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
落叶乔木,高达20(-30)米,胸径1米。老树树皮具厚木栓层,淡灰至灰褐色,深纵裂,内皮鲜黄色,味苦。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轴及叶柄均细;小叶5-13,薄纸质至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6-12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具细钝齿及缘毛,上面无毛或中脉疏被短毛,下面基部中脉两侧密被长柔毛,后脱落。萼片宽卵形,长约1毫米;花瓣黄绿色,长3-4毫米;雄花较花瓣长。果具5-8(10)浅纵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中文学名:黄檗
拉丁学名: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
别称:黄柏,关黄柏,元柏,黄伯栗,黄波椤树,黄檗木,檗木,黄菠梨,黄菠栎,黄菠萝
拼音:huangb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芸香目
科:芸香科
属:黄檗属
1、形态特征
黄檗
黄檗树高10-20米,大树高达30米,胸径1米。枝扩展,成年树的树皮有厚木栓层,浅灰或灰褐色,深沟状或不规则网状开裂,内皮薄,鲜黄色,味苦,粘质,小枝暗紫红色,无毛。叶轴及叶柄均纤细,有小叶5-13片,小叶薄纸质或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6-12厘米,宽2.5-4.5厘米,顶部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一侧斜尖,或为圆形,叶缘有细钝齿和缘毛,叶面无毛或中脉有疏短毛,叶背仅基部中脉两侧密被长柔毛,秋季落叶前叶色由绿转黄而明亮,毛被大多脱落。
花序顶生;萼片细小,阔卵形,长约1毫米;花瓣紫绿色,长3-4毫米;雄花的雄蕊比花瓣长,退化雌蕊短小。
果圆球形,径约1厘米,蓝黑色,通常有5-8(-10)浅纵沟,干后较明显;种子通常5粒。花期5-6月,果期9-10月。
2、生长环境
黄檗
主要分布区位于寒温带针叶林区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为湿润型季风气候,冬夏温差大,冬季长而寒冷,极端最低温约-40℃,夏季较热,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为阳性树种,根系发达,萌发能力较强,能在空旷地更新,而林冠下更新不良。
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适生于土层深厚、湿润、通气良好的、含腐殖质丰富的中性或微酸性壤质土。在河谷两侧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在沼泽地、粘土上和瘠薄的土地上生长不良。黄檗在东北林区,常散生在河谷及山地中下部的阔叶林或红松、云杉针阔叶混交林中;在河北山地则常为散生的孤立木,生于沟边及山坡中下部的杂木林中。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海拔上限(米):北部垂直分布700,在南部可达1500。
3、地理分布
多生于山地杂木林中或山区河谷沿岸。适应性强,喜阳光,耐严寒,宜于平原或低丘陵坡地、路旁、住宅旁及溪河附近水土较好的地方种植。
产于内蒙古南部、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及广西北部等省区。*德庆、达孜等地有栽培。在吉林垂直分布达海拔250米,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达1000-1200米,在河南、陕西等地达1500米,在云南中部及西北部达3300米。河北兴隆、山西太行山区、陕西秦岭以北渭河流域及云南澜沧江流域山谷中有天然森林。淮河以北、华北地区石炭岩山地、阳坡及平原多选用造林。朝鲜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华北地区。
4、主要用途
其木材可用作建筑材料:叶可提取芳香油。
果实:黄菠萝,又名黄柏,是我国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主要生活在山区。
树皮: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胆燥湿的功效,经济价值很高。
木材:木材有光泽,年轮明显、均匀,材质软,易干燥、加工,材色、花纹均很美丽,油漆和胶结性能好,不易开裂,耐腐性好,是高级家具的用材。
解放后黄菠萝为我国禁伐木材,主要用于军用制造枪托。
5、主要特性
黄檗
黄柏木是主要生长在温带和亚寒带的针叶乔木,柏木具有君子一样的性格形象斗寒傲雪、坚毅挺拔,乃百木之长,素为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柏木有多种,以黄柏为上,其它次之。黄柏色泽温润,木质细腻,抚之如幼童肌肤,做成家具别有风韵。柏木家具所营造的朴实原生的风格满足了现代人们追求自然、舒适、典雅的生活,为品味人生的消费者倡导绿色家园、自然淳朴的生活意境。
香柏木有天然香味可以入药,柏子可以安神补心。又有"药木家具"之称。每当人们步入葱郁的柏林,望其九曲多姿的枝干,吸入那沁人心脾的幽香,联想到这些千年古木耐寒长青的品性,极易给人心灵上以净化。犹如与木而言,素有木言木语的感触。由此可知,古人用柏木做家具时的情境。香柏木无污染、无辐射,天然芳香,色彩厚重斑斓、天然木节、清香飘逸,是树木中的长寿星、活化石。古代帝王对数百年的香柏木封为将军树。在宗教盛行之地更被众人冠以神木之美名。
香柏木缓解松弛神经,安抚波动情绪,减轻日常工作压力,有效收缩发肤毛孔,从而达到清洁肌肤,去屑、生发,对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消炎、镇痛的疗效。据《本草纲目》、《二十五病方》、《千金翼方》、《唐本草》等记载:香柏木具有,性味甘平,入心、肝、脾、肾、膀胱诸经,具有保健、美容、美肤等功效。
随着现代城市工业的飞速发展,室内装饰材料及居家用品中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无限制释放,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让人们不得不审视环保、渴求回归、迫切需要来自天然的家居产品。人们在注重产品款式,功能的同时,更要求产品环保及由此给健康带来的保证。天然柏木家具无放射性和散发性污染,有益于人体健康,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实木家具。天然环保实木家具适应人们追求环保、崇尚自然的时代潮流,是人们品味生活,享受自然的最理想家居产品,其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6、家具特点
黄檗
1、设计之美:绿色、环保、自然、设计现代、简约休闲。
2、艺术之美:舒适典雅,色泽鲜丽、木纹清晰、表面具有丰富的自然木节,充满艺术气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3、环保健康:香柏木发出的芳香气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菘萜、柠檬萜,这些天然物质不仅能杀灭细菌、病毒,净化空气,而且对人具有松弛精神、稳定情绪的作用。
4、结实耐用:柏木家具质细、耐水,材质坚硬,生长期长,密度大,遇水不会烂,不会发黑,防腐保温,防蚁、防霉、防臭、防漏水、抗静电、抗菌、保温、不易变形、耐磨,至少可保持三十到四十年。
5、保健养生:《中华博物》里说:柏木香味可以入药,柏子可以安神补心。可见柏木对人体健康是很有益处的,自然原生的材质,非常环保、健康。古代道家常用的柏木枕用柏木板制成,四壁留有120个小孔,内装当归、川芎、防风、白芷、丹皮、菊花等32味药物,外套布套,药味缓慢散出。据说,枕100天便会面有光泽枕一年,体中风疾会自然痊愈。
6、易于保养:由于柏木色泽较深,方便清洁和保养。
7、致危分析
黄檗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其树皮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和药物价值。它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在科研上也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目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由于长期乱砍滥伐,目前数量已很少。其生境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对种群更新具有较大的影响。
8、历史记载
黄柏出自《本草纲目》、《别录》:黄檗,生汉中山谷及永昌。陶弘景:(黄檗),今出邵陵者,轻薄色深为胜。出东山者,厚而色浅,其根于道家入木芝品,今人不知取服之。又有一种小树,状如石榴,其皮黄而苦,俗呼为子檗,亦主口疮。又一种小树,多刺,皮亦黄,亦主口疮。《蜀本草》:《图经》云,黄檗,树高数文,叶似吴茱萸,亦如紫椿,皮黄,其根如松下茯苓。今所在有,本出房、商、合等州山谷。皮紧厚二、三分,鲜黄者上。二月五月采皮,日干。《本草图经》:檗木,黄檗也,今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佳。五月六月采皮,去皱粗暴干用。其根名檀桓。《纲目》:檗木,名义未详。《神农本草经》言檗木及根,不言檗皮,岂古时木与皮通用乎。
9、保护价值
现状
渐危种。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是中国的珍贵药材树种。由于过度采伐,资源越来越少,很易陷入濒危状态。由于国家保护部分地区的黄檗的数量开始增加,不过多数是不到十年的小树。
本种为古老的残遗植物,对研究古代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期气候有科学价值。木材纹理美观,切面有光泽,材质坚韧,耐水湿及耐腐性强,不翘不裂,多用来制造枪托;树皮木栓可作软木塞、浮标、救生圈或用于隔音、隔热、防震等;内皮可作染料及药用;叶可提取芳香油;花是很好的蜜源;果实含有甘露醇及不挥发的油分,可供工业及医药用。
措施
尚无具体保护措施,对现有资源特别是母树应加以保护,进行繁殖栽培,扩大其资源。可以根据其利用种子繁殖的特点来进行嫁接,利用技术扩大其生长的范围,扩大繁殖量。
10、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黄檗
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分根繁殖。
1.选地、整地
育苗地则宜选地势比较平坦、排灌方便、肥沃湿润的地方,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作基肥,过磷酸钙25—30公斤。深翻20一25厘米,充分细碎整平后,做成1一1.2米宽、高20厘米的畦。
(1)种子繁殖。黄菠萝种子具休眠特性,低温层积2—3个月能打破其休眠。将洗净的种子与砂按1:3的比例混拌埋入坑内露天越冬。第二年春播前20天取出,拌细砂放人木箱内,置温暖处催芽。待种子炸口后进行播种。播种分春播或秋播两种。一般都采用秋播。春播最佳时期在清明至谷雨前,宜早不宜晚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前用40℃温水浸种l天,然后进行低温或冷冻层积处理50—60天,待种子裂口后,播种时在畦上按行距30厘米、深5厘米开沟,播种后覆土2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种量4—5公斤,稍加镇压,浇足底水,床面盖稻草保持湿润。播后覆土,搂平稍加镇压、浇水;秋播最佳时期在上冻前(即11月份)。秋播不用进行种子处理,随采随播。播前20天湿润种子至种皮变软后播种。每亩用种2—3千克。一般扣5月出苗,培育l一2年后,当苗高40L-70厘米时。即可出圃移栽。
(2)分根繁殖。在休眠期间,选择直径l厘米左右的嫩根,窖藏至到年春解冻后扒出,截成15—20厘米长的小段,斜插于土中,上端不能露出地面.插后浇水。也可随刨随插。一年后即可成苗移栽。
2.苗期管理
(1)间苗、定苗。出苗80%后要及时撤除覆盖物。苗齐后应拔除弱苗和过密苗。一般在苗高7一lO厘米时,按株距3-4厘米间苗。苗高17—20厘米时,按株距7—10厘米定苗。
(2)中耕除草。要经常除草防止草荒。一般在播种后至出苗前除草1次,出苗后至郁闭前,中耕除草2次。定值当年和发后2年内。每年夏秋两季,应中耕除草2—3次,3-4年后,树已长大,只须每隔2—3年,在夏季中耕除草1次,疏松土层,并将杂草翻入土内。
(3)追肥。育苗期,结合间苗中耕除草应追肥2—3次。每次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3000千克,夏季在封行前也可追施1次。也可定茁后按667平方米追施农家肥2000公斤。
(4)排灌。播种后出苗期间及定植半月以内,应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也应及时浇水降温,以利幼苗生长。郁闭后,可适当少浇或不浇。多雨积水时应及时排除,以防烂根。
3.定植造林。
(1)选地。黄菠萝为阳性树种,山区、平原均可种植,但以上层深厚、便于排灌,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地方为佳,零星种植可在沟边路旁、房前屋后、土壤比较肥沃、潮湿的地方种植。应选择山的中下部、河谷两侧土层深厚肥沃、潮湿、微酸性至中性的壤土地为造林地。
(2)整地。在选好的地上按栽植密度(株行距l米x2米)进行穴状整地,穴的规格为50x50×40厘米。
(3)时间。秋栽或春栽。秋栽在育苗当年上冻前进行;春栽在育苗后第二年春清明至谷雨进行。将幼苗带土挖出。剪去根部下端过长部分,每穴栽l株,填土一半时,将树苗轻轻往上提。使根部舒展后再填土至平,踏实,浇水。
(4)管理。定植后要连续抚育4—5年,及时除草防止草荒,在2—3年内每年夏秋两季要各除草1次:及时进行修枝.除去多余的萌条,对受机械损伤或由于树梢枯干而有丛生倾向的幼树。应进行平茬,平茬后要及时进行摘芽和定干。有条件的于每年人冬前施1次农家肥,每株施肥20公斤。未成林前可间作豆科作物。遇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4.病虫害防治
(1)锈病。锈病是主要病害:5-6月始发,为害叶片。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学名Cole∞pofi岫pheUoden幽K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色近圆形边缘不明显的小点,发病后期叶背成橙黄色微突起小疱斑,这就是病原菌的夏孢子堆,疱斑破裂后散出橙黄色夏孢子,叶片上病斑增多以至叶片枯死。本病在东北地区发病较重.一般在5月中旬发生,6-7月危害严重,时晴时雨极易发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敌锈钠400倍液或25%粉锈宁700倍液、波美O.2加.3度石硫合剂或50%二硝散2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花椒风蝶。属鳞翅目凤蝶科,学名P印ilioxuthllsunm,5—8月发生,为害幼苗叶片。防治方法:在凤蝶的蛹上曾发现大腿小蜂和另一种寄生蜂寄生.因此在人工捕捉幼虫和采蛹时把蛹放人纱笼内,保护天敌,使寄生蜂羽化后能飞出笼外,继续寄生,抑制凤蝶发生;在幼虫幼龄时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每隔5—7天1次,连续喷l一2次;在幼虫三龄以后喷每克含菌量100亿的青虫菌300倍液,每隔lO—15天1次。连续2—3次。喷药时间均在幼虫3龄以前进行。
(3)蚜虫。用40%氧化乐果乳剂800~1000倍稀释液喷洒;或用苦参茎、叶煎汁,加石灰喷洒;也可用1公斤烟草水(1公斤烟草浸20公斤水)加肥皂3克.再加清水l公斤喷洒,现配现用。
(4)蛞蝓。是一种软体动物,以成、幼体舔食叶、茎和幼芽。防治方法:发生期用瓜皮或蔬菜诱杀;喷l%~3%石灰水。
采牧与加工
黄菠萝定植15—20年后即可采收,时间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进行环剥。。或结合采伐剥下树皮。也可采取只剥去一部分树皮。让原树继续生长,以后再剥的办法,连续剥皮,但再生树皮质量和产量不如第一次剥的树皮。剥下的树皮趁鲜刮去粗皮。至显黄色为度,晒至半干,重叠成堆,用石板压平,再晒干即可。产品以身干、色鲜黄、粗皮净、皮厚者为佳。打捆包装贮运,放通风干燥处,防受潮发霉和虫蛀。
留种技术
选生长快、高产、优质的15年以上的成年树留种,于10一11月果实呈黑色时采收.采收后,堆放于屋角或木桶里,盖上稻草,经lO—15天后取出.把果皮捣烂,搓出种子,放水里淘洗,去掉果皮,果肉和空壳后,明干或晒干,于干燥通风处贮藏。
11、性味功能
黄檗
蒙药:味苦,性凉、糙、钝、稀。燥“希日乌素”,清热,解毒,明目,止血,止泻。
主治:中药治湿热黄疸,泻痢,足膝肿痛,带下,热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外用治疮疡,湿疹,黄水疮,烫火伤。
蒙药治“希日乌素”病,黄水疮,疥,癣,秃疮,皮肤瘙痒,麻风病,各种出血,陈热,痢疾,眼白斑,结膜炎,肾热,尿频,遗精,毒热。
用量用法:中药5~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油调涂患处。
蒙药单用1.5~3克,研末冲服,或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药材鉴别
性状树皮呈板片状,长宽不等,厚2~4毫米。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栓皮残留,栓皮厚,有弹性;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裂片状分层,纤维性。气微,味甚苦,嚼之粘腻。
黄檗以皮厚、无栓皮、断面色鲜黄者为佳。
鉴别本品粉末绿黄色或黄色。纤维鲜黄色,直径16~38微米,常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纺锤形,直径35~128微米,有的呈分枝状,枝端锐尖,壁厚,层纹明显。草酸钙方晶直径约至24微米。
炮制过程
1、黄柏: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或切丝,晒干。
2、黄柏炭:取黄相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放凉,晒干。
3、盐黄柏:取黄相片,用盐水喷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晾干(每黄柏片100斤用食盐2斤半,加适量开水溶化澄清)。
4、酒黄柏:取黄柏片,用黄酒喷洒拌炒如盐黄柏法(每黄柏片10O斤用黄酒10斤)。
5、《雷公炮炙论》:凡使(黄檗),用刀削上粗皮了,用生蜜水浸半日,漉出晒干,用蜜涂,文武火炙令蜜尽为度。凡修事五两,用蜜三两。
12、文献记载
黄檗
1.《别录》:黄檗,生汉中山谷及永昌。
2.陶弘景:(黄檗),今出邵陵者,轻薄色深为胜。出东山者,厚而色浅,其根于道家入木芝品,今人不知取服之。又有一种小树,状如石榴,其皮黄而苦,俗呼为子檗,亦主口疮。又一种小树,多刺,皮亦黄,亦主口疮。
3.《蜀本草》:《图经》云,黄檗,树高数文,叶似吴茱萸,亦如紫椿,皮黄,其根如松下茯苓。今所在有,本出房、商、合等州山谷。皮紧厚二、三分,鲜黄者上。二月五月采皮,日干。
4.《本草图经》:檗木,黄檗也,今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佳。五月六月采皮,去皱粗暴干用。其根名檀桓。
5.《纲目》:檗木,名义未详。《神农本草经》言檗木及根,不言檗皮,岂古时木与皮通用乎。
名家论述
1、《医学启源》:黄檗,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无力,于黄芪汤中加用,使两膝中气力涌出,痿软即时去矣二制治上焦,单制治中焦,不制治下焦也。
2、李杲:黄檗、苍术,乃治痿要药,凡去下焦湿热作肿及痛,并膀胱有火邪,并小便不利及黄涩者,并用酒洗黄檗、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佐。凡小便不通而口渴者,邪热在气分,肺中伏热不能生水,是绝小便之源也,法当用气味俱薄淡渗之药,猪苓、泽泻之类,泻肺火而清肺金,滋水之化源。若邪热在下焦血分,不渴而小便不通者,乃《素问》所谓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法当用气味俱厚,阴中之阴药治之,黄檗、知母是也。长安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坚如石,脚腿裂破出水,双睛凸出,饮食不下,痛苦不可名状,治满利小便渗泄之药服遍矣,予诊之曰,此乃毒养太过,膏粱积热损伤肾水,致膀胱久而干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难经》所谓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者。洁古老人言热在下焦,但治下焦,其病必愈。遂处以北方寒水所化大苦寒之药,黄檗、知母各一两,酒洗焙碾,肉桂一钱为引,熟水丸如芡子大,每服二百丸,沸汤下,少时如刀刺前阴火烧之状,溺如瀑泉涌出,床下成流,顾盼之间,肿胀消散。《内经》云,热者寒之,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檗之苦寒泻热补水涸燥为君,知母之苦寒泻肾火为佐,肉桂辛热为使,寒因热用也。
3、《本草衍义补遗》:檗皮,走手厥阴,而有泻火补阴之功。配细辛,治口疮有奇功。
4、朱震亨:黄檗,走至阴,有泻火补阴之功,非阴中之火,不可用也。得知母滋阴降火,得苍术除湿清热。
5、《汤液本草》:黄檗,足少阴剂,肾苦燥,故肾停湿也,栀子、黄芩入肺,黄连入心,黄檗入肾,燥湿所归,各从其类也。《活人书》解毒汤,上下内外通治之。
6、《医学入门》:黄檗,治眼赤、鼻皶、喉痹及痈疽发背,乳痈脐疮亦用。东垣云,泻下焦隐伏之龙火,安上出虚哕之蛔虫,单治而能补肾不足,生用而能补阴痿厥,凡下体有湿,瘫痪肿痛,及膀胱有水,小便黄,小腹虚痛者,必用之,兼治外感肌热,内伤骨热,失血遗精阴痿。抑考黄连入心,栀、芩入肺,黄柏入肾,肾苦燥停湿,柏味微辛而能润燥,性利下面能除湿,故为肾经主药。然《本经》谓其主五脏热者,盖相火狂越上冲,肠胃干涸,五脏皆火,以上诸症,皆火之所为,湿亦火之郁而成也,用以泻火则肾水自固,而无狂越漏泄之患,所谓补肾者,亦此意也。丹溪谓肾家无火,而两尺脉微或左尺独旺者,皆不宜用,惟两尺脉俱旺者最宜。
7、《纲目》:古书言知母佐黄檗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黄檗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也。盖黄檗能治膀胱命门中之火,知母能清肺金,滋肾水之化源,故洁古、东垣、丹溪皆以为滋阴降火要药,上古所未言也。盖气为阳,血为阴,邪火煎熬,则阴血渐涸,故阴虚火动之病须之,然必少壮气盛能食者,用之相宜,若中气不足,而邪火炽盛者,久服则有寒中之变。近时虚损及纵欲求嗣之人用补阴药,往往以此二味为君,日日服饵,降令太过,脾胃受伤,真阳暗损,精气不暖,致生他病。盖不知此物苦寒而滑渗,且苦味久服,有反从火化之害,故叶氏《医学统旨》有四物加知母、黄檗,久服伤胃,不能生阴之戒。生用则降实火,熟用则不伤胃,酒制则治上,盐制则治下,蜜制则治中。
8、《本草经疏》:黄檗,主五脏肠胃中结热。盖阴不足,则热始结于肠胃;黄疸虽由湿热,然必发于真阴不足之人;肠痔漏,亦皆湿热伤血所致;泄痢者,滞下也,亦湿热干犯肠胃之病;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皆湿热乘阴虚流客下部而成;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皆阴虚血热所生病也。以至阴之气,补至阴之不足,虚则补之,以类相从,故阴回热解,湿燥而诸证自除矣。乃足少阴肾经之要药,专治明虚生内热诸证,功烈甚伟,非常药可比也。
9、《本草正》:黄檗,性寒润降,去火最速,丹溪言其制伏龙火,补肾强阴,然龙火岂沉寒可除,水枯岂苦劣可补,阴虚水竭,得降愈亡,扑灭元阳,莫此为甚,水未枯而火盛者,用以抽薪则可,水既竭而枯热者,用以补阴实难,当局者慎勿认为补剂。予尝闻之丹溪曰,君火,可以直折,黄连之属可以制之;相火,当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按此议论若有高见,而实矫强之甚。夫所谓从其性者,即《内经》从治之说也,《经》曰:正者正治,从者反治。正治者,谓以水制火,以寒治热也;从治者,谓以火济火,以热治热也;亦所谓甘温除大热也,岂以黄连便是正治,黄柏便是从治乎?即曰黄连主心火,黄柏主肾火,然以便血、溺血者,俱宜黄连,又岂非膀胱、大肠下部药乎?治舌疮口疮者,俱宜黄拍,又岂非心、脾上部药乎?总之,黄连、黄柏均以大苦大寒之性,而曰黄连为水,黄柏非水,黄连为泻,黄柏为补,岂理也哉?
10、《药品化义》:黄柏,味苦入骨,是以降火能自顶至踵,沦肤彻髓,无不周到,专泻肾与膀胱之火。盖肾属寒水,水多则惭消,涸竭则变热。若气从脐下起者,阴火也。《内经》曰,肾欲坚,以苦坚之,坚即为补,丹溪以此一味名大补丸,用盐水制,使盐以入肾,主降阴火以救肾水。用蜜汤拌炒,取其恋膈而不骤下,治五心烦热、目痛口疮诸症。单炒褐色,治肠红痔漏,遗精白浊,湿热黄疸。又膀胱热,脐腹内痛,凡属相火,用此折之,肾自坚固,而无旁荡之患。因味苦能走骨,能沉下,用酒拌炒,四物汤调服,领入血分,治四肢骨节走痛,足膝酸疼无力,遍身恶疮及脚气攻冲。呕逆恶心,阴虚血热,火气于足者,盖此一味,名潜行散,能散阴中之火,亦能安蛔虫,以苦降之之义也。
11、《本经逢原》: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治阴火上炎,盐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黑制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
12、《长沙药解》:黄柏,泄己土之湿热,清乙木之郁蒸,调热利下重,理黄疸、腹满、伤寒。乌梅丸用之治厥阴伤寒,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食即吐蛔,以木郁则虫化,郁冲而生上热,黄柏泄郁升之上热,而杀蛔虫也。白头翁汤用之治厥阴病热利下重者,以木郁则利作,郁陷而生下热,黄柏泄郁陷之下热,而举重坠也。《金匮》栀子柏皮汤用之治太阴病,身黄发热者;大黄硝石汤用之治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者;以乙木湿陷,不能疏泄,郁生下热,传于膀胱,水窍不开,溢于经络,则身黄腹满而发热,黄柏泄湿热而清膀胱也。阳衰土湿,乙木不达,抑遏面生湿热,冲于胃口,则心中疼热;陷于大肠,则热利下重;郁于膀胱,淫于肌肤,则腹满身黄。黄柏苦寒迅利,疏肝脾而泄湿热,清膀胱而排瘀浊,殊有捷效。最泻肝、肾、脾、胃之阳,后世以此为滋阴补水之剂,误人多。
13、《得配本草》:以黄柏补水,以其能清自下泛上之阴火,火清则水得坚凝,不补而补也。盖阴中邪火,本非命门之真火,不妨用苦寒者除之,若肾中真水不足,水中之真火虚浮于上,宜用二地以滋之,水足火自归脏也。如误服知、相,水愈燥而火愈炎,反成孤阳飞越,莫可救矣。命门之火,安其位为生生之少火,出其位则为烁阴食气之壮火,是畏火也,非急除之不可,川柏、丹皮在所必需。然少火出位,失水之源,用川柏之苦燥,不若丹皮之辛润,为无伤于真阴也。
14、《本草求真》:黄檗,昔人同知母用于六味丸中,名为知檗八味丸,又用知、檗各一两,酒洗焙研入桂,名为滋肾丸,谓其可滋真阴,此说一出,而天下翕然宗之,以至于今,牢不可破。返知黄檗性禀至阴,味苦性寒,行隆冬肃杀之令,故独入少阴泻火,入膀胱泻热。凡病人团火亢而见骨蒸劳热,目赤耳鸣,消渴便闭,及湿热为病而见诸痿瘫痪,水泻热利,黄疸水肿,痔血肠风,漏下赤白,与乎诸痛疮痒,蛔虫内攻,诊其尺果洪大,按之而有力,可炒黑暂用,使其湿热顺流而下,阴火因而潜伏,则阴不受煎熬,而阴乃得长矣,非谓真阴虚损,服此即有滋润之力也。故于实热实火财宜,而于虚热虚火,则徒有损而无益。阴寒之性,能损人气,减人食,命门真元之火,一见而消亡,脾胃运行之职,一见而沮丧,元气既虚,又用蓄寒,遏绝生机,莫此为甚。
15、《重庆堂随笔》:黄檗之功,昔人已详之矣,或竟视力毒药,痛戒勿用,毋乃议药不议病之陋习耶?《经》言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凡下部不坚之病多矣,如茎痿、遗浊、带漏、痿躄、便血、泻痢诸症,今人不察病情,但从虚寒治之,而不知大半属于虚热也。盖下焦多湿,始因阴虚火盛而湿渐化热,继则湿热阻夫气化,反耗精液,遂成不坚之病,皆黄檗之专司也,去其蚀阴之病,正是保全生气,谁谓苦寒无益于生气哉盖黄檗治下焦湿热诸证,正与蛇床子治下焦寒湿诸证为对待。
13、化学成分
树皮含小檗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黄柏碱、木兰花碱、蝙蝠葛碱和N-甲基大麦芽碱等异喹啉类生物碱。其中,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含量最高,药根碱最低。木质部、根皮也含有这些生物碱。树皮还含有黄柏酮、黄柏内酯、白鲜交酯和黄柏酮酸等二萜内酯类成分以及β-谷甾醇、菜油甾醇、η-脱氢豆甾醇等植物甾醇类成分。
黄檗黄檗树皮含小檗碱(berberine)约1.6%,并合少量黄柏碱(phellodend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掌叶防已碱(palmatine),白栝楼碱(candicine),蝙蝠葛任碱(menisperine),胍(guanidine);另含柠檬苦素(limonin)即黄柏内酯(obaculactone),黄柏酮(obacunone)及γ-β-谷甾醇(γ-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7-去氢豆甾醇(7-dehydrostigmasterol),白鲜交酯(dictamnolide),黄柏酮酸(obacunonicacid),青萤光酸(lumicaeruleicacid),24-亚甲基环木菠萝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γ-羟基丁烯内酯衍生物(黄柏)Ⅰ、Ⅱ(γ-hydroxybutenolidederivativesⅠ、Ⅱ),牛奶树醇-B(hispiolB),小檗红碱(berberrubine)。根皮中分离出小檗碱约9%,尚有药根碱,白栝楼碱,黄柏碱。果实中含少量小檗碱,掌叶防己碱;另含挥发油约2.16%,油中主要成分为月桂烯(myrcene)约92%,还有少量甲基王酮,微量甲基庚酮以及可能是牻牛儿醇的物质。此外还含有南美花椒酸胺(herculin),5,5’-二甲基糠醛醚(5,5’-dimethylfurfuralether)。叶含黄酮类化合物达10%,从中分离出黄柏甙(phellamurin,鲜叶中约1%),去氢黄柏甙(amurensin,鲜叶中约0.04%),黄柏环合甙(phellodendroside,干叶中约0.14%),黄柏双糖甙(dihydrophelloside),去氢黄柏双糖甙(phelloside),去甲淫羊霍异黄酮次甙(nor-icariside),异黄柏甙(phellavin),去氢异黄柏甙(phellatin),金丝桃甙(hypero-side)。黄柏的叶还含有生物碱。此外还含有多糖,多糖经水解后阿拉伯糖含量约22%-23%,鼠李糖约30%,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约占47%左右。另外还分得α-(1-4)-链(半乳糖醛酸)半乳糖。
14、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关黄柏树皮呈板片状,略弯曲,长宽不一,厚1-7mm。外表面黄绿或淡黄棕色,平滑,残留栓皮呈发棕色或灰白色,稍有弹性。内表面暗黄色或浅黄棕色,有细密的纵行纹理。体轻,质硬脆,断面绿黄色或淡黄色,皮层部位颗粒状,韧皮部纤维状,呈裂片状分层。气微,味极苦,嚼之有粘性。
(2)川黄柏树皮呈浅槽状或板片状,略弯曲,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具纵沟纹,残存栓皮厚约0.2mm,灰褐色,无弹性,有唇形横生皮孔,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皮层部位略呈颗粒状,韧皮部纤维状,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粘性。均以皮厚、断面色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
(1)关黄柏栓皮未除尽者可见木栓层细胞数列,栓内层为数列长方形或近圆形的细胞。皮层狭窄,不及皮厚的1/5,石细胞鲜黄色,成群或单个散在,多呈不规则类多角形,有的分枝状,细胞壁极厚,孔沟可见,层纹明显,胞腔小,纤维群较少,散在。韧皮部射线宽2-4列细胞,稍弯曲;韧皮纤维束众多,与韧皮薄壁细胞和筛管群交互排列成层带,纤维黄色,壁极厚,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粘液细胞众多。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
(2)川黄柏(黄皮树)树皮横切面构造同关黄柏,区别点为木栓细胞约10余列,部分木栓细胞含棕色物;皮层占皮厚的1/5-1/3,无大型纤维状石细胞。
粉末特征
(1)川黄柏粉末金黄色。
①纤维及晶纤维较多,呈鲜黄色,成束或单个散在,多碎断,纤维边缘微波状,直径18-32μm,壁极厚,有的较薄,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②石细胞鲜黄色,成群或单个散在,多为不规则分技状,较大,长至200μm,也有类多角形或短梭形,壁极厚,层纹细密,少数较薄。
③草酸钙方晶较多,呈类双锥形、多面体或方形、长方形,直径8-25μm。
④粘液细胞类圆形。
⑤淀粉粒单粒呈球形,直径3-8μm,复粒稀少,由2-4分粒组成。
⑥筛管分子端壁斜,有复筛板,通常由6-7个筛域组成。
⑦木栓细胞有时残存,壁稍波状弯曲。
(2)关黄柏粉末呈绿黄色或黄色。特征同川黄柏,但石细胞类圆形、类长方形、纺锤形或略作不规则分枝状,长约至170μm,壁极厚,层纹极细密,少数分枝状石细胞壁较薄。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水浴温热数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1ml,加稀盐酸lml与漂白粉少量,显樱红色。(检查小檗碱)
(2)取本品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乙醇2-3滴,加稀盐酸或30%硝酸1-2滴,加盖玻片,片刻后镜检,见黄色针晶簇。(检查小檗碱)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冷浸,浸出液蒸去乙醚,残渣以lml冰醋酸溶解,加硫酸1滴,放置,溶液显紫棕色。(检查黄柏酮)
(4)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min,滤过,滤液作供试品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g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分别点样子同一桂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展开,取出,晾干,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15、药理作用
抗菌
黄檗
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与黄连大体相似,但含量较黄连低。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黄檗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均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破伤风杆菌亦有抑制作用;对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但浓度达1%时呈现抑菌作用。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H37Rv)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均很差。对接种牛型结核菌的豚鼠,黄柏提取物的盐酸结晶物肌肉注射时,有一定疗效。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在试管中,黄柏煎剂或浸剂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水煎剂不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剂量需较黄连大1倍)。在体外对阴道滴虫也有弱的作用。据报道,黄柏酸碱法提取物制成1:1黄柏液,用灌肠法可治疗菌痢,一般2-4天可痊愈。黄柏理疗液用直流电导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达97.3%。
抗真菌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乙醚浸提物对新型隐球菌和红色发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作用比制霉菌素强,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比制霉菌享弱。
镇咳
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并从挥发油中分得小檗碱和5,5'-二甲基糠醛醚。
降压
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较静脉注射的更强,因此降压可能是中枢性的。对季铵型的黄柏碱加以改变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名昔罗匹林(Xylopinin)亦可引起迅速、显著之降压;在Ⅰ-Ⅱ颈椎间切断脊髓则降压消失,因而也证明降压属中枢性的。此外,昔罗匹林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对压迫颈动脉、窒息、电刺激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及注射肾上腺素或电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均受到抑制。
抗滴虫
黄柏煎剂,10%浓度与滴虫液1:1混和培养,对阴道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抗肝炎
黄柏煎剂6.25~100%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免疫功能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黄柏煎剂,100%浓度,0.3ml/只灌胃,连续7天,能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数。
抗溃疡
黄柏提取物(去小檗碱)100mg/kg皮下注射,100、1000mg/kg灌胃或皮内注射,对乙醇、阿斯匹林或幽门结扎诱发的大鼠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其它
黄柏碱和昔罗匹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的自发活动、各种反射均受到抑制;给予未麻醉家兔昔罗匹林,脑电波可出现振幅慢波。黄柏碱有轻度的箭毒样作用,对蛙腹直肌紧张度无影响,但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应。对离体兔肠,黄柏粉可增强其振幅,黄柏酮可增强其张力及振幅;黄柏内酯则抑制肠管。在带有胰瘘的家兔身上,黄柏有促进胰腺分泌的作用。黄柏内酯在接近致死量(0.05~0.1g/kg)时,可降低兔血糖,黄柏酮无此作用。据称黄柏酮有保护血小板的作用。黄柏对孑孓(10ppm在18小时内可杀死62%)、家蝇有杀灭作用。此外,还有利尿、健胃、外用促进皮下溢血吸收等作用。
黄柏流浸膏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2.7g/kg。黄柏碱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9.5mg/kg。黄柏果挥发油灌胃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683±0.656g/kg。
黄柏、黄芩、黄连。三药都是苦寒的药品,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但黄柏泻肾火而退虚热,且能除下焦湿热;黄芩则以清肺热为专长,又能安胎;黄连泻心火而除烦,善止呕逆。这是三药不同之处。因此,一般所谓黄芩治上焦、黄连治中焦、黄柏治下焦的说法,就是根据黄芩清肺火、黄连止呕逆、黄柏泻肾火的特点而来的。但是,临床上作为清热解毒药应用时,芩、连、柏三药都是通用的,没有上述这样严格的区分。
黄檗煎剂对葡萄球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堇色毛菌、多种表皮癣菌、许兰氏毛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此外也能抑制肺炎双球菌。黄檗所含的小檗碱不论体内体外均能增强狗白细胞吞噬作用。黄檗所含小檗碱、黄柏碱、黄柏内酯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所含小檗碱增加离体家兔肠管的收缩幅度,黄柏酮使肠管张力及振幅均增强,而黄柏酮使肠管张力及振幅均增强,而黄柏内酯则使肠管弛缓。黄檗提取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代谢机能降低。所含内酯化合物可抑制由电刺激引起的蛙神经肌肉效应。乙醇提取物能升高家兔血糖,一般给药后2~3小时逐渐出现高血糖症。黄檗小白鼠腹腔注射LD50为2.7克/公斤,黄柏碱小白鼠腹腔注射LD50为69.5毫克/公斤。黄柏与黄连同样含较多的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亦大体相似,参见黄连条。但含量较黄连低,并含有其他成分,作用亦有些差异。
16、临床应用
黄檗
1、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用黄柏制成的流浸膏(每毫升相当生药黄柏1g),3岁以下每6小时服3ml,3岁以上4~6ml,成人6~10ml。治疗10例,年龄最大24岁,最小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8天,全部治愈。轻症治疗后1天即好转,一般约在治疗8天后症状与体征消失,约10天后脑脊液转为正常。治疗同时仍应予水分、营养及常规护理,并辅以一般对症处理。对于呕吐剧烈的患者,有人试用黄柏甘草汤(黄柏1两,甘草4钱,加水煎成100ml)作保留灌肠,首次50ml,以后每次30ml,每6小时1次。待呕吐停止后,改为内服。治疗10余例,其中4例自始至终均采用保留灌肠法,疗效与内服相同。
2、治疗细菌性痢疾:内服黄柏干浸冒(0.13g=生药1g),每次0.4g,每日3~4次,治疗31例,全部治愈。又采用黄柏干浸膏(0.2g=生药1g)每次0.9g,每日4次,连服2~3日,治疗25例,治愈24例。退热平均为2.3天,腹痛及乙状结肠部压痛消失为4天,里急后重消失为3.3天,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肉眼为4天,镜检为4.7天,粪培养转阴为4.4天。有用盐酸黄柏小檗碱片(每片含盐酸小檗碱0.04g,相当于生药1g),首剂服0.24~0.32g,以后每4小时服0.12~0.16g,临床症状好转后,改为每6小时给药1次。治疗菌痢83例,痊愈82例。体温降至正常平均为1.6天;腹痛消失为4天;里急后重消失为3.8天,便次恢复正常为3.8天;粪检恢复正常为4.8天;粪培养阴性为5.4天。多数病例的临床症状、粪检及细菌培养,均在1周内恢复正常。对于慢性细菌性痢疾,可用黄柏皮切碎晒干,研粉过筛,再用10%酒精泛丸。每次4g,日服2次,7天为一疗程。观察40例,经乙状结肠镜检查结果:3例肠腔粘膜糜烂经2~4疗程治愈2例;16例溃疡经第一疗程愈合者10例,第二疗程愈合者5例,第三疗程愈合者1例;3例重度充血者,经第一疗程治愈者2例,第二疗程治愈看1例;14例一般充血者,第一疗程治愈10例,第二疗程治愈3例,第三疗程治愈1例;仅有出血点者4例,于第一疗程全部治愈。采用黄柏生药每次1.5-2钱,每日3次,煎服,疗程8~10天。治疗菌痢156例,痊愈者90%,基本痊愈者4.9%,大便培养转阴率为96%,阴转时间多为2~6天。其疗效似较磺胺为优。
3、治疗肺炎:用0.2%黄柏碱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3ml,每8小时1次,体温降至正常后2~3天,减为每日注射2次。治疗儿童小病灶性肺炎6例、大叶性肺炎1例,患儿热度均干用药后12~72小时内下降至正常,炎症吸收消散平均为9天。实验证明,黄柏碱在试管内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4、治疗肺结核:用0.2%黄柏碱注射液3~6ml,肌肉注射,每日2次,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30例(其中浸润型26例,血行播散型4例;有空洞者占17例),治后病灶吸收好转者24例,无变化者6例,8例空洞缩小。血沉增高的23例,治后均见减低。副作用有轻微腹泻,注射局部的疼痛,经调整注射液的PH至6.5左右即仅有酸胀感。一般认为黄柏碱注射液对浸润型渗出为主的炎性病灶有良好的效果,对增殖性病灶则疗效不显。亦有用黄柏干浸膏每日3g,分3次食后服,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2例,治愈8例,进步和显著进步各2例。一般服药后热度很快恢复正常,咯痰减少,食欲增进,体重增加。
5、治疗肝硬化、慢性肝炎:用黄柏小檗碱注射液治疗肝硬化40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死亡3例;慢性肝炎19例,临床治愈12例,显效5例,无效2例,治疗期间未见副作用。
6、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每晚清洗阴道后,塞黄柏栓剂1枚(每枚重7g,含黄柏碱0.5g),4次为一疗程;对阴道宫颈炎患者,隔日使用1枚。治疗滴虫性阴道炎14例,13例转为阴性;单纯宫颈炎6人,全部治愈。本药对妊娠及未婚吝,均可使用。
7、治疗急性结膜炎:用10%黄柏煎液滴眼,治疗儿童患者474例,每次用1~2ml冲滴,每日2~3次。由于黄柏质量不同,疗效亦有差别。优质黄柏的治愈率100%(78例),3~4日治愈;劣质黄柏的治愈率为55.8%(158例),在3日内治愈者汉23.96%。
8、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采用20%或30%黄柏煎液(滤过冷藏)滴耳。用时先以双氧水洗净外耳道脓液,拭干,而后滴入药液5~10滴,侧卧15分钟。所治76例,有41例合并鼓膜*性穿孔。治疗效果:痊愈59例,进步13例,无效4例。与0.5%金霉素甘油溶液及4%硼酸酒精溶液作对照,疗效相似。
9、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局部穿刺冲洗后,用黄柏流浸膏的30%稀释液徐徐注入,每侧隔4日注入1次。治疗10例,治愈8例,好转2例。
10、治疗耳部湿疹:用黄柏粉(含小菜碱1.6%)1份,香油1.2份,调成糊状,每日涂药1次。共治疗30例,涂药1-2次后85%以上患者湿烂面干燥结痂,5~7次后均基本好转或痊愈。
11、黄柏所致过敏性药疹:曾有1例患者用开水冲服黄柏1钱左右,于服药5-6小时后,胸部发痒,继起多个小疙瘩,并蔓延全身,经脱敏常规治疗而愈。事后再用黄柏煎液行皮肤划痕试验,呈强阳性反应。
17、常用选方
黄柏为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对各种皮肤湿毒、疮疡等症状,功效良好,现举例如下:
1、水火烫伤:黄柏、甘草各等份,共为细末。在炎热季节酌加5%-10%的冰片(寒冷季节酌加2%-4%)。用时以芝麻油调匀敷患处,有水疱者可先用三棱针刺破,然后敷药。每天1次,一般2~5次可愈。适用于1-2度的烧烫伤,3度以上烫伤者兼服清热解毒中药。
2、甲沟炎:黄柏30克,加水200毫升,煎取药液50毫升。将脚洗净后,用脱脂棉花,浸泡黄柏液,将患趾四周包裹,外用塑料薄膜包扎,胶布固定,使药物不得外溢。首次用药后疼痛即可明显减轻,次晨换药重新包扎,中午可打开晾1小时,继续换药包扎,一般轻者包扎2天即可痊愈。
3、足癣:俗称脚湿气,也叫“香港脚”。可用黄柏研粉,撒于患处。趾间湿烂严重者用黄柏20克、苦参30克、地肤子20克、白鲜皮20克、枯矾15克,水煎,去渣放温后浸泡患处,每日数次,每次30分钟。
4、下肢疮疡、神经性皮炎:黄柏研末,先用热温水清洗患处,再将黄柏末用新米泔水调涂;用麻油调涂或干擦亦可。
5、急慢性脓耳:取黄柏30克,加水250毫升,慢火煎30分钟,滤去渣,浓缩至20毫升备用。先用双氧水将患耳脓液洗净,拭干后滴入上药,每日3次。
6、耳部湿疹:用黄柏粉1份、香油1.2份调成糊状,每日涂药1次,一般用药1~2次后,湿烂面开始干燥结痂,5~7日后基本好转或痊愈。
7、尿布皮炎:黄柏10克,滑石30克,冰片1克,研末过筛,取细粉备用。用时以温开水将患处洗净拭干,再以消毒棉签或纱布蘸药末薄薄地扑撒于患处,每日3次。
11.治小儿冻耳成疮或痒或痛:黄柏、白蔹各25克.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先用汤洗疮后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黄柏散)
12.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檗半两,赤芍药20克。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阎氏小儿方论》)
13.治痢疾: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4.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檗500克,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沸,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100克。(《千金翼方》)
15.治小儿热泻: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16.治消渴尿多能食:黄檗500克,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17.治伤寒身黄,发热:肥子十五个(擘),甘草50克(炙),黄柏200克。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18.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19.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50克。捣罗为末,入龙脑5克,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20.治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黄檗500克(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500克。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21.治下阴自汗,头晕腰酸:黄柏15克,苍术20克,川椒30粒,加水20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100毫升,一日三次,二日服完。〔《中级医刊》(3)∶177,1966〕
22.降阴火、补肾水:黄檗(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200克,熟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300克。上为末,猪脊髓、密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丹溪心法》大补丸)
23.降心火,益肾水:黄檗150克,砂仁75克,甘草50克。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肉苁蓉25克,切碎,用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四沸,去滓,以清酒送下。(《奇效良方》封髓丹)
24.治时行赤目:黄檗,去粗皮,为末,湿纸包裹,黄泥固,煨干。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熏洗。一丸可用三、五次。(《眼科龙木论》五行汤)
25.治小儿蓐内赤眼:黄檗,以乳浸,点之。(《小品方》)
26.治口中及舌上生疮:捣黄檗含之。(《千金方》)
27.治小儿重舌:黄檗,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千金方》)
28.治口疳臭烂:黄檗五钱,铜绿三钱。共为未掺之,去涎,愈。(《小品方》)
29.治唇疮痛痒:黄檗末,以野蔷薇根捣汁调涂。(《圣济总录》)
30.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黄檗、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31、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妒乳:捣黄檗末,筛,鸡子白和,厚涂之。干,复易。(《补缺肘后方》)
32.治痈疽肿毒:黄檗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未调涂之,留头,频以米浴泔润湿。(《濒湖集简方》)
33.治男子阴疮损烂:一、煮黄檗洗之,又白蜜涂之。二、黄连、黄檗等分,末之,煮肥猪肉汁,渍疮讫,粉之。(《补缺肘后方》)
34.治小儿脐疮不合:黄檗末涂之。(《子母秘录》)
35.治小儿脓疮,遍身不干:黄檗末,入桔矾少许掺之。(《简便单方》)
近年来,由于黄柏药用价值作用越来越大,导致黄柏的乱砍滥伐现象严重,黄柏资源也呈逐步减少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为提升黄柏家具的价格提供的可能。在民间,不少明清黄柏家具已成为藏家追逐的对象。目前,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古玩店里,对于同款式的家具,黄柏家具价格已经超过榆木家具。
上一篇:忽然遇见你
下一篇:2021年春节高速是否免费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