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靠性相关性之间的矛盾对会计政策的影响
一、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矛盾
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会计信息才能发挥作用。按国际会计准则,财务会计信息具有四项基本的质量特征,即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其中对会计主体会计政策影响最大的是相关性和可靠性。
资料要成为有用,必须具有可靠性。当其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资料就具备了可靠性。可见,离开了可靠性,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就没有价值可言。
同时,资料还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联,当资料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件或者通过确证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资料就具有了相关性。同样,离开了相关性,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来说也是毫无用处。
会计工作者的目标就是为信息使用者尽可能地提供具有高度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以便信息使用者依靠会计信息作出合理的决策。但事实上可靠性与相关性难以达到统一,因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一定质和一定量的会计信息,实际上是可靠性与相关性相互斗争与相互妥协的结果,相关性的加强会导致可靠性的削弱,而可靠性的提高又以牺牲相关性为代价。极为可靠的会计信息如果不相关或极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可靠,对于决策都毫无意义,所以信息提供者必须既考虑相关性,又要考虑可靠性,同时由于两者之间难以统一,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只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也只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两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WwW.11665.Com不同程度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组合就构成了对同一会计事项会计处理的不同会计政策。
二、两者的矛盾对会计政策的影响
会计政策制定者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不同重视程度,导致了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某一会计政策,取决于政策制定者是重信息的相关性还是更重信息的可靠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论证:
1.利润的计量
一般有两种利润概念,一是会计利润,依据交易观,通过对报告期内每笔交易进行确认计量而综合得出的利润,由于报告期内的各笔交易已发生,交易事实客观,交易结果是确定或相对确定的,因此对交易进行的确认计量过程是客观并可验证的,据此得出的利润即会计利润也是客观可靠的。但会计利润的相关性却值得探讨,在物价变动情况下,依据交易观确定的会计利润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对资产计价的影响部分,它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为其所有者赚取的真实财富,因而它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的相关性较差。为了提高利润信息的相关性,就应剔除会计利润中包含的物价变动对资产计价影响的因素,但相关性的提高并不是靠会计工作者的努力就能达到,它必须以降低信息可靠性为代价,以可靠性换取相关性,得到具有较低可靠性和较高相关性的另一种利润概念,即经济利润的概念。经济利润以实物资本维持观为基础,是会计主体在其实物资本得到维持后取得的利润,这样的利润概念就剔除了物价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为所有者赚取的真实财富。这样的利润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无疑是非常相关的,但要确定会计主体的资本维持相对比较困难,要考虑资产的市场价值,而影响资产的市场价值的因素很多,会计人员很难准确确定,因而经济利润的可靠性较差。以上分析可见,无论采用何种利润概念,都不能同时很好地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虽然目前会计上普遍采用会计利润,但今后计量手段提高能使经济利润的可靠性得到加强,也可能强调利润信息的相关性而采用经济利润。
2.资产的计价
资产计价可分为历史成本计价和现行成本计价两种。这两种资产计价政策也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矛盾斗争的结果,历史成本计价政策是较高可靠性和较低相关性的结合,而现行成本计价政策则相反。历史成本是交易发生当时的实际成本,是客观的、可计量的,也是可验证的,因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过去的成本与决策是不相关的,会计上的历史成本,只因在物价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其偏离现行成本较小而仍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其相关性远不及现行成本。现行成本由于以资产的现行价值计价,使得成本信息与决策者评估会计主体的财务实力以及将来的现金流量非常相关,故其相关性要强于历史成本。采用现行成本的弊端是可靠性较差,因资产的价值只有在其被购买或被销售的完整交易中才能被准确确定,而在资产负债表日,资产是被会计主体持有的,不能用这种方法确定,而只能用其他替代方法合理确定,因此资产的现行价值被认为是主观的,且易于被操纵,其可靠性值得怀疑。这里再一次看到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在会计政策选择上的作用。
3.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或有事项是指这样一种状况或处境,其最终结果是收益或亏损,只有在发生或不发生一个或若干个不确定的未来事项时才能证实。根据稳健原则,对或有事项引起的或有收益是不在财务报表中列入应计收入的。对或有负债的处理有两种会计政策即披露与不披露。对或有负债进行披露的会计政策,是在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相关性、有用性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产生的。在或有负债项目很有可能发生,且金额确定或能合理估计的情况下,才予估计入帐,其结果无疑使负债信息更能满足相关性的要求,但或有负债最终是否发生,其金额又是估计的,因而所提供的负债信息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可靠性较差。如追求负债信息的可靠性,未发生的或有负债不加以披露,则信息的相关性会大大降低。可见披露与不披露或有负债这两种会计政策在解决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矛盾有不同的方法,前者强调相关性,降低了可靠性;后者则强调可靠性,降低了相关性。
以上仅从利润计量、资产计价和或有负债处理三方面,分析了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对制定会计政策的影响,如果用矛盾的观点重新审视现行会计政策,会发现会计政策的制定过程,无不渗透相关性与可靠性这一对矛盾的相互对立与斗争。在是否对应收帐款采用计提坏帐准备的会计政策时,在是否对存货和有价证券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会计政策时,甚至在对固定资产是否采用加速折旧政策时,都明显地感到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矛盾对会计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
三、一点启示
对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分析给笔者一点启示,如果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认识会计问题,会发现矛盾普遍存在于会计之中。一个最基本、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之间的矛盾,这可从物价变动情况下存货计价的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不同影响看出。认识这些矛盾,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矛盾,会计的理论就可以在矛盾的逐步解决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