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xx学院在校学生*为对象,其中包括xx学院的学生团体有社团联合会、28个社团、五个分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5个宿管部。他们分别由团委、分院主管老师、学生处管辖。
二、学生*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自身认识不足,期望值过高,心理承受力差。不少学生*角色认识错位,认为当了学生*就高人一等, 同时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不强。
(2)部分学生任职出于功利思想,工作过程中奉献精神有待提高。有学生*的动机是为了获取一些政治资本,为入党、就业等增加砝码,这部分学生*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另外一部分同学因为自身的表现欲而担任学生*,在工作中都容易斤斤计较,缺乏奉献精神、吃苦精神。
(3)忽视工作方法的改进。在实际工作中, 许多学生*表面看来忙忙碌碌,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有的学生*缺乏谦虚求实的态度,*之间互不接受意见和建议;有的主要*不*,制订重要工作计划一人或少数几人说了算,缺乏*作风,其他*意见大,分化了学生*队伍的整体实力。
三、xx学院学生*队伍建设流程参考
在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促进学生*队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建设,提出以下xx学院学生*队伍建设流程参考:
(一)预先建设
预先建设是在学生*产生之前的前期建设,在此提出两方面的建设内容:意识建设、机制建设。
1.意识建设。在学生*队伍建设的前期建设中,要预先做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等各方面的前期考虑。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本位培养意识。高校学生*不仅是维系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是学校实行自我管理的重要辅助团体。实现学生*队伍的全面建设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思想,关心、爱护、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其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之一。
第二,注重能岗匹配的管理意识。能岗匹配原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包含了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某个人的能力完全胜任该岗位的要求,即人得其职;二是指岗位所要求的能力某个人完全具备,即职得其人。
2.机制建设。机制建设主要是指在学生*任职前期形成科学合理的一系列学生*队伍建设机制,如学生*选拔产生机制、培养机制、管理机制等先行先定,为后面的任用做好保障。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的选拨与任用,必须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任人唯贤,追求最满意而非最优。最优并不代表最好,选拔最适合岗位要求的*,达到能岗匹配才是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的重要因素。
第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培养机制。加强岗位培训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岗位培训可以全面提高高校管理*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保持他们不断创新的能力和热情,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懂教育、善管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管理队伍。
(二)过程建设
过程建设是在学生*产生之后、卸任之前的中间建设,在此提出过程建设中的三方面:程序建设、职位建设、考核建设。
1.程序建设。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程序建设是指把学生*上任后所要开展的各项常规工作规范化,形成一套可以长期作为工作指南和工作智囊的制度,使其成为新上任*也能很快适应和上手工作的工作法律依据,这也是学生*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规范程序的途径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开展:一是建立动态有效的学生*自我管理程序机制,也就是在工作过程中把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工作开展流程积累下来,汇编成册,形成工作程序。二是建立一定的指导机制,对各项学生工作进行程序指导,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程序开展工作,整合碎片化、琐碎化的工作现状,促使学生*开展工作能沿着程序的轨道高效运转。
2.职位建设。由于每一个既定的学生*岗位都有固定的职能要求,有固定的业务操作。基于调查出的现状,要加强各个学生*工作岗位的业务整理,促进岗位业务明晰化。
第一,在学生*管理者的角度,要对每个学生*岗位的业务进行详细规划,区分不同职务的业务差异,一来可在职位职能清晰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业务素养,二来明确区别了不同岗位的不同业务要求和业务水准,提高高层次岗位的吸引力,吸纳高年级学生*从事高层职位,落实学生*的梯度建设和梯度管理。
第二,学生*自身要有明确的职位蓝图。首先,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形成清晰的岗位认识,低年级低职务可先从事事务性的工作,高年级高职位的学生*则要结合工作经验对任职岗位形成自己的工作设想和工作思路;其次,在职位工作中要合理科学地利用岗位所赋予的职能和权利、义务,实施自身工作抱负中促进组织的发展;再次,要积极对岗位职能履行情况进行总结,这不但是对自己任职初衷的反馈,也是为组织调整职位角色,科学、创新学生*职位设置提供现实意义的参考。
3.考核建设。目前xx学院在学生*队伍建设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标准也有所不同。因此要建立自上而下严格科学的考核机制,统一和量化考核标准,将不定期考核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同时及时反馈考核情况,通过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与之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通过*评优等精神奖励、物质奖励等方式,表扬先进,树立模范。
(三)反馈建设
反馈建设是指在学生*卸任后的后期建设,也是目前xx学院学生*队伍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此主要针对两方面提建议:成效跟踪、后续发展。
1.成效跟踪。在成效跟踪上,学校已基本建立起学生*建设考核机制。在考核中,学生*往往只被当成客体对象进行绩效考核,而忽视了其作为主体的反馈意见。成效跟踪不仅应从学校对*工作绩效的角度,*在任职期间是否达到自身的发展目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等问题也是学校进行学生*可持续培养的重要参考,不容忽视。
2.后续发展。学校对*的培养不应仅限于在职期间的培养,更要完善其卸任后的后续发展,*的培养应坚持可持续原则。学生*对学校的建设贡献功不可没,学生*队伍建设可引入退休制和退休待遇,即学校进行后续引导。尽管学生离开岗位,但学校应始终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时刻关注卸任后的学生*,建立学生*跟踪发展档案,关心其学习生活状况,及时掌握相关信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上一篇: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查报告
下一篇:农民负担问题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