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佛山
白佛山原名危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镇焦村北面。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东平县城西区白佛山之阳,共有大小造像134尊,分为隋窟、唐窟、小唐窟、宋窟和露天造像5部分。其中隋窟始凿于开皇七年,窟内阿弥陀佛主像通高6.7米,结跏趺于束腰仰莲座上。螺纹肉髻低平,面相浑圆,手施无畏与愿印,著双领下垂式袈裟。此阿弥陀佛像被专家誉为“中原隋代第一佛”。其左右窟壁上又排列数十小龛,龛内造像1—9尊不等,其中“涅磐图”颇具地方特色,为国内仅有的一处,“十六王子”造像铭造像也是国内罕见。白佛山石窟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佛山景区内有“三教寺”、“石窟造像群”、“黑白云洞”、“玉皇庙”、“圣母洞”、“观光果园”等主要景点。
中文名:白佛山
别名:危山
地理位置: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镇焦村北面
著名景:点圣水观音'玉皇阁
年代:大隋开皇七年至宋开宝年间
1、地理位
白佛山
白佛山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镇焦村正北边,东靠东平县城,南邻大清河,西望东平湖,北依群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简要介
白佛山
白佛山原名危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镇焦村北面。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东平县城西区白佛山之阳,共有大小造像134尊,分为隋窟、唐窟、小唐窟、宋窟和露天造像5部分。其中隋窟始凿于开皇七年,窟内阿弥陀佛主像通高6.7米,结跏趺于束腰仰莲座上。螺纹肉髻低平,面相浑圆,手施无畏与愿印,著双领下垂式袈裟。此阿弥陀佛像被专家誉为“中原隋代第一佛”。
白佛山圣水观音景区,圣水观音雕塑广场位于白佛山前,总体呈圆形,半径50米,主体雕塑由佛教造像群雕成,高20米,其中观音塑像高6.19米。雕塑四周设计十二生肖许愿池、钟鼓环音廊等景观,雕塑、喷泉、灯光等各系统,伴随佛教音乐,不断变幻各式造型和颜色,呈现庄严、神圣的意境。使人感觉纤尘不染,纯净无瑕。景区内另有“圣水观音”、“三教寺”、“石窟造像群”、“黑白云洞”、“玉皇庙”、“圣母洞”、“观光果园”等主要景点。石窟造像群主窟即隋窟。
白佛山,又名危山、金螺山,俗称“白虎山”,位于东平县城西侧,南距大清河十华里,海拔370米,因山上有石窟造像而远近闻名。沿山西麓向上攀登,路经一座小山,叫磨石山。相传,很早以前白佛山与泰山东西对峙,互争高低,天神杨二郎过此,一鞭将白佛山头抽下,落到这里,成为磨石山。从此白佛山就不再长高了。
山顶的南侧,有两个天然深洞,“黑云洞”和“白云洞”。每当夏秋季节,阴雨天气来临,二洞吐云如盖,缠绕山头,翌日辄雨,所以,当地有“白佛山戴帽,庄稼老头睡觉”的农谚。从山顶绕至南侧山腰,山势陡峭,似刀削斧劈,苍松翠柏掩映佛门,这里便是石窟造像群。佛窟群包括大佛窟、小佛窟、东佛窟、唐窟及露天造像几个部分,共有造像138尊。大佛窟居中,从摩崖题记中可知,雕造年代始于大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其中的释迦牟尼像高6.6米,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此像为齐鲁第一大佛。另外的造像年代,多在唐宋时代,均雕造精细,各具神态。1996年,白佛山石窟造像已列为准国保级文物单位。
大佛洞下,松柏苍翠,险石累累。绿树掩映之中,有一寺院,这就是齐鲁境内建筑最早的“三教合一”的建筑群——三教寺。此寺初建于宋金时期,后人虽多次维修,终剩残墙断壁。今年,山东省文物局和县*投资,对这一古迹进行修复。目前,寺内的主殿已恢复完毕,配殿和大门正在恢复之中。寺下方至山下的石阶路、桥梁和停车场也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全新的白佛山综合性游览区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3、旅游景点
白佛山景区内有“三教寺”、“圣水观音”、“石窟造像群”、“黑白云洞”、“玉皇庙”、“圣母洞”、“观光果园”等主要景点。
白佛山景区内有“三教寺”、“圣水观音”、“石窟造像群”、“黑白云洞”、“玉皇庙”、“圣母洞”、“观光果园”等主要景点。
石窟造像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县城西侧的白佛山。造像初雕于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唐代和五代至宋初均有增刻。白佛山石窟造像现存138尊,多为佛教内容。其中第一号窟内的十六王子像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唯一一处以十六王子为专一题材并有可靠记铭的造像窟,是研究十六王子佛像的重要实物资料。与造像共存的有隋代以来的造像记铭110条,重修碑刻14方,提供了佛教造像进入鲁西以及向周边地区曼延的大量文字资料。与造像共存的附属文物有金大定年间修建的三教堂一座,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三教合一的古建筑。白佛山造像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独具特色的宗教研究价值。
佛以山显,白佛山自隋代产生了大佛,前来观光浏览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一批文人墨客。他们观瞻大佛,浏览风光,感慨万千,兴致来临,或歌或书,泱泱数千言,留在东平地方志上,留在了摩崖上。其中最引人瞩目者为大明万历年间的摩崖刻字《白佛山赞》,赞文曰:金螺为名,清汶为带。山峙水流,占尽气盘。雄震一方,瞿坛所在。发祥须国,人文累代。巅壑飞云,弥漫世界。祈祷虔诚,霖雨即届。福我生民,亿兆永赖。柏亭为赞,同垂千载。这篇赞文字体汉隶,笔法古朴,脉出《张迁碑》。它的大致意思是:白佛山为东原名山,山前有汶水如玉带宛延西趋,山水相映,是一方风水宝地,特别这山,更是一方圣山。山上有释迦牟尼佛祖,使东平成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山巅幽谷处,有双洞吐云,黑白两色,旋绕山顶,向外扩展,当人们此时虔诚地祈祷,老天会立降甘霖,山区得雨,百姓受益,衷心期盼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亿万年惠及后人。铭赞文,建柏亭,同垂千载。
圣水观音
位于白佛山前,总体呈圆形,半径50米,主体雕塑由佛教造像群雕成,高20米,其中观音塑像高6.19米。雕塑四周设计十二生肖许愿池、钟鼓环音廊等景观,雕塑、喷泉、灯光等各系统,伴随佛教音乐,不断变幻各式造型和颜色,呈现庄严、神圣的意境。
4、三教寺
始建于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初建时只有三间正殿,称“三教堂”,元代重修,明至清代增建了钟楼等,后更名为“三教寺”,昔日的三教寺,己破烂不堪,为了抢救中国北方最古老的三教合一建筑,1997年经过多方筹资进行了修复,在修复过程中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三教寺就是修复后的面貌。三教寺主殿内的塑像共三尊,中者为释迦牟尼像,其右者为“文宣王”孔子像,其左者为“太上老君”老子像。
5、黑白云洞
白佛山
白佛山自然景观——即黑白云洞。两洞洞口不大,咋看无奇特之状,但这两洞却有三大奇特之处:一是两洞深不可测;二是冬有水声,每到冬季,入得洞口内,静听洞内有潺潺与哗哗水声从洞内传出;三是每到夏秋,两洞吐云,黑云洞与白云洞各吐白云与黑云,两云冉冉飘起,环绕山头像是给白佛山带上了一顶彩色的帽子。
6、祥云圣母洞
白佛山西侧“观音殿”和“泰山行宫”。“观音殿”,俗称“奶奶庙”。殿为洞窟式,双窟南北并列,中间相通,殿门上做匾额状,一题“天仙圣母”,一题“祥云”。内塑像为园雕像,体量不大,但像与巨岩联为一体,在我国北方却不多见。
“泰山行宫”,下殿为巨石砌垒而成,顶做叠涩状,老百姓叫“无梁殿”。殿名大雄宝殿,内塑像亦在*中被毁。殿上作阁,名曰“碧霞元君洞”。
7、石阶
新修的石阶是为了方便游客上山而修建的,同时也是白佛山景区的装点,构成了山、树、路之间和谐的美。整条盘路虽没有像泰山十八盘那种“拔地五千丈”雄伟气势,更没有像十八盘一面危崖耸石,一面陡壑深涧,但是这里的盘路在两侧柏林树木相映下,倒也有一种和谐之美。当游客穿过这阴阴郁郁的柏林,漫步脚踏弯弯曲曲的石阶,会有一种心境清悠的感觉。这正是游人陶冶情性、深悟哲理的大好时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