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管理视角下学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自主管理视角下学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一、自主管理的概念界定
现代管理学认为,自主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的管理方式,主要通过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进而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自我超越,推动组织不断发展与前进。实现组织共同愿景目标[1]。
依据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文章对自主管理概念暂界定为:自主管理是指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在充分了解现阶段学生管理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将学生管理的主体划分为决策为主的学校领导层,具体落实为主的辅导员管理层,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学生管理层三个层次,紧紧围绕学生管理的中心工作明确各自的目的、功能、职责,从而使不同层次的管理主体相互协调配合,形成科学、和谐的向心力,顺利实现预期目标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自主管理理念的基本特点
自主管理是针对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现状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高校学生管理是指“高等学校领导和管理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人员为了实现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令,科学地、有计划地组织、指挥、协调学校内部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各种因素,并对其进行预测、计划、反馈、监督等”的一系列活动过程[2]。
自主管理模式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自主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人本管理理念。
自主管理模式是人本管理理念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领域的基本体现,自主管理是以学生的自我需要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各个管理层次的协调配合,最大化的激发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个体的自我实现。Www.11665.CoM
第二,自主管理是一种科学化的管理。
自主管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明确确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质量的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学生管理的制度和机制,明确学生管理各个层次的目标和任务,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确保管理科学化。
第三,自主管理是一种激励性的管理。
自主管理的优势完全在于认可每个管理个体的重要性,激发管理个体的主人翁意识,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过程,是现代管理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自主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
三、民办高校实施自主管理的理论依据
1.民办高校实施自主管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民办高校要想在社会获得良好的声誉,势必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学习型组织,加强对现代高等教育形势、特点、发展趋势的学习,作为高校重点管理工作之一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势必需要在实践之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而,在学生管理工作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考虑,增强服务意识,明确学生利益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自主管理在管理对象上将学生从被管理的对象转变为管理的参与者,管理主体,通过鼓励学生自我管理来实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符合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实践的要求。
2.实施自主管理是新时期民办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壮大起来,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可否认,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在规模、质量、社会影响方面极不均衡,民办高校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和公办高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民办高校面临着克服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的巨大压力。在学生管理方面民办高校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和管理水平的低下两个现实问题。
自主管理模式通过合理划分管理层次,将学生纳入到管理层次之中,将广大学生由管理对象转变为管理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学校、辅导员、学生不同管理主体的相互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弱化学生对辅导员的依赖,对缓解民办高校管理人员不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实施自主管理是解决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难题的有效路径
民办高校一般办学时间不长,在制度建设、管理方式方法上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随着民办学校的不断发展,学生自我需求的不断提高与学校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落后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自主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化解学生与学校之间、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管理矛盾等难题。第一,自主管理模式对学校、辅导员管理层次的基本要求就是转变工作态度,增强服务学生的意识,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的为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服务。第二,自主管理模式强调学校各管理层次要明确任务,相互配合,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这样以来,既能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有效缓解学生与学校、辅导员之间因不可逆向管理带来的矛盾冲突。在相对意义上丰富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资源供给。第三,自主管理模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石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并且将学生的自我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层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校意识,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进而克服人才培养质量下降所引发的难题。
四、民办高校实施自主管理学生管理的实践途径
1.明确各层次管理主体的职能与发展方向
(1)学校决策层。学校决策层的主要构成是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校级领导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其主要工作职能是依据学校发展方向结合学校学生管理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制度建设和评估体系。首先,决策层必须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方向,深入学生管理一线调研,制定较为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体系。其次,决策层要围绕既定的管理目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为自主管理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建立科学的学生管理评估体系,确保自主管理在实践中能够顺利实现既定目标。
(2)具体实践层。具体实践层的主要人员构成是以院系为单位的辅导员管理队伍。他们作为学校学生管理的基础,其主要职能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正确理解学校决策层的真正意图,并在具体管理实践中贯彻落实,一方面他们还要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并向有关部门寻求支持和解决,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3)自我管理层。自我管理层的主要人员构成是广大的学生以及有学生组成的各种社团组织,其主要职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增进学习、丰富校园文化。自我管理层的重要作用主要变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增强个体主人翁意识,通过各种团体组织进行自我锻炼和提高;第二,自我管理层要依据自身组织特点,组织多种特色鲜明的活动,团结同学,形成合力。第三,自我管理层要注意发挥自身的规范引导功能。
2.构建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体系
(1)要素支撑。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的建立离不开学校宏观政策的支持,自主管理模式需要相应的物力、财力、人力的支持,第一,加大物力的投入,为自我管理模式的运行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对于各种需要的物质条件,应优先考虑给予保证。第二,加大相关管理经费的投入,并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逐年的递增,确保自我管理模式的良性运转。第三,加大对实践管理层的人力投资,充分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借调、选派等形式增加优秀的管理人员充实到学校学生管理队伍之中去。
(2)制度支撑。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是各项事业取得良好发展的政策基础和支持,自我管理模式也离不开相关科学的制度建设。自主管理模式运行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高校的制度建设是否健全,一是民办高校要以制度形式确定自主管理的合法性。二晚上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确保自主管理模式在实践中能够很好的开展,适当的放权于基层,给自我管理层更大更灵活的管理空间。三是制度建设要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需要,根据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相关的制度,尽可能的为自主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3)机制支撑。民办高校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得益于学校灵活的管理机制,自主管理模式的实施必须在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模式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优势。首先,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机制是自主管理模式实施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制定学生管理目标,不能盲目自大的同时也不能妄自菲薄,目标的制定必须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的。其次,畅通的评价反馈机制是自主管理模式实施的桥梁,畅通的评价反馈机制主要表现在各层次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的对工作效果和目标进行对比,客观的进行评价分析,并将有关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相关管理层次,及时的调整工作思路及措施。第三,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是自主管理模式实施的保证,在既定的工作目标基础之上,科学的对各个层次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合理地调配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分配,激发各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指向既定目标的合力。
上一篇:最长寒假,大学生都去哪儿了
下一篇:壹堆饭煮熟程度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