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科普小知识2022-12-11 19:38:03
...

南越王墓博物馆位于解放北路象岗山上,中国大酒店后面,是西汉早期建都番禺(广州)的南越国第二代王,秦统一岭南的将领赵佗之孙,自称文帝的赵昧的陵墓。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外文名称:THEMUSEUMOFTHENANYUEKINGMAUSOLEUM

类:别:王墓博物馆

建成时间:1983年

开放时间:1988年2月8日

建筑面积:17400多平方米

馆藏文物:10000余件

设计者:何镜堂、莫伯治

地:点:广州市解放北路867号

1、简介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唯一汉代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其中“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金铭文虎节、印花铜板模、平板玻璃铜牌饰等文物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南越王墓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布局规模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的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筑面积17400多平方米,主要展示南越王墓原址及其出土文物。博物馆以古墓为中心,依山而建,将综合陈列大楼、古墓保护区、主体陈列大楼几个不同序列的空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突出了遗址博物馆的群体气派,是岭南现代建筑的一个辉煌代表,曾获得六项国内外建筑大奖。博物馆还设有杨永德伉俪捐赠的陶瓷枕专题陈列和不定期的临时展览。博物馆现藏陶瓷枕多达400余件,制作年代由唐迄民国,以宋、金为主,数量之多、品质之精、窑口之广在国内同类收藏品中均属罕见。

3、南越印迹

1995年和1997年配合建筑工程先后清理出一座大型石沟水池和一段长150米的石沟曲渠,两者同属于一个整体,为南越国王宫御苑的园林人工水景。1996年下半年,还在宫苑大石池之西50米处,发现了砌筑特别考究的宫署食水砖井。这些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发现,为进一步探求南越王宫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历史沿革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瓷枕

1983年南越王墓发掘工作完成后,广州市委、市*做出了“就地建设南越王专题博物馆,保护古墓,陈列出土文物”的决策。

1984年3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正式由市*立项并划地征地,随后开始了方案设计、论证、筛选,最后确定采用中科院院士、市规划局总工程师莫伯治先生的设计方案。

1986年12月27日举行建馆奠基仪式,首期工程加固维修古墓。

1988年2月8日,综合陈列楼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1989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进行了墓室维修加固、墓室光棚、东回廊的建设。

1993年2月8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第二期工程主体陈列楼竣工。同日,《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专题陈列》开幕,标志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全面建成。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将于2010年前完成周边地带系列改造规划。规划主要从功能布局、设施配套与环境整治三方面着手对南越王博物馆进行修建改造。恢复象岗山原有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历届首席行政领导:副馆长、馆长司徒裕(1987-1988.10、1988.11-1991.10);副馆长黄志宾(1991.10-1991.12),馆长萧亢达(1991.12-1993.12);副馆长谭庆芝(1993.12-1997.12);副馆长、馆长李林娜(1997.12-2001.12、2002.1-2012.1);馆长吴凌云(2012.2-至今)

5、名人来访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瓷枕

1987年8月,著名学者贾兰坡等在鉴赏出土文物。

1988年2月8日,商承祚先生到馆参观。

1988年2月,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教授到馆参观。

1988年9月21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来馆参观。

1989年3月30日,新西兰外交部长一行到馆参观。

1990年12月10日,**顾问委员会常委胡乔木偕夫人到馆参观。

1991年4月23日,**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广州市长黎子流的陪同下来馆参观。

1991年9月21日,意大利总理安德列奥蒂偕夫人一行在李岚清副总理的陪同下到馆参观。

1991年10月15日,国务院总理*到馆视察。

1991年11月6日,法国总理希拉克到馆参观。

1992年1月18日,联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到馆参观。

1993年5月12日,莫桑比克总理马顺龙来馆参观。

1993年11月8日,德国联邦参*主席、不来梅州州长参观后与李龙章副馆长等合影留念。

1994年2月28日,美国前国务卿伊格尔伯格在听萧亢达馆长讲解南越王墓墓室原址的情况。

1994年3月4日,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在**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等陪同下参观本馆。

1994年3月10日,奥地利施特劳斯交响乐团一行到馆参观。

1996年5月11日,法国前总理巴拉迪尔到馆参观。

1997年6月28日,泰国公主诗琳通参观本馆。

1998年3月1日,圣马力诺*执政官扎费拉尼阁下及夫人来馆参观。

1998年11月,**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等一行参观主体陈列楼。

2003年11月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在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石安海陪同下到馆视察。

2004年4月29日,越共*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思想文化部部长阮科恬一行9人在中宣部副部长和省外办的陪同下,来我馆参观。

2005年1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顾问、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贝绍院士,科教组织公关部艾利兹维女士在文化局陈玉环副局长、申报办吴凌云的陪同下来馆参观。

2005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郭树清副行长在省人民银行行长的陪同下来馆参观。

2005年4月5日,国务院政治局常委陈至立、文化部部长*等领导在市委书记*、市长张广宁的陪同下来馆参观。

2005年8月1日,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在市委书记*等领导的陪同下来馆参观。

2005年12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著名作家冰心的女儿吴青女士、陈恕、沈龙朱(沈从文之子)来馆参观。

2006年3月26日,著名物理学家、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在中大校长的陪同下来我馆参观。

2006年3月28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乌云奇木格在省人大主任、市人大主任陪同下来我馆参观。

2006年12月28日,清史专家阎崇年来馆参观。

2007年10月19日,原**主席连战来馆参观。

2007年12月6日,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来馆参观。

2008年7月17日,国家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来馆参观。

6、王陵探秘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展厅

西汉南越王墓发现于1983年,是迄今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随葬物最丰富、唯一饰有彩绘的石室墓。该墓藏于象岗山腹心深处20余米,出土了“文帝行玺”金印和“赵眜”玉印以及玉角杯等珍贵文物一万余件,可确定墓主为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约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墓室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仿阳宅形制建造,坐北朝南、前朝后寝,分前后两部分,分别由石门隔开。墓前部为前室、东耳室、西耳室;后部为主棺室、东侧室、西侧室和后藏室。墓主葬具为一棺一椁,安放在主室正中。墓中不仅放置了诸多奇珍异宝和生活用品,还随葬了15个殉人,作为他地下的仆役。南越王墓及其随葬珍品是南越国的重要历史遗存,对研究秦汉时期广州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996年,南越王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珍品例举

丝缕玉衣


丝缕玉衣

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帝王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敛服。汉人迷信玉,以为玉衣可使尸体不腐。目前中国考古出土的完整玉衣有十几套,南越王的丝缕玉衣是我国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南越王的丝缕玉衣,长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做成。

“帝印”玉印


“文帝行玺”金印

印台长:2.3厘米宽:2.3厘米通钮高:1.6厘米。

这枚玉印是在墓主腰腹位置出土的九枚印章中的一枚。这九枚印玺原来是三个一组用小漆木盒盛放着,后来盒子朽烂掉了。

玉印的印文是阴刻篆书的“帝印”两个字,因墓室进水及年代久远,玉印被浸蚀成黄白色。

印钮雕成螭虎形状,装饰有云纹。根据《史记》、《汉书》记载,南越国第一代王、第二代王都曾僭越称帝,在国内使用皇帝的礼仪。“帝印”玉印及封泥的出土是对这一史实有力的证据。

承盘高足玉杯

承盘高足杯放在南越王棺椁的头端,造型呈三龙拱杯之势,在南越王墓中出有五色药石的实物,所以这件承盘高足杯可能是南越王生前用来承聚甘露、服用长生不老药的器具。

龙凤纹重环玉佩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直径10.6厘米,厚0.5厘米。是一件装饰玉器,堪称国宝。它出土于墓主右眼位置,青白玉雕成,土沁呈黄白色。在设计上,玉佩分为内外两圈,内圈透雕一条游龙,外圈透雕一只凤鸟,站在龙的前爪之上。龙尾和后爪伸向外圈,凤冠和尾羽上下延成卷云纹,把外圈空间填满。凤鸟回眸凝望游龙,龙凤似喃喃细语,妙韵天成。龙凤相对,寓意吉祥。这件玉佩雕镂精细,构图完美和谐,主次分明,是汉代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的器形图案被选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馆徽。

“蕃禺”铜鼎

南越王墓出土汉式铜鼎共18件,其中9件器身有“蕃禺”或“蕃”的铭文。番禺就是今天的广州,它在秦朝时是南海郡的郡治,南越国时为都城,这件25禺”铜鼎说明广州建城已有221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广州城市建设史的重要物证。

银盒


银盒

银盒盖身相合呈扁球形。盖子和盒身上采用锤牒工艺制成对向交错的蒜头型凸纹。这种工艺与纹饰、造型是古代西亚波斯银器的特点,而与中国本土的不同。专家认为这是一件海外舶来品,银盒进入中国后,工匠根据汉代银器的特点,在盖子上焊接了盖钮,在盒底加了圈足,还在器身上留下了许多铭文。西汉时期,广州已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长乐宫器”陶瓮

高:53厘米腹径:46.5厘米

这件陶瓮在表面上有“长乐宫器”四字,我们知道,在汉代首都长安城内,有长乐宫、未央宫等宫殿,是帝王、后妃的居所。这件陶瓮的出土,说明了僭越称帝的在宫廷建制方面,充分仿效西汉*王朝的王室制度。

白釉剔牡丹纹腰形枕

金河北定窑长:26.1厘米宽:19.8厘米高:15厘米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继邢窑之后又一著名的白瓷窑场。窑址在今天的河北省曲阳县,那里宋代属定州,所以叫定窑。它始烧于晚唐,到北宋时,就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了,及至金朝,仍十分兴盛。在五大名窑之中,定窑产品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主要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划花和剔花等。这件瓷枕充分体现了定窑的剔花工艺技术。所谓剔花,就是在已绘好纹饰的瓷胎上将花纹以外的部分剔除,使花纹凸起,有如浮雕,从而展示了纹饰的立体效果。这件枕头枕面上剔出缠枝牡丹花纹,在侧面剔出卷草纹。技法生动写实,画面富丽堂皇。

8、举办展览

南越王墓中出土文物展

南越王赵眜墓是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墓中出土各类随葬品一万余件,以玉器中墓主身穿的“丝缕玉衣”为我国考古首次发现。青玉角杯、十一套组玉配饰、五十八件玉剑饰等都是汉玉中的重大发现。铜器中刻有“蕃禺”铭文的鼎、刻战船纹的提筒和刻有“文帝九年”铭文的句鑃都至为重要。还有古波斯银盒、蓝色平板玻璃牌饰等大批珍品。出于墓主身上的龙钮“文帝行玺”金印和“赵昩”玉印,确证墓主为第二代南越王。墓室内外还发现十五个殉人。本展览分为五个单元:文帝金印、主室瑰宝、墓中殉人、御库藏珍、钟鸣鼎食。

杨永德伉俪捐赠瓷枕展示

该馆现藏陶瓷枕四百余件,其中有两百余件由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先生与夫人杨张瑞贞女士捐赠。这批枕的年代由唐迄元,以宋金时期为多,釉色五彩纷呈,造型多式多样。窑口以唐宋以来北方产区的河南、河北为主,有巩县窑、磁州窑、登封窑、宝丰清凉寺窑、定窑、耀州窑以及南方的长沙窑和景德镇窑等。这批陶瓷枕数量之多,品类之众,窑口之广,在国内外实属罕见。

为了表彰香港著名文物鉴藏家杨永德先生的爱国情怀,1993年博物馆还特设专门展厅展示其捐赠的两百多件陶瓷枕,按年代和窑口进行分类陈列,反映了陶瓷枕的源流和兴盛情况。

9、馆际交流

(1)展览考察交流

利用每次与兄弟单位办展的机会,馆内都会派出业务人员进行考察学习。自建馆以来,先后派人到美国、德国法兰克福、日本、*、香港、印度、陕西、山西、上海、浙江、湖南、湖北、河南、*、北京等地的文博单位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学习。

(2)博物馆建设与陈列交流

2007年博物馆确定主体陈列改造并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由李林娜馆长亲自率领,馆内各部室主任及相关业务人员到南京、扬州、苏州、上海、北京、天津、呼和浩特、太原、西安、成都、重庆等地考察,参观了南京博物院、总统府、扬州博物馆、扬州汉陵苑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博物馆、内蒙博物院、山西省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西安博物院、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成都三星堆遗址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大足石刻博物馆等二十余家博物馆,并与其中十几个馆就博物馆的建设(新建、改建)、陈列(改陈)、宣传、安保、技防、设备、管理等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3)国外学习考察

2007年8月-2008年3月副馆长王芳博士受广州—洛杉矶友好协会资助,赴美国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进修,选修《西方艺术史》等课程,并考察美国东部和西部50多家博物馆,完成英文考察报告一份。

10、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9:00——17:30(全年开放,2月28日、8月31日闭馆检修)

服务:可提供中、英、法、日、德、西等语种的简介、录像介绍和导览服务

乘车线路:

/203/273/552/7/543/211/29/7/33路解放北路站下

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E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