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通货紧缩

科普小知识2022-06-24 08:50:35
...

通货紧缩是和通货膨胀相对的一个经济学现象,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一种货币现象。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中文名称:通货紧缩

外文名称:deflation

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相对概念:通货膨胀

1、简介

人们消费能力与生产能力的扩张,还有*银行与国家税收运作的脱离实际,会使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会出现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两种情况,人称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必须要用货币手段才能解决问题。对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研究最系统的著作是中国学者李纪兵的《富国律——三十年内国家成王称富之规律法律》。该著作不仅指出弹性货币机制下,国家不应该对通货膨胀负责,而且指出即便是在弹性货币机制下,通货紧缩依然不可避免。因为在弹性货币制度之外,基础利率过高、国家税收增加与汇率上升都会将本来在人们手中的货币收到国家央行、财政与外国人手里,会不断地制造出新的通货紧缩。该著作为国家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与单向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并认为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虚幻化的通货紧缩,其实质是通货紧缩,外表以通货膨胀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此之前,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债务沉积——通货紧缩链,该链条将央行不作为作为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在欧文·费雪之后,央行降低货币价格、根据人们与市场的实际需要适时多发货币,一直是各国治理通货紧缩的经典范式。

2、循环

实质债务加重→贷款人减少开支、出售资产→企业获利下降进而删减劳工成本、贷款人收入与资产价格下降→贷款人实质贷款增加、经济需求减少(恶性循环开始)。

由基本经济学理分析,通货紧缩是由于过度供给与需求不足所造成的。解决通货紧缩的积极方法,应以提振国内有效需求为优先,再辅以*配合扩大公共支出,才可望舒缓通货紧缩威胁。

3、主要类型

1、按通货紧缩持续的时间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和“短期性通货紧缩”。

2、按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为:“伴随经济增长率减缓的通货紧缩'”和“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通货紧缩”。

3、按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分为:“货币紧缩政策情况下的通货紧缩”、“货币扩张政策情况下的通货紧缩”和“中性货币政策情况下的通货紧缩”。

4、产生原因

中国学者李纪兵将通货紧缩的原因归结为:


通货紧缩

税收制度;

利率制度;

准备金制度;

物价管制制度。

这些制度都把社会本来就有的货币抽干到国家手里,从而造成了社会自身货币的紧缺。除此以外,人类生产能力的扩张,也需要货币数量随之增长,产生相对的通货紧缩。

5、理论基础

马克思论

在经济学研究中,较早提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马克思,他在《资本论》中,多次分析到流通中货币的膨胀和收缩问题。认为通货的膨胀和收缩可能由经济的产业周期引起,可能由流通中的商品数量、价格变动引起,可能由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引起,还可能由于技术因素引起。但他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其对象是以金币为主的货币流通,由于金属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过多过少都不会引起币值的变化,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过多或过少才会引起币值的变动。因此,马克思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信用货币(纸币)流通规律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是在讨论金币流通与替代金币流通的价值符号的关系,并非在讨论货币供给的多少与物价涨落的关系。


资本论

凯恩斯论

继马克思之后,联系货币政策来讨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凯恩斯。他于1923年在《币值变动的社会后果》中分析了1914年到1923年英国物价水平的变动,指出:“从1914年到1923年间,所有国家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也就是说,相对于可购买的物品而言,支出货币的供给出现了极大的扩张。从1920年起,重新恢复对其金融局势控制的那些国家,并不满足于仅仅消灭通货膨胀,因而过分缩减了其货币供给,于是又尝到了通货紧缩的苦果。”他认为,通货紧缩将使社会生产活动陷于低落。指出:“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害,……两者对财富的生产也同样会产生影响,前者具有过度刺激的作用,而后者具有阻碍作用,在这一点上,通货紧缩更具危害性。”而通货紧缩之所以会使社会生产活动陷于低落,是因为通货紧缩的再分配效应不利于生产者。由于生产者的生产资金大部分是借来的,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生产者停止经营,减少借款,把自己的实物资产变为通货,比辛苦经营劳作更有益。

凯恩斯在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通货紧缩现象的分析,更多使用的是就业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这样的术语,通过对30年代大危机的精辟分析,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论断,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治理的对策自然就是扩张有效需求,而在扩大有效需求方面,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在通货紧缩时期,*要做的就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地扩张有效需求。

欧文·费雪

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不同,费雪是从供给角度,联系经济周期来研究通货紧缩问题的,他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研究,于1933年提出了“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他认为企业的过度负债是导致30年代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在经济的繁荣时期,企业家为追求更多利润,会过度负债,而在经济状况转坏时,企业家为了清偿债务会降价倾销商品,导致物价水平的下跌,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出现,又会使企业利润减少,生产停滞,失业增加。而失业的增加,会使人们的情绪低落,产生悲观心理,对经济和生活丧失信心,更愿持有较多的货币,居民和企业的这种行为将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而因物价下降出现的利润减少和实际利率的上升,意味着企业真实债务的扩大,会使贷者不愿贷,借者不愿借。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会相互作用,由于过度负债的存在,在经济周期的阶段转型时,会出现通货紧缩,反过来由债务所导致的通货紧缩又会反作用于债务,其结果会形成欠债越多越要低价变卖,越低价变卖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而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负债就越重的恶性循环。最后,则必然出现企业大量破产,银行倒闭的危机。该理论实际上是将通货紧缩的过程看作是商业信用被破坏和银行业引发危机的过程。

走出“大萧条”,解决通货紧缩的对策要么是*放任,企业破产后的强制恢复,要么是增加货币供给,利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助其恢复。

其他看法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许多国家处于通货膨胀之中,因此,理论界对通货紧缩问题的专门论述不多,多是在研究通货膨胀问题时,把通货紧缩作为它的对立面捎带论及。如弗里德曼等人认为,“货币存量的大幅度变动是一般价格水平大幅度变动的必要且充分条件”,货币供给过分低的增长率,更不用说货币供给的绝对减少,将不可避免地意味着通货紧缩,反之,若没有货币供给如此低的或负的增长率,大规模的、持续的通货紧缩决不会发生。萨缪尔森、布坎南等人也把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都看作是*干预过多、政策失当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货紧缩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将出现世界性通货紧缩的原因归结为社会总需求的不足,并强调需求不足在不同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根源,如果实行联系汇率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的货币被高估,就极易受到其他出口国家货币突然贬值的冲击,出现国内价格下降导致通货紧缩。他主张用“有管理的通货膨胀”政策来治理通货紧缩,而这一观点则对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的传统货币金融理论构成了挑战;美国另一著名经济学家加利·西林则指出通货紧缩具有自我强化的性质,他认为,当购买者采取观望态度,等待物价进一步下跌时,资本将进一步过剩,商品存货将继续增加,从而将使物价进一步下降。物价继续下降的结果,会使消费者产生进一步的观望心理。这样物价就会陷于一个螺旋式的自我强化的下降过程;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为,通货紧缩的发生是由于人们更愿意把持有的实物换成货币。通货紧缩产生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资产泡沫破裂对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20世纪30年代危机的出现,与资产泡沫的破裂有着紧密联系,至少加重了通货紧缩的局面。出现的通货紧缩,与技术进步、信息的快速传播导致的结构性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导致通货紧缩发生的重要原因。

6、重要影响

(一)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通货紧缩

1、促退论:通货紧缩会抑制经济增长,甚至使经济发生衰退。

理由:

①物价的持续下降会使生产者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继而减少生产或停产。

②物价持续下降将使债务人受损,继而影响生产和投资

③物价持续下降,生产投资减少会导致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加剧总需求不足

2、促进论:适度的通货紧缩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理由:

①通货紧缩将促使长期利率下降,有利于企业投资改善设备,提高生产率。

②在适度通货紧缩状态下,经济扩张的时间可以延长而不会威胁经济的稳定。

③如果通货紧缩是与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相联系的,则物价水平的下降与经济增长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二)通货紧缩的财富收入再分配效益

1、实物资产的持有者受损,现金资产将升值。

2、固定利率的债权者获利,而债务人受损。

3、通货紧缩使企业利润减少,一部分财富向居民转移;通货紧缩使企业负债的实际利率上升,收入进一步向个人转移。

4、*财富向公众转移

7、利弊分析

一般来说,适度的通货紧缩,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经济中的“泡沫”,也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不振,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了居民“买涨不买落”心理,左右了企业的“惜投”和居民的“惜购”,大量的资金闲置,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由此看来,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有不利的一面。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大*投资的力度,刺激国内需求,抑制价格下滑,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但持续下去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消费者消极消费,国家经济可能陷入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通缩的危害表现在:物价下降了,却在暗中让个人和企业的负债增加了,因为持有资产实际价值缩水了,而对银行的抵押贷款却没有减少。比如人们按揭购房,通缩可能使购房人拥有房产的价值,远远低于他们所承担的债务。

8、治理措施

(一)宽松的货币政策

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二)宽松的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三)结构性调整

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四)改变预期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9、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

区别

(1)含义和本质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2)表现不同: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

(3)成因不同: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长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形成买方市场及出口困难导致的。

(4)危害性不同: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5)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治理通货紧缩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联系

1.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量不平衡造成的。

2.二者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抑制。

10、通货紧缩与财富缩水

通货紧缩对收入与消费的影响是通过财富收缩效应实现的。这里所谓的财富,是指全社会的财富总量而言,财富缩水,即全社会财富的减少。

①企业财富的缩水。通货紧缩使企业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盈利减少,企业盈利能力减退,而市场对企业资产的定价一般是以它的盈利能力为标准制定的,因盈利能力降低,其资产价格也相应降低。通货紧缩使企业资产价格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的负债率上升。在通货紧缩情况下,企业大多利润降低且产品销售不畅,企业的债务率一般是上升的。与此同时,在名义利率下降的程度不及物价的下降程度时,企业借人的每一笔债务,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实际将不得不偿还更多的钱,这就会使企业的债务负担加重。加重的债务负担一方面削减企业的净资产,另一方面将使企业陷入债务的泥潭。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所说的,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负债人越是还债,它们的债就越多。

②居民财富的缩水。收入是居民财富的源泉。在通货紧缩条件下,下岗失业职工较多,劳动力市场明显供过于求,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工资将会降低,考虑到工资本身的刚性和粘性,即便工资没有降低或小有上升,但由于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绝对减少,居民整体的收入难以达到正常的增长。近年来城镇与农村居民收人增幅的明显放慢即支持这一结论。

居民已有资产也将缩水。居民所有的资产大多为消费用的资产。在通货紧缩条件下,消费用资产的价格也是大幅降低。这些消费用资产占居民家庭财富主要部分,其货币价的降低就意味着居民财富的缩水。

③*财富的缩水。*财富,可分为存量和流量两部分。其存量部分,如属于生产性的资产,则可视同前面所分析的企业资产,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是收缩的;如属于消费性资产,则可视同居民的消费品,其价值随着消费品价格的降低而缩水。*财富的流量部分,为*的收入与支出。集中反映*收支状况的指标,自然是非*赤字指标莫属。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赤字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自1998年出现明显通货紧缩以来,中国财政赤字有了显著的增长。

上一篇:遗产税

下一篇:中巴经济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