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庞氏骗局

科普小知识2022-06-24 08:50:59
...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旁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该骗局骗人向虚设的企业投资,以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者以诱使更多人上当。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查尔斯·庞兹(Charles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人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兹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兹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1、简介

庞氏骗局是一种非法集资手段,行骗者向虚设的企业投资,以后期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初期投资者,以诱使更多人上当。

查尔斯·旁兹(Charles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人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齐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2、来源

“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CharlesPonzi,1882-1949)的人,他是一个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干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发大财。他曾因伪造罪在加拿大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大因走私人口而蹲过*。经过美国式发财梦十几年的熏陶,庞兹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隐瞒了自己的历史来到了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大众兜售。


庞氏骗局

这个投资计划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投资一种东西,然后获得高额回报。但是,庞兹故意把这个计划弄得非常复杂,让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便利用了这种混乱。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专家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然而,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兹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一样变成庞兹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当时的庞兹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庞兹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还给他的妻子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庞兹的投资骗术时,庞兹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金融专家,说金融专家什么都不懂。

1920年8月,庞兹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据,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此后,“庞兹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庞兹被判处5年刑期。出狱后,他又干了几件类似的勾当,因而蹲了更长的*。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又想办法去骗墨索里尼,也没能得逞。1949年,庞兹在巴西的一个慈善堂去世。死去时,这个“庞氏骗局”的发明者身无分文。

3、骗术之根

媒体揭秘世界十大诈取钱财骗局,旁氏骗局是骗术之根,查尔斯•庞兹制造的“庞氏骗局”是20世纪最典型的骗局之一,后来的许多骗术都是从“庞氏骗局”衍生出来的。自从钱被发明之后,骗子们就开始挖空心思从别人手中骗钱。英国一年约有2800万人成为被诈骗的对象,大约10亿英镑在金融诈骗中流失。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金字塔传销的模板之一,是一种非法集资。“庞氏骗局”得名于查尔斯·庞兹,他1920年开始从事投资欺诈,不断吸纳新投资者的钱,并将其付给前期投资者。前期投资者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就宣称他是投资天才,于是,更多新投资者携带现金纷至沓来。而此时,庞兹却卷走了这些新投资者的钱财,逃得无影无踪。大约4万人被卷入骗局,被骗金额达1500万美元。庞兹最后锒铛入狱。

彩票骗局

加拿大的有组织犯罪团伙给一些英国家庭(通常是老年人)打电话,告诉他们中了加拿大的彩票大奖,而要兑奖,必须先缴纳一定数额的手续费。尽管手段很拙劣,但仍有很多英国人上当,有人甚至被骗走4万英镑。

传销诈骗

2001年,一个名为“女人授权给女人”的金字塔传销诈骗案成为世界报纸重点报道的对象,这一诈骗案席卷整个英国,令许多英国妇女遭受巨大损失。这一骗局采取缴纳入会费的方式,鼓励女性投资,许诺投资3000英镑就可以得到2.4万英镑的回报,还竭力从会员那里套取其家人和朋友的联系方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3000英镑的入会费。

419诈骗案

你是否收到过一封英文电子邮件,写信人自称是尼日利亚*某高官的家人,因政变或贪污行为暴露,其银行账户被冻结,需要有人帮助才能将数千万美元转移出来,然后要求你提供资金以及银行账号的细节,帮助他们转移这笔资金,并许诺给你丰厚的回报,但实际上他们会取空你的账户。这就是尼日利亚“419诈骗案”(419是尼日利亚刑典中的相关部分)。据调查,尼日利亚骗子每年在网上行骗钱财达4000万美元。

征婚骗局

人们常说,爱情会蒙蔽人的眼睛。这或许是越来越多爱情骗子通过互联网交友中心诈骗的原因。过去,一位名叫拉姆的新加坡已婚妇女因利用征婚骗钱而被判入狱6个月,她以结婚为诱饵,骗取了一名美国男子4.5万美元。

连环信

戴夫·罗斯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连环信的始作俑者。20年前,第一封格式化的连环信从邮局发出,连环信的标题是“快速赚钱”,信中要求收信人将一定数额的钱寄到信中列出的几个名字名下,然后将这封信复制寄到其他地址。连环信中许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用小投资赚大钱,在60天内就能赚到4万英镑。戴夫•罗斯是否真有其人,谁也无从知晓。

金字塔传销骗局

20世纪90年代,阿尔巴尼亚2/3的人口在最具破坏性的金字塔传销骗局中失去了自己的毕生积蓄,引发街头*,导致数千人死亡,差点掀起一场内战,最后导致*垮台,因为一开始,这一骗术得到了*的支持。金字塔传销骗局的架构是:由所谓某项“投资”或“买卖交易”之办法推广组织,利用几何级数的增长方式,赚取加入这些办法的新成员所缴纳的费用,牟取暴利。

克洛斯骗局

巴洛·克洛斯骗局是英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骗局之一。20世纪80年代,巴洛·克洛斯公司吸收了1.8万位私人投资者的资金,这些受骗者都认为自己投资的是没有风险的*债券。实际上,大笔资金进入了公司的创始人彼得·克洛斯的私人账户,他把这笔钱用来购买私人飞机、豪华汽车、豪宅和豪华游艇,过着奢侈的生活,直到被揭发出来,锒铛入狱。

白血病骗局

一些骗子颇懂得触动人们的心弦。几年前,美国印第安纳州有一对夫妇声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白血病,希望能够在孩子死前尽量满足她的梦想。整个小镇都被调动起来为他们捐款,最后筹集了1.3万美元。结果,事实证明,他们的孩子很健康,而他们一家人带着骗取的1.3万美元,飞到佛州的迪士尼乐园大玩了一场。

虚拟银行骗局

2008年初在线游戏《第二人生》中出现了一个虚拟银行,它声称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但该虚拟银行很快倒闭,导致许多人无法拿回自己的投资。之后,《第二人生》上又出现一个银行,在吸收了众多虚拟货币之后关门大吉,银行的两位开办者把虚拟货币兑换成了现实中的货币——5000美元,再也不在《第二人生》上露面。

4、共性特征

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虽然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但本质上都具有自“老祖宗”庞齐身上沿袭的一脉相承的共性特征。


庞氏骗局

一、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特征。众所周知,风险与回报成正比乃投资铁律,“庞氏骗局”往往反其道而行之。骗子们往往以较高的回报率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而从不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各类案件的回报率可能存在差异,有些高得离谱,如庞齐许诺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有些则属于稳健的超常回报,如麦道夫每年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0%,但他非常强调“投资必赚,绝无亏损”。但无论如何,骗子们总是力图设计出远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的投资路径,而绝不揭示或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

二、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腾挪回补特征。由于根本无法实现承诺的投资回报,因此对于老客户的投资回报,只能依靠新客户的加入或其他融资安排来实现。这对“庞氏骗局”的资金流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骗子们总是力图扩大客户的范围,拓宽吸收资金的规模,以获得资金腾挪回补的足够空间。大多数骗子从不拒绝新增资金的加入,因为蛋糕做大了,不仅攫取的利益更为可观,而且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大为降低,骗局持续的时间可大大延长。

三、投资诀窍的不可知和不可复制性。骗子们竭力渲染投资的神秘性,将投资诀窍秘而不宣,努力塑造自己的“天才”或“专家”形象。实际上,由于缺乏真实投资和生产的支持,骗子们根本没有可供仔细推敲的“生财之道”,所以尽量保持投资的神秘性,宣扬投资的不可复制性是其避免外界质疑的有效招术之一。当年《波士顿环球时报》的记者曾经撰文揭露庞齐的骗局,却被庞齐以“不懂金融投资”为由加以批驳。麦道夫也故弄玄虚,从来不向别人交代每年稳赚10%的投资诀窍。

四、投资的反周期性特征。“庞氏骗局”的投资项目似乎永远不受投资周期的影响,无论是与生产相关的实业投资,还是与市场行情相关的金融投资,投资项目似乎总是稳赚不赔。万亩大造林计划仿佛从不受气候、环境、地理因素的影响,麦道夫在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也能在二十年中数次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这些投资项目总是呈现出违反投资周期的反规律特征。

五、投资者结构的金字塔特征。为了支付先加入投资者的高额回报,“庞氏骗局”必须不断地发展下线,通过利诱、劝说、亲情、人脉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资者结构。塔尖的少数知情者通过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参与者而谋利。即便是高深莫测的纳斯达克前董事会主席麦道夫也免不了拉拢下线的俗套,大量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有的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取佣金,“下线”又发展新“下线”,滚雪球式的壮大为“金字塔”结构。

5、社会危害

较之一般的金融诈骗,“庞氏骗局”受害者更多,影响面更广,危害程度更深,隐蔽性更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

一是受害者人数众多。“庞氏骗局”固有的金字塔型投资者结构和欺骗拉拢下线的传销方式决定了受害者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方能有效维系骗局所需的现金流。因此,典型的“庞氏骗局”受害者往往人数众多,如庞齐当年受骗的投资者达4万之众,以非法集资为特点的哥伦比亚“金字塔骗局”受害人数达200万之多,新近的麦道夫案件受骗人数难以计数,除美国本土,麦氏欺诈案还波及英国、法国、瑞士、西班牙、日本等国。

二是受骗金额巨大。“庞氏骗局”的肇始人根本没有想过偿还投资本金,因此他们从不担心涉案金额过大,并且骗子们认为集资金额的增大,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因此,在滚雪球效应累积下的“庞氏骗局”,其涉案金额往往高于一般的金融诈骗。如庞齐当年诈骗了1500万美元,哥伦比亚非法集资案涉案金额达8亿美元,麦道夫案件更是达到了空前的600亿美元。

三是社会影响面广,影响层次众多。“庞氏骗局”的受骗人数和受骗规模决定了其社会影响面远超过一般的诈骗案件。其影响层次呈现出多元化的走向,既有*官员和社会名流,也有金融投资从业人员,更有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一般民众和退休人员,由此造成的社会危害也较为严重。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因为民众情绪而危及金融稳定与社会秩序。例如哥伦比亚金字塔骗局就在一些地区引发了大规模*。

四是危及投资信心和金融稳定。鉴于“庞氏骗局”的影响力和危害性,其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是致命的,每次“庞氏骗局”过后,总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去修复受损的金融秩序,而恢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更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以麦道夫弊案为例,由于大量的金融机构卷入其中,造成金融机构的客户对金融机构丧失信任感,引发大规模的连锁诉讼,使已经遭受金融海啸重创的华尔街再添新伤。

五是骗术的欺骗性和隐蔽性造成监管追查的困难。高明的“庞氏骗局”多采用晦涩难懂的投资技术,使生财之道看上去似是而非,又仿佛切实可行,辅之以稳定的超额回报,能够有效地欺骗一般投资者甚至专业投资者。“庞氏骗局”的知情者往往掌控着集团的核心信息,任人唯亲,并严格保守集团的财务秘密,从而降低了被外界揭露或查处的风险。比如,麦道夫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和交易部门分别在不同楼层办公,麦道夫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甚至对作为公司高管的子女亲戚也从不透露,而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缺乏透明度和各种各样的欺瞒手段使得“庞氏骗局”往往能在监管者的视野外维持相当长时期。

6、表现形式

自庞齐以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庞齐骗局”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改头换面地“庞齐骗局”也大量进入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南方地区曾经出现一种“老鼠会”,就是“庞齐骗局”的翻版。而更令人熟知的“庞齐骗局”改进版,就是各种各样的传销。一些在中国发生的非法集资案,大多也都是“庞氏骗局”的再现。某些突然暴富的中国商业奇迹,例如前不久被拆穿的浙江26岁的女富豪吴英,其发财手段也是“庞氏骗局”的再现。2007年蚁力神事件,也是类似的骗局,利用新加入的购买设备和蚂蚁种的钱来支付之前的投资者。其他如万里大造林,事实上也是这一“古老”骗局的更新版,只不过“庞氏骗局”45天回报周期,被万里大造林改为8年。其他如向农民推销种植某种奇怪的农产品或养殖产品,然后许诺高价回收,都属于此类骗局。甚至还有人把中国股市的某些行为,也称为“庞氏骗局”的翻版,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中国的黑社会不是很发达,却有比较发达的江湖社会。江湖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骗钱招数,几百年来,这些骗术万变不离其宗地出现,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现实条件,屡屡使人上当。而纳斯达克的前主席伯纳德-麦道夫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将古老的骗术用现代金融手段再包装后,使其重新焕发生机。这类骗术每次出现,即使最后被拆穿,也会造成小额“投资人”的损失,比方说“万里大造林”,“投资者”想挽回全部损失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此问题上,现代银行与“庞氏骗局”的差别在于,国家*会保证储蓄者的利益。

由于“庞氏骗局”并不高明,受骗的大都是社会底层民众,涉及的范围会比较大。虽然麦道夫已被FBI逮捕,但是,这种事情并不会绝迹。在中国如此,在美国,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如此。所谓防范,只有靠人们自己的警惕,而关键在于,不要贪心,不要以为天上会掉馅饼。不要相信那些轻易就能赚大钱的鬼话。但是,现代社会在金钱欲望的引导下,越是违背常理的赚钱大话,越是容易使人相信。这也常常使人无奈。对于某些人来说,吃亏上当也不会吃一堑长一智,前车之鉴也没有任何作用。我们还能怎么办?在“庞氏骗局”的原始正宗版里,也只有少数“投资者”挽回了一部分损失。

7、重大事件

事件概况

2008年12月11日,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因涉嫌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检察人员指控他通过操纵一只对冲基金,使投资者损失大约至少500亿美元。《纽约时报》说,这可能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欺诈案。现年70岁的麦道夫是“伯纳德•L•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创始人,现任纳斯达克OMX集团提名委员会成员。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西奥多•卡乔皮和另外一名同事11日晨进入麦道夫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公寓将他带走。根据供状,麦道夫“不做无罪辩护”,他告诉特工,所有错误都归咎于他本人,他“并非用赚来的钱支付给投资者”。检察官针对麦道夫的控诉书显示,麦道夫10日告诉公司高层职员,“基本上,这是个大骗局,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使投资者损失大约500亿美元”。


庞氏骗局制造者麦道夫

“庞氏骗局”即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资,用后来投资者的投资偿付前期投资者的欺骗行为。控诉书显示,至少从2005年开始,麦道夫已经开始“庞氏骗局”操作。检察官以证券欺诈罪对麦道夫提起指控。如果被控罪名成立,麦道夫将面临最多20年监禁和500万美元罚金。麦道夫在交纳1000万美元保释金后已经获释。《纽约时报》12日报道,麦道夫在华尔街可谓传奇人物。麦道夫法律专业毕业后不久,于1960年创立“伯纳德•L•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这家公司是紧密参与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发展过程的5家证券交易公司之一。麦道夫曾任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董事会主席。几十年来,他创立的公司对构造华尔街的金融框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论是传统股票交易,还是股票及金融衍生品等新式电子交易系统的发展,麦道夫的公司功不可没。

涉嫌诈骗

涉及500亿美元,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之一的诈骗案正在浮出水面。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莫道夫(BernardL.Madoff)因涉嫌制造“庞氏骗局”诈骗500亿美元资金,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逮捕,并被FBI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诉至美国曼哈顿联邦法院。《华尔街日报》上周四援引SEC纽约办事处执法部门副主任安德鲁•卡莱马里的话称,SEC指控莫道夫制造一个规模达50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他旗下的投资顾问业务在2008年初时管理的170多亿美元资产似乎全都消失”。庞氏骗局是一种非法集资手段,行骗者向虚设的企业投资,以后期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初期投资者,以诱使更多人上当。FBI特工西奥多•卡希奥皮在单独的刑事指控中解释,莫道夫公司以运营证券业务为手段欺骗投资者,在交易中赔了投资者的钱,又从其他投资者支付的投资本金中拿钱谎称投资回报支付给一些投资者,导致投资者损失上百亿美元。FBI的起诉书援引莫道夫公司两位高管的话称,该公司自营交易、股票买卖中介活动与投资顾问业务分开,损失主要由该公司资产管理部门造成,该部门由莫道夫在该公司办公地的另一楼层运营。起诉书指出,这两位高管表示,莫道夫对该公司财务状况秘而不宣,并一直对投资顾问业务“含糊其词”。

起诉书提到,莫道夫月初曾向一位高级职员表示,投资者要求赎回70亿美元,但他无力支付。休斯敦证券律师托马斯•阿亚米推测,投资者加速赎回导致莫道夫不能再继续控制“庞氏骗局”。卡希奥皮称,12月10日,莫道夫在其位于曼哈顿的办公楼向至少3名高管“摊牌”,包括其两个儿子。莫道夫称,莫道夫公司只是骗局,已破产多年并亏损至少500亿美元,他借用这一“空壳”导演“一场巨大的庞氏骗局”,欺骗投资者。他准备自首。莫道夫的两个儿子将此事告知律师,律师上周三晚进而告知FBI。卡希奥皮表示,莫道夫上周四向FBI承认事实,当FBI抵达莫道夫寓所时,莫道夫称“这是他的过错”。如果诈骗罪名成立,莫道夫将面临20年监禁和500万美元罚款。

目前,莫道夫因其妻以1000万美元债券及住宅作担保而被保释。

受骗众多

据SEC的资料,截至2008年11月17日,莫道夫公司约管理171亿美元资产,其半数客户为对冲基金、银行机构及富人,不乏知名机构和名人。数据显示,莫道夫公司10月在纳斯达克排名第23位,日均成交约5000万股。《华尔街日报》报道,法国巴黎银行投资莫道夫公司的组合基金贷款;野村证券的投资也涉及莫道夫公司;瑞士银行向路透社证实曾投资莫道夫公司旗下基金但金额有限;西班牙媒体上周六称,当地多家金融机构都受到莫道夫案影响,作为欧洲第二大银行的桑坦德银行旗下Optimal基金可能损失32亿美元;M&B资本顾问基金可能损失9.3亿美元。受影响的名人包括通用汽车旗下贷款机构GMACLLC主席默金。默金上向旗下投资基金的客户表示,他本人的投资“受到严重损失”。莫道夫案还涉及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球队纽约大都会队老板威尔彭,他旗下投资公司称对案件感到震惊。SEC表示,正在为投资者寻求紧急救援,包括冻结莫道夫公司资产及任命该公司接收者。

弟弟认罪

麦道夫的弟弟彼得·麦道夫2012年6月29日承认协助哥哥推动“庞氏骗局”,获刑10年。

彼得在曼哈顿一家法院出庭时认罪。只是,他辩称,一直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实际上是骗局,直到哥哥2008年12月向他坦白。

“我向所有受到伤害的人和我的家人道歉。”站在被告席,彼得发言时几次说不出话来。

彼得66岁,与哥哥共事40多年,是麦道夫所经营企业“投资项目”的高级主管。麦道夫因涉嫌金融诈骗2008年落网,涉案金额大约650亿美元。次年6月,麦道夫就证券欺诈、洗钱和伪证等多项指控认罪,被判150年监禁。

彼得出庭时说:“我真的认为,我的哥哥(麦道夫)是优秀的证券交易人。”

法庭定于2012年10月4日宣布对彼得的量刑。检察人员先前以证券欺诈、虚假声明和伪造文件等罪名指控彼得。依据与检方达成的协议,彼得愿意接受不超过10年的监禁判决,并同意被象征性地罚没1431亿美元资产。

8、相关报道

部分网络商城玩庞氏骗局

商品琳琅满目,表面看与一般网购平台没多大区别,实际上却打着互联网创新旗号,以消费返现、购物抽奖为诱饵吸纳会员、商家,并以拉人头的方式向全国扩散。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网络商城”玩的是极具迷惑性的庞氏骗局。所谓返现、抽奖,不过是拿新会员的钱返还给老会员,不同层级的代理从营业额中抽取提成,会员与商家勾结,制造虚假消费*,都会吸走资金池里的钱,导致资金链断裂,形成金融风险。

不少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出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行业法律法规,推动市场准入与行业监管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