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城市建筑

鲍里斯·叶菲莫维奇·涅姆佐夫

科普小知识2021-12-03 23:46:47
...

鲍里斯·叶菲莫维奇·涅姆佐夫,1959年10月9日-2015年2月27日,俄罗斯政治家,右翼力量联盟创始人之一,曾任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2015年2月27日晚在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大街上行走时遭射杀身亡。

1、生平

涅姆佐夫1959年10月生于黑海度假胜地索契。

1981年毕业于国立高尔基大学无线电物理系,技术学副博士。毕业后在高尔基无线电物理科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由初级研究员到高级研究员,整整工作了10年。

他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以环保分子的身份涉足政坛。

1990-1993年成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人民代表。

1991年秋成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最高苏维埃法制委员会委员。

1990-1991年加入“*俄罗斯”党*组,同时成为“接班”、“无党派*”、“俄罗斯联盟”政治运动*组成员。1991年9月任俄联邦总统叶利钦驻下诺夫哥罗德州代表,1991年12月任下诺夫哥罗德州办公室主任。


涅姆佐夫

1992年开始在该州推行亚夫林斯基专家小组制订的地区改革计划。

1995年12月7日当选下诺夫哥罗德州州长。1993-1997年3月当选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成员。1996年春由倡议小组推举为俄联邦总统候选人,最后放弃参选。

1997年3月至1998年8月任俄*第一副总理、副总理,1997年4月24日至1997年11月20日兼任俄联邦燃料能源部长。

1997年5月22日至1998年10月2日进入俄联邦安全会议。

1999年12月领衔右翼力量联盟参加国家杜马选举胜出,任国家杜马副主席、右翼力量联盟议会党团领袖、国家杜马法制委员会成员。

2003年12月领衔右翼力量联盟党参加第4届俄联邦国家杜马选举失败。2004年1月24日辞去右翼力量联盟党两主席职务,留任该党联邦政治委员会委员。

2004-2005年任石油康采恩集团董事局主席。发表多篇技术科学领域科研论文,出版多部专著。

2015年2月27日晚在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大街上行走时遭射杀身亡。

2、评价

涅姆佐夫是广受欢迎的改革派人士,在莫斯科,为有别于“老鲍里斯”叶利钦,人们称他是“小鲍里斯”。涅姆佐夫很早就赢得了叶利钦的好感,据说总统对他就像慈父一般,他在1991年的“8·l9事件中积极支持叶利钦.以后又支持他竞选总统。在1996年举行的俄罗斯第二届总统大选中,他拒绝他的支持者让他与叶利钦竞争总统职位的请求,坚决支持叶利钦再度当选总统。在1996年底举行的一次关于“最让人信赖的政界人物”的民意测验中,涅姆佐夫位于列别德、卢日科夫和亚夫林斯基之后名列第四。并被认为是2000年总统大选时的潜在候选人。

涅姆佐夫长得满头棕黑色卷发,非常喜欢穿黑色夹克,总是不忘打上一条漂亮的领带。他精通英语,喜欢打网球和钓鱼,给人的印象是既轻松、活泼,又十分亲切。涅姆佐夫已婚,有一—个女儿,名然娜。

在出任第一副总理以前他出版了自己的自传《乡—下入》。

“清正廉洁”的形象涅姆佐夫作为目前最受欢迎、最得人心的内阁成员,表示愿配合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和第一副总理丘拜斯的工作。叶利钦签署改组内阁命令后.涅姆佐夫表示他接受总统的任命。他确信自己能胜任这一职务,并表示能扭转国内局势,甚至不惜以自己的政治前途为代价。

3、政绩

在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后一个月,叶利钦又于当年4月24日再次任命他兼任能源和动力部部长。涅姆佐夫在新*中将主管社会、住房和公共事业建设和国营企业改革等问题。他表示,就职后将首先与营私舞弊和滥用职权现象作斗争,并打算先从所有官员不坐外国车而改坐国产车开始。他还亲自劝说总统别再坐“奔驰”等豪华轿车,而自己的工作车就用国产“伏尔加”,为他人树立榜样。他还宣称:“我不撒谎,不收受贿赂,不窃取财物”.涅姆佐夫还发誓要取消*官员的其他一些附加福利。

尽管涅姆佐夫深得人心。但他的工作充满了政治风险。舆论指出,如果再次出现拖欠工资和养老金问题,他也可能成为替罪羊。许多人认为他也许会无功而返,他自己也清醒地认识别,这也许是一项“有去无回”的使命。但他己决定义无返顾地走下去,受各界人士欢迎的新人涅姆佐夫担任新职是由叶利钦亲自提名的。叶利钦认为他“有经验,有威望.有能力”,并认为他最大的优势是来自地方,而“不是来自旧的官场”。

4、遭枪击身亡


涅姆佐夫

当地时间2015年2月27日晚,俄罗斯前副总理鲍里斯·涅姆佐夫在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大街上行走时遭射杀身亡。55岁的涅姆佐夫在叶利钦在任时期曾任第一副总理,当今猛烈批评普京,经常组织街头游行,并揭露官员贪腐,原定在2015年3月1号出席莫斯科一个反对派游行。

上一篇:龚建华

下一篇:赵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