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厂古镇
重庆市巫溪县宁厂古镇,在巫溪县东北部6公里的宝源山下,大宁河一级支流后溪河畔。宁厂古镇是2010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以"吊脚楼"民居和古造盐遗址为主要特色,有5000多年的制盐史。宁厂古镇也是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峡库区内唯一一个保存完整的古镇,现古造盐作坊遗址保存完好。宁厂古镇文物景点众多,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厂盐业遗址",龙君庙、吴王庙遗址,盐卤分孔遗迹,运盐码头遗址,沿河而下的古栈道遗迹等;有"女王寨"、"桃花寨"、"仙人洞"等景点。
1、宁厂古镇简介
宁厂古镇位于大巴山东段南麓,行政隶属巫溪县宁厂镇。宁厂镇东与大官山林场接壤,南与城厢镇毗邻,西连天星乡,北接大河乡。幅员面积42.02平方公里,宁厂镇土地面积6300亩,退耕面积8193亩,森林面积12万亩。东临雄奇险峻的大官山和清澈透底的大宁河,西有明代状元罗洪先隐居的"仙人洞",南接明末李自成部将贺珍坚持抗清斗争十八年的军事据点"女王寨",北毗闻名遐迩的宝源山和耸立在孤峰之巅的"桃花寨"。宁厂古镇总占地面积13.5公顷,南北高山横亘,后溪河横贯东西,把宁厂古镇分成南北两个部分,主要街区位于河谷南岸狭长地带,作坊区和自流盐泉散布在河谷北部的王家滩、张家涧和四道桥等地河岸平台上;衡家涧是古镇的中心区,汇集了商铺、茶肆、供销社及其娱乐、服务设施。
盐业生产曾是宁厂古镇的支柱产业,古镇是一个因盐而兴,因盐而废工业集镇。宁厂盐业遗址内的自流盐井是中国历史上开发利用最早的地面盐泉之一,其开发利用的时间在井盐开采以前,同时也是中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盐业资源,成为远古时期军事争夺焦点,在中国盐业史研究中享有崇高地位。宁厂古镇有5000多年的制盐史,远古时期是"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樯,食也"的乐土,在唐尧时期就是极盛一时的巫咸国的本土和首会所在地,并因盐而兴,历史上曾设立郡、监、州、县,有过"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吴蜀之货,咸荟于此"、"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的辉煌。宁厂古镇盐业于1997年正式停业,宁厂古镇与盐业有关的大量文物古迹,除自然损毁外,少有人为破坏,这些文物实物资料是研究远古文化长江上游流域重要的重要材料。
宁厂古镇是以盐文化和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远古巫文化的主要诞育地,在唐尧时期就形成了巫文化在三峡地区之滥觞。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经考证,今宁厂古镇宝源山就是以巫咸为首的上古"十巫""所从上下"升降采药、采卤制盐的灵山,也就是真正意义的巫山。因此,宁厂古镇是三峡地区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摇篮,堪称中国的"上古盐都,巫巴故乡"和世界手工作坊的"鼻祖"。而1506年爆发在这里的盐场灶夫起义,比欧洲产业工人运动早300多年,更应是世界工人运动之源流。
宁厂古镇山水灵秀幽静,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古朴,是重庆市、新三峡古镇文化鉴赏游的精品。
2、景点介绍
龙君庙遗址
龙君庙遗址位于宝源山麓,今宁厂镇衡家涧居委会地与原龙君庙相邻。原庙为并列正殿5间,中为龙君殿,左一为观音殿,塑有普陀二十四诸天和泥塑《西游记》戏文浮雕,下塑十八罗汉;左二为火神殿,火神三头六臂;右一为文昌殿;右二为山神殿,山神七手八脚。中殿门外上方为青花碎瓷组合的"龙君庙"三个大字。殿两端各一楼房;左为酒楼,上书"观今"右为戏楼,书有"鉴古"楼内设置典雅,书案桌椅齐备,字画点缀其间。戏楼后院,盐泉洞口,泥塑"逐鹿得泉"形状,即白鹿在洞口张惶欲逃,回头惊看,猎犬腾空追逐,猎人手挽火绳,持枪欲射,彼此相距咫尺。侧为龙池分水孔。龙池石崖上,有嘉靖乙卯年镌刻"白鹿盐泉"大字,右边石上刻"黄金玉洞",左边石上刻有"宝源天产",为崇祯甲申关中张惟任题。龙君庙修建于汉代,相传一猎人为追逐白鹿至此,发现盐泉,于是就建了龙君庙。明朝末年,建牌坊,增旧制,创阁于前,道光二十四年重建乐楼,同治八年被水冲毁。清光绪十一年后修复。1958年拆毁,砖块筑高炉,木料炼钢铁,庙址改建盐工宿舍。
吴王庙遗迹
座落于宁厂古镇街角的吴王庙,仅剩弧形门框孤独伫立。曾经的厅堂开出了野花,石头墙上茅草随风飘扬。那些用石头垒砌的墙壁依然坚强地伫立着,宽敞的石梯在向游人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关于吴王庙的来历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据传闻称,吴王庙原来是吴越一带到宁厂经商的人的集会场所,它修造于清代晚期,也就是大宁县(今巫溪)药材产业鼎盛时期,由来宁厂谋生的18个姓氏的药材商人筹钱而建。供奉的是他们故里的家神吴王孙权,同时还供奉药王孙思邈和东吴大将甘宁。这些从下江来的商人用吴越之货在宁厂换取盐巴然后转手买卖,赚到钱后就回到家乡去。可以说,宁厂古镇也是渝陕鄂一带最早的外来居民集散地。
盐卤分孔遗迹
由于古镇盐业停止生产,盐池逐步废弃,被泥沙淤填,池顶用木板覆盖,在木板上建有房屋,房屋因风雨侵蚀已早垮塌。近年将盐池龙头等清理完毕,发现分卤孔保存完好。该分卤孔原为木板制作,在木板上凿30眼作为30股,以平衡各制盐作坊争夺盐泉资源;清雍正年间,将盐池前横的木板换成了铸铁板,并在原来的三十眼的基础上增添了三十八眼,共六十八眼。此盐池在1988年被巫溪县人民*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连同周边的整个盐业遗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宁厂古镇半边街
宁厂古镇街道全长3.5公里,俗称"七里半边街"。古镇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街道扁窄,依山傍水,三面板壁一面岩。古镇民居多数楼房系竹木结构,临河而建,下面斜立木桩,柱上支撑木楼,称之"吊脚楼"。
宝源山
在宁厂古镇北岸有一座雄峻非凡、气象盘蔚的"宝源山",也称"灵山","灵"与"巫"古本一字,《说文》一云:灵,巫也,以玉祀神,故"灵山"即"巫山",古巫山系指大宁河沿岸诸山。现巫溪县、巫山县战国以前同为"巫郡",秦汉时期同为"巫县",直到汉末晋初巫溪才从巫县独立出来(时称"北井县")。宝源灵山,传说灵芝、牡丹、兰蕙、人参等百药爰在,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百兽和乐,一派神山仙境气象。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吴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经考证,今宁厂古镇宝源山就是以巫咸为首的上古"十巫""所从上下"升降采药、采卤制盐的灵山。因此,宝源山、宁厂古镇是三峡地区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摇篮,堪称中国的"上古盐都,巫巴故乡"。
女王寨
古镇南岸衡家涧后坡一座孤峰耸立,如笔插苍天,山巅有一座石砌的山寨,远远望去,斑驳的墙垣在太阳下反射着暗淡的光晕。那就是著名的"女王寨",也称"女王寨"。女王寨是用片石垒砌而成,墙体厚三米有余,高数十米,依山而建,上面共三层,前面设有寨门,左右各有雉堞,每层都设置有炮台、枪眼、掩体和观察哨所,构成完整的可独立防御的要塞体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沿山梁原来有一条小路通向女王寨,原马队都可进出,现由于已荒芜数百年,又被人多深的灌木杂草所淹没,已经难觅踪影。现代人想登顶险峻的女王寨也是相当困难且危险的。
仙人洞
从古镇溪口沿公路西去八九华里,即可到达古镇北岸的二仙山脚下,仙人洞就在此山中。明朝状元罗洪先云游四方,隐忧于此,炼丹修行,最终得道成仙。从山脚到山巅的仙人洞需要走2-3小时的崎岖山路。一路层峦叠嶂,奇石异草,抬头仰望,蜿蜒鸟道没于袅袅云雾。部分路段仅容一人通过,外面万丈悬崖,令人胆战心惊。仙人洞洞口东向,状若喇叭,高30余米,洞壁早被香火熏黑,洞内有罗公祠,60多平方米,现已损毁,只剩石砌墙垣和没有神像的神龛、水池。仙人洞为石灰岩溶洞,里面大洞套小洞,石笋、石钟乳随处可见,脚下暗涧隐穴,阡陌纵横,洞顶不时流下泉水,落入泉池,叮咚作响,如天籁梵音,妙不可言。洞右侧岩壁上,重重叠叠题满历代游历者的诗文,从宋元明清到民国,密密麻麻、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食宿
宁厂古镇尚无宾馆、客栈,有几家规模不大的农家乐,以宁河小鱼、巫溪烤鱼、农家饭菜为主要特色。重庆市旅投集团正在对宁厂古镇进行整体性地保护性开发,建成后可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一体的食宿服务。
推荐行程
自驾路线:重庆上渝宜高速,经万州、云阳,在奉节夔门下道,至巫溪县城,再从巫溪县城到宁厂。
乘车路线:在重庆朝天门汽车站乘到巫溪的车,到巫溪后再转乘至宁厂镇的面包车,直达宁厂古镇。
3、附近旅游景点
灵巫洞景区
灵巫洞景区,距宁厂古镇约1km,属国家AA级景区,位于大宁河上游。这里山青水秀峡幽,岩险峰奇洞绝,两岸峻峰耸峙,峭壁如削,天生五组溶洞群。置身洞府前,有"前行一步入仙境,百念俱消,心生梦幻;后退几阶临羼崖,万峰峻耸,目极眼云"之空灵澄明之感。东岸主洞琳宫,全长1500m,由仙翁殿、玉竹林、瑶池、龙王殿、海底世界五大部分组成,洞内钟乳琳琅满目,流光溢彩,其定海神针、钟乳天桥、九龙壁为中国溶洞"三绝"。西岸主洞桃源洞内,各种钟乳上悬下立,姿态万千,还有"十巫"大型群雕,使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与巧夺天工的人文艺术有机统一,让人发思古幽情。
灵巫洞景区乘电梯上山观光、入溶洞地下寻幽、坐缆车空中揽胜、驭滑车追风取乐、驾皮艇宁河逐浪,被专家和游客誉为"库区第一洞"。其融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宁河漂流,长达12公里,为大三峡区域之最,搏击潮头,惊险刺激,好景相随,人在画图,动静结合,誉称"三峡第一漂"。
剪刀峰
剪刀峰位于大宁河西岸,距宁厂古镇1.5公里。两山峰对峙而立,拔地而起,形如剪刀,直插云霄。剪刀峰四周碧波荡漾,水中远望,一张一合,犹如剪裁五彩缤纷的云霞。剪刀峰不仅风光秀丽,山水相连,而且传说西汉王莽篡权,率兵追杀刘秀,危急之中,玉皇大帝抛下一把剪刀,化作一座山峰,挡住王莽,救下刘秀。剪刀峰下,一片片姹紫嫣红;剪刀峰静静地矗立在没有喧嚣、没有污染、没有噪音、没有人满为患的"桃花源"境域。
汉风神谷(荆竹峡岩棺群)
国家2A级旅游景区。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大宁河荆竹峡内。经巫溪县城至湖北十堰公路可达。距巫溪县城21公里。属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现为重庆市巫文化研究会基地,景区内峡谷幽深,峭壁如削,原始古朴,神秘厚重,主要由汉风神谷和荆竹坝岩棺群两大部分组成。到这里,游客可体验原生态原始风情,感受灵山灵水灵巫文化,是三峡地区生态旅游、度假休闲、文化寻根、科考探秘的理想之地。荆竹坝岩棺群位于荆竹峡西岸100米高的绝壁上,为三峡地区发现最早、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岩棺群,现有保存完好的岩棺24具,据史学家鉴定为先秦时代濮人所葬。游客登上汉风神谷仿古汉城墙,可观赏河对岸的岩棺群。汉风神谷景区又称远古巫文化博物馆,总面积1.8万平方米,与岩棺群隔河相望,景区内主要有仿古汉城墙、岩棺陈列馆、仿古蔡伦式造纸作坊、巫文化展览馆、巫文化雕塑园区等五大部分,并建有宾馆、餐厅、民俗酒吧等接待设施。其中:岩棺陈列馆内存放有已发掘的古代岩棺一具,并以图片和文字集中介绍了荆竹坝岩棺群的历史起源;仿古蔡伦式造纸作坊,用峡内毛竹为原料,以水车作动力,向游客展示整个古朴原始的土法造纸全过程;巫文化展览馆内展出有"十巫"国画、脸谱等艺术品和重庆市巫文化研究会的研探成果作品;巫文化雕塑园区内建有神农及"十巫"神像雕塑,艺术地再现了远古巫文化浪漫琦丽的魅力。
大宁河古栈道遗迹
在宁厂古镇至巫山龙门峡口的大宁河西岸80余公里(旧称270里)的悬崖峭壁之上,静穆地排列着无数石孔,虽经千年风雨侵蚀,但仍保持规则的四方形,大小30厘米见方,孔深40-50厘米,间距1.46-2.18米,整齐有序,呈一定斜度直线排列着,大体与其下的河面保持平行。据文物工作者严格统计,该段石孔总计6888个,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大宁河古栈道。
其实大宁河古栈道远不止这一段。从宁厂溯流而上,东溪河、西溪河沿岸数十公里的深山峡谷之中,均有这种方形石孔,其大小尺寸基本一致,只是没有南段栈道石孔规整有序,不是严格的倾斜式直线排列,而是有的上下错落,有的呈"之"字形,有的地段上下两排,呈"品"字形排列。但数量也是巨大的,据估计不少于3000多个,总计大宁河古栈道石孔,数量当在10000个以上,绵延三、四百华里。有诗赞曰:
壁削千仞云中开,俯瞰大河滚滚来。
迤逦盘桓入残月,铁马金戈御烽台。
蜀道崎岖渡飞鸟,巫民叱诧通关隘。
可怜千载沧桑路,今浮碧水伴青苔。
首先,这么多的栈道石孔,是谁何时建造的呢?遍查方志、典籍,正史无载,但当地一个著名的传说流传甚广:一天鲁班与观音菩萨在大宁河峡谷迎面相遇,路窄,不能通过,两"人"对峙着互不相让。故相约打赌,比赛谁的本领大,要求一夜之间鲁班在峡谷绝壁之上修一条路,观音则要做好100双绣花鞋,雄鸡报晓前,谁先完成,即为胜者。一声"开始",两人各施通神法术,鲁班驾起云头,按一定坡度,在宁厂至龙门峡口西岸绝壁上,用墨斗弹出墨线,再拿角尺在岩壁上每隔5尺敲一下,便是一个石孔,速度风快。观音在天上瞧见鲁班快要完工,而自己的绣花鞋还未过半,便学起鸡叫,鲁班以为天将放亮,自己已经输了,就停了下来,至此绝壁上只留下一列整齐的石孔,而未建成栈道。
虽是传说故事,但要完成如此浩大繁复的工程,除非是天工神匠,否则,凡人俗夫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
但勤劳勇敢的大宁河儿女,把它完成了!这真是难以想象。
先民不惧艰险,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究竟是为何目的,有何用途?有的认为是引卤栈道,据《巫山县志》记载:汉永丰7年(公元64年),"尝引此泉于巫山,以铁牢盆盛之"。《大宁县志》载曰:"石孔乃秦汉新凿,以用竹笕引盐泉到大昌熬制";有的认为是人行栈道,是以宁厂古镇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延伸千余里的古盐道的重要部分;有的据民间传说,认为是古代军事交通遗迹。比如:诸葛亮伐魏的通道——诸葛亮曾屯兵城口,出击时则在石孔中打上木桩铺上木板,便于军队掩蔽快速通行;撤退时,撤掉木桩和木板,甚至一把大火焚毁栈道,可致敌兵无法追击。还有宋太祖出师平蜀、薛刚反唐、张献忠入川都曾用过此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是"引卤说"与"盐道说"始终占据主流,但其技术可行性、经济实用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周边其它景点
大宁古城、红池坝、兰英大峡谷、云台观、妙峡、大宁河小三峡、滴翠峡、巴雾峡、大昌古镇、龙门峡、悬棺、大溪文化遗址、龙骨坡古猿人遗址、巫山小小三峡等。
4、古镇名人
杨秀昆(1911-1993),四川巫溪县宁厂镇人。原名杨秀坤。1930年加入中国*。1929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5军排长,红4军连长、营长,红四方面军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和西路军艰苦作战。任西路军第30军88师副师长,西路军总支队支队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特务团团长,华中第10军分区27团团长,豫西第2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反"扫荡"、反顽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2旅旅长,第10纵队28旅旅长,第2野战军58军副军长,第4野战军47军副军长。参加了中原突围、淮海、皖西战役等。*成立后,任副军长,河南省民政厅副厅长。1993年5月5日在武汉逝世。
5、古镇民俗文化
宁厂古镇,被誉为"龙舟之乡"。古镇龙舟表演是古镇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除了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外,更是体现一种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为弘扬端午龙舟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和活跃古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展示宁厂人民勤奋务实、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目前,宁厂仍保留着5条龙舟,宁厂镇盐泉、猫儿滩、衡家涧、谭家墩社区、双溪村分别代表"白龙、黄龙、红龙、乌龙、混江龙"5个龙舟队,队员100余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