毛同志在前方助理,或由毛同志负主持战争责任”的意见,不顾王稼祥、朱德的反对,最后以所谓“批准毛同志暂时请病假,必要时到前方”为由,排挤*对红军的领导。会后,“左”倾领导者调*专做*工作,于10月26日又撤销了他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而由*兼任。
3、影响
临时*11月发出《关于军事路线给苏区*局的指示》,把*在三次反“围剿”战争中形成的积极防御战略,歪曲为“纯粹防御路线”,并加以批判;对执行这一路线的*加以打击和排挤;而且又否定中革军委通令中调*回后方“**主持一切工作”的决定,剥夺了他的工作权利。
宁都会议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王明“左”倾盲动主义的“积极进攻战略”同*为代表的“积极防御战略”斗争的总爆发。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即将到来的紧迫情况下,排挤和剥夺了*对红军的领导和指挥,不仅给当时红军的前线指挥机关造成了困难和不利局面,而且成为后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