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衡阳花鼓戏

科普小知识2022-06-06 06:57:10
...

衡阳花鼓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各地的名称不同,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一带称之为“马灯”,攸县、茶陵一带称为“地花鼓”,安仁一带称为“花灯”,永兴江左一带也叫“花灯”,江右则叫“唱调”。

中文名:衡阳花鼓戏

别名:衡州花鼓戏

流行地区:湖南省湘南

1、简介

衡阳花鼓戏,湖南地方小戏剧种。湘南地区的衡阳花鼓戏、永兴花鼓戏、安仁花鼓戏、资兴花鼓戏,均属衡州花鼓戏。衡州花鼓戏有呐子牌子、川子调、小调三种主要声腔及少数杂腔,音调高亢、热烈,表演载歌载舞、轻松活泼;剧本大多来自农民日常生活,杂用土语乡音,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山野风味。《打鞭进城》、《打铁》、《五更劝夫》、《下南京》、《恭伢子缝衣》、《百忍堂》、《重相遇》、《喜盈门》、《乡里大亨》、《药都传奇》等为其代表性剧目。


2008年,衡州花鼓戏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衡阳市花鼓戏剧团、安仁县花鼓戏剧团、永兴县花鼓戏剧团,资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其保护单位。

2、历史

自古以来,湘南地区的民间小调和歌舞都很发达,早在南宋时代,史籍上就有“州民为百戏之舞”的记载,衡州花鼓戏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与灯会、采茶、傩舞联系十分紧密。衡州花鼓戏的雏形是一种叫“车马灯”的民间歌舞,由一丑一旦表演,后来增添了说白和故事情节表演,形成一丑一旦的“二小戏”,用呐子伴奏。后来又产生了小生角色,发展为以“三小”见长的衡州花鼓戏,据说“三小戏”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非常流行。由三小戏发展“多角戏”。衡州花鼓戏的形成年代已经找不到确切记载,据推断应该是清朝后期,大约是在清同治年间。

在形成的过程中,该剧种还受到了衡阳湘剧、木偶戏、皮影戏等其他戏剧形式的影响。在声腔、演出剧目上也多有借鉴。


宗教活动对衡州花鼓戏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衡州境内的南岳衡山,是著名的宗教胜地,古刹庙宇甚多,香火繁盛。每年7—9月间,民间的酬神活动十分频繁。酬神时必请师公设立法堂,这种法堂多是师公与花鼓戏艺人的合作,有的则是一套人马。这种合作对衡州花鼓戏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如其“调腔”,便是由师公腔衍变而来。

在清末,衡州花鼓戏一度相当活跃,衡阳的各县市成立了许多戏班子,因为这种戏班子活动范围广、时间长,被人称为“四季班”,衡州花鼓戏的早期班社多为业余性质,一般一个班子8至10人。演员与乐队没有严格分工,基本上农忙务农,农闲从艺。新中国成立之前,艺人们的社会地位极低,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社会动乱,衡州花鼓戏日渐衰落,班社所剩无几。40年代日军侵入衡阳后,戏班子几乎解散殆尽,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专业的衡州花鼓戏剧团又成立起来。不过在旧时,衡州花鼓戏也常遭查禁,艺人们只得躲进大戏班中到各地演出,以至形成了与其他剧同台演出的状况,人称“调戏班子”。这种演出活动,有利于衡州花鼓戏在剧目、声腔以及表演程式方面的发展。


上一篇:湘西阳戏

下一篇:邵阳花鼓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