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企业管理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和促使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最大的努力,这就要求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适当运用激励手段,使员工的个人需要与组织的需要能更好的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机制 运用
“激励”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激发使振作”。在管理中,激励就是通过满足人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企业人力资源的目的就是在于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确保企业各要素的有机结合和不断的协调发展,企业才能高效地运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和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然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主体,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怎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进而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力,最终使企业得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在于如何吸引、保留、激励、开发人力资源,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古今中外的组织领导者、管理者们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方式,以达到鼓舞职工士气、凝聚人心、团结一致,来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然而,在有效地开展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针对员工的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如何运用和掌握激励理论提供了依据,他把人类的需要归为五大类,这些“需要”相互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管理者只要根据员工的需要,抓住有利时机,将会取得很好的激励效果。然而,我们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常常有这样的误解,认为提高薪酬、工作稳定、职位能得到提升、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促使员工工作积极性高的最主要原因。Www.11665.coM但是研究发现,上级领导对员工工作的认可和赏识,参与意见,帮助解决个人问题更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针对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使员工的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能更好的的结合起来,达到实现共同目标的目的,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 合理运用激励机制,人是重要因素
欲要善任,先要知人。就是要认识、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洞察人的心理需求变化,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过去人事管理把员工看成是机械的、被动的实体而加以管制,并没有把员工看成具有能动性、自主性的主体来加以开发,形成企业的管理者大都以我为中心来管理员工,往往制定出来的人事制度由于缺乏可操作性与可接受性,导致劳资矛盾、管理冲突。忽视了员工是企业的主体,要想真正激发职工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深入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分析职工心理与行为的变化,把握好职工的个性差异,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形成的各项制度才能得以执行并取得总体目标的实现。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要重视员工现实能力的激发,疏忽员工潜能的挖掘,将影响企业人才优势的发挥。因此,能否激活和挖掘职工的潜能,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根本。从人的动机看,都有自我的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和满足自尊的需要,对于工作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员工,运用激励机制来激发他们不断奋进、勇于开拓、勇于创新,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2 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
按照心理学家的学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动机是人们付出努力或精力去满足某一需求或达到某一目的的心理活动。动机的根源是人内心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是因为人的一种或多项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因此,积极工作是员工一种能动的自觉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如:提高劳动效率、超额完成任务、良好的服务态度等等......也就是了解别人,希望得到什么或害怕失去什么。利用人的内心特点,让其完成某项工作。奖励和惩罚都是激励,前者是积极的激励,后者是负面的激励,都是激发企业员工士气、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但是以鼓励代替惩罚,惩罚固然能纠正员工行为的偏差,但是以鼓励的手段去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激情,这不是更好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对职工的实效进行考核和监控、减少违规行为,这样要比惩处的效果更好,也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可忽略的环节。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工作的协调统一。任何组织都是由各自工作群体及各种非正式群体组成的有机结构。为保证企业整体能够有效、协调地运转,除了必需的良好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外,还需运用激励的方法,分别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尊重、社交等多方面的需要,以鼓舞职工士气、协调人际关系,进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使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来完成组织目标的目的。
3 实施有效的培训激励,是对企业人才的储备
当今世界日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知识更新速度迅猛加快,员工知识结构老化现象日益突出。他们虽然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积累大量的知识。但是,仍需要渴求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越是高层次的人才,这种需求更为迫切。它是激发职工的工作兴趣,提高员工素质,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以便达到成为职业行家能手的过程。因此,企业应满足员工的这种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这样才能激发员工深刻而又持久的工作动力,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要结合员工的岗位需求,以切实帮助和提高员工工作技能的出发为目的,推荐参加学历的提升、等级证书的考试学习、到高校进修深造、到先进单位脱产学习、出国培训等激励措施。给员工提供一些优惠的政策和进步的机会,以达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让其学习知识,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职工健康地发挥其才能和智慧。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断的创造新成果,为企业的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储备了大量可用的知识型人才。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才有可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才能有与其他企业抗衡的能力。
4 利用激励手段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每一个组织都需要三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组织注定非垮不可”。因此,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牢牢把握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尤其对“未来的人力的发展”,也就是说来自组织内部的管理。怎样做到识才、育才、用才、留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关键。对员工来说,一个好的领导,一个好的工作氛围与工作条件是留人的重要因素。而对企业来说,通过各种激励措施的制定与约束机制的完善,对预防人才的外流,保留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则是更为重要。因此,要以北宋大诗人苏轼所说“士有一言中于道,不远千里而求之的”的求才若渴、爱才如命的精神去做好人力开发工作。通过各种手段和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等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留住企业需要的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要,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行业领域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5 激发职工参政议政的激励机制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职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在管理中,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经营,让其参与管理,可以使员工感受到上级领导对其的信任、重视和赏识。能够满足员工的归属和受人赏识的需要,从而使他们深感,自己的利益同组织的利益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增强了员工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因此,让员工恰当地参与管理,既能激励员工,又能为企业的成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尊重代替蔑视,员工的意见要予以重视,员工就会有被重视的满足。以意见沟通代替简单命令,以*代替专制或放任。在决策前,征询下属意见,既可完善方案本身,还可使方案更好地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还可以进一步满足职工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把人当成一种活的资源来加以开发和利用,企业的成功越来越取决于该企业管理人力资本的能力。人力资本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个人的知识、技巧和能力的总值。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职工的支持,管理者应懂得,处理好管理企业与职工二者的关系,职工决不是一种工具,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当二者发生背离时,个人目标往往会干扰组织目标的实现。依据激励理论,根据个人的目标需要,引导职工把个人目标统一到组织的整体目标上来,从而促使个人目标与组织整体目标的共同实现。
参考文献
[1]德斯勒,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美]霍旺森、(美)霍尔顿三世 著,陶娟译:《人力资源开发效果评估》,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博学·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丛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