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二人台
二人台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晋、冀、鲁、陕等地的大批灾民因生活所迫,纷纷北移北部草原,他们自然把内地的道情、社火、民歌、打坐腔等艺术带到这里,与当地的蒙古长调、好来宝、爬山调等艺术相融合,于是逐渐诞生了一种集化妆、说唱、舞蹈、表演为一体的走唱类艺术形式,被当地人民群众称为“蹦蹦儿、戳古董、烂席片”等民间“二人台”艺术。140多年的流传,历经一代代民间艺术家的辛勤培育,东路二人台现已形成了剧情贴近现实,风趣幽默;曲调悠扬高亢,如行云流水;舞蹈粗旷憨厚,跳跃活泼等诸多艺术特点,已发展成为一朵具有泥土芳香的艺术奇葩。
1、简介
二人台流传于黄河中上游沿岸、古长城两侧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山西省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吕梁地区,以及陕西省榆林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银北地区)并盐池县5个省区,90多个县旗(市、区),约覆盖1500万人口。
2、起源与发展
二人台艺术是五省区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是长城文化与黄河文化的浓缩。二人台艺术的母体唱腔由晋北民歌、陕北民歌和蒙古民歌、码头调等组成;舞蹈语汇源自晋陕秧歌(社火),曲艺(说口)源自民间诗话,如呱嘴、串话、乞丐的门楼调(俗称“讨吃调”);牌子曲由佛教音乐、晋陕鼓吹和蒙古族民歌组成;二人台的戏曲形式吸取了大秧歌、道情、眉户、梆子腔的艺术特点,汇集了诸多地区的艺术成分,形成风格独特、多元并包的艺术风格,成为内蒙古、晋、陕、冀、宁等地人民喜闻乐见的综合性民间艺术。
通过缜密考证,二人台被认为形成于清代同治年间,最终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地方小戏抑或是在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以来,二人台艺术的发展得到了国家领导、各级人民*和有关单位的莫大支持与关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朱德以及陈毅、贺龙、李先念、叶剑英等观看过二人台的演出,郭沫若、老舍、田汉等著名艺术家、文艺理论家也多次指导了二人台艺术的创作和演出,为二人台艺术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关爱和心血。老舍先生创编了二人台《新走西口》一剧并交付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排演。
3、二人台的艺术特点
翻开二人台的传统剧(曲)目,从题材、唱词到形式都具有典型的晋陕民歌特点。二人台从打玩艺儿衍变而来,打玩艺儿的特点是载歌载舞,即学习借鉴民间社火扭秧歌的表演与音乐因素。在新中国成立后广泛汲取了二人转、花鼓戏、蒙古舞、芭蕾舞的因素,形成了以古典舞为主、戏曲舞蹈、芭蕾舞为辅的特点。
二人台的音乐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唱腔,一是牌子曲。二人台牌子曲可作为丝竹乐单独演奏,也可结合到戏剧具体故事情节中演奏,其曲目来源有民间鼓吹、宗教音乐、晋陕汉族民歌特别是蒙古族民歌等,其原始曲调多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晋陕民歌,蒙古族民歌等,其曲式结构以“四句头”(俗称“豆腐块音乐”)为典型,其唱腔有高打低唱、低打高唱、对儿字行腔、扑梆子、闪梆子等法,伴奏乐器以枚(即笛)、四胡、扬琴为主。东路二人台早在20年代即已有打击乐,且有锣鼓经;西路二人台只有四块瓦,解放初期因学演古装戏,套用京、晋剧的打击乐器与锣鼓经;二人台(西路)称串话、呱嘴,东路二人台称揪烂席片、戳古董。二人台的呱嘴、串话合辙押韵、流畅上口,许多艺人都有即兴编创、出口成诵的能力。二人台的呱嘴用方言咏诵,自打四块瓦或梆子击节相助,具有易学易记,便于普及流行的特点。
二人台的化妆、道具及舞台设置形式简单。化妆丑作三花脸,着甩裆裤、大襟袄,戴高筒毡帽;旦角描眉插花,彩衣、彩裤、彩鞋。道具为丑持霸王霸、四块瓦或扇子;旦持扇子或手绢。舞台布景画地为台,观众四周坐定即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