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团结理论与人性论视野下的当今社会信任危机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从“机械团结”的古代社会步入“有机团结”的当今社会,在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却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致使人们的身体相互依赖,而精神彼此独立,无从寄托,“孤独感”倍增,导致“信任感”出现严重危机,本文通过运用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和“人性论”理论来探讨当今社会的信任危机问题。
关键词:二元对立 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 人性论
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发展迅速,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精神层面远远没有跟上,反而有倒退的迹象,即我们所说的“道德滑坡”现象,随着近几年各种信任危机事件的发生,如:小悦悦事件;瘦肉精事件;儿童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这类事件的频频发生使我们看到了人性论下的信任正在逐步瓦解,是什么让今天的国民道德水准变得如此乏善可陈呢?本文认为当今人类受功利主义思想的驱使与社会风气的败坏在此问题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下人们普遍反映出这样一种生存状态,“浮躁,焦躁,狂躁”俗称“三躁”,致使人们惶惶不可终日。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利益击垮了一切,只要能达到目的有些人不择手段使出浑身解数,久而久之人们就只剩下防范了,除了自己谁都不相信,致使每个有型的团体实质是一盘散沙,形存而神不在。这种环境下,人们逐渐变得表里不一,生活在围城的人也就失去了凝聚力。我们正处于一种道德和人性濒临崩溃的境地。本文从社会团结理论与人性论的角度来谈一下当今社会的信任危机。
1.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中的二元对立思想
受到现象学大师笛卡尔的深刻影响,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也暗含着身体与意识的二元对立思想。wwW.11665.COM身体是物的形式,而意识是心的形式。在人类历史的每个时代都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尽管两者紧密相连,但两者不在同一世界中,从感知经验可知,身体是物质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灵魂的居所却在精神世界中,可望而不可即。
迪尔凯姆根据社会各成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将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机械团结主要出现在古代社会,它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的基础之上,这时的人们之间还没有分化,有着同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心理情感和道德准则,个人的行为受群体意识的支配。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个人按集体的意识来塑造自己,以求与别人交往的相似性。
而到了有机团结的当今社会,它建立在社会分工这个物质基础之上,分工导致了职业的专业化,因职业的不同而服务于不同的各领域,在此领域发挥自己的独特能力,至此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意识到生存就必须依赖于他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可以发现,每个人虽然从事不同的领域,但是从事的都是相对狭小的专业领域,这样社会上的人就谁也离不开谁,是一条不能出现断痕的链条,这主要是指身体上,可想而知社会对个人要求的这种专业化程度在另一个侧面使人越来越个人化,在此主要是指意识上,深有体会当下人们的孤独感与日俱增。原因主要是身体与意识的二元对立状态导致。
2.当代社会信任危机的形成
通过身体与意识的二元对立思想,我们可以深思,由于二元对立,使我们不能像机械团体那样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意识。二元对立使我们物质层面相互依赖,而精神层面彼此独立。日益精细的社会分工下,每个人都在自己日益狭小的专业领域内,按照人的本性,人人都有征服意识,这是人类自存在之日起便根深蒂固的寻求完美的强烈愿望,然而学海无涯,随着人类的认识的不断进步,需探究的未知领域就不断扩大,意味着越来越远离目标,这种矛盾状态使现代急功近利的人们在精神层面上处于极度孤独状态。面对未知的世间万物,独自一人在此漂泊,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情绪,没有一种新的精神寄托不信任感就油然而生。这种不信任不单单表现在个体层面,还表现在社会制度系统层面。
3.从“人性论”的角度来看当今信任危机
从2000多年前的孔夫子就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认为人生而俱有的本性是相近的,后天生活才造成人与人之间很大的差别。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孟子主张所有的人都是性善的;荀子主张所有的人都是恶的;世硕主张人性是有善有恶的;告子主张人性都是无善,无恶的。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性善论”“性恶论”“中人论”。不管哪种“
人性论”的主张,都不能泯灭环境与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中在遗传因素不可塑的情况下,教育跟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想要改善人的信任感就要从根源入手。使其达到二元统一,使人从小就有一种精神的寄托,不能任其孤独情绪蔓延产生不信任感。最终达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目前的环境下致使人们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就要在身体上依赖于别人,而意识必须学会独立,导致我们身体与意识一步步分离,形成对立。因此,主要是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在此环境不仅指的是物理环境更主要是指我们生活的精神世界中的环境。只有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能够相互依赖有所寄托才行,使其随时随地能够找到“避风港”。社会正在进行剧烈的变迁,宪法、法律、法规等越来越受到国民的重视。用法律保护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各项权利,对侵权者给予法律制裁,对维权者给予制度支持,用法律来维护正义,做到真正的公平与正义,给人们真正的“社会安全感”,形成信任系统。信任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一个民族永久不衰。因此救赎道德,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参考文献:
[1]迪尔凯姆.人性的二重性及其社会条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三联书店,2000.
上一篇:绿篷车调查问卷2015.1
下一篇:台灯的创意设计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