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经济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是个世界性的大问题,也是会计学界恒久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但大多数人,其中也包括会计界的部分学者往往会把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作弊混为一谈。事实上,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出现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会计信息失真,它应该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非法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人员或其他人员指使、授予会计人员,采用非法的技术或手段,至使会计信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一般通过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就可以减少或杜绝。
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在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企业会计信息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多数是由于会计的经历经验、职业判断水平的局限,与会计作弊无关,但如果是会计人员有意钻法律的空子,故意造成会计信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那就可以认为是会计作弊。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尽量减少,但很难杜绝。它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就是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具有不确定性,缺乏可靠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a、从会计学的属性来看。会计的理论属性是研究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会计的方法属性是以严密的数学逻辑关系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精确计量的精密科学,它又是一门自然科学。当我们把会计的理论属性与会计的方法属性结合起来考虑时,就会发现两者的冲突和矛盾。会计核算的每个数据的计算都是在严密的数学规则下进行,而某些数据的来源却往往是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的货币化,其中可能经历过一系列的估计和判断的过程,或者说有些数据的产生是来自于人的主观意识和经验判断,这样就很难保证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从而产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wwW.11665.COM
b、从会计的计量基础——货币计量来看。货币计量假说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条件的,一旦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会计所描述的财务成果及经营业绩就会被扭曲,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中,各种对外的经济业务会越来越多,而我们的会计信息又要求在某一时点换算成记账本位币来反映,但各种货币之间的换算比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处于经常的变动状态,这样的会计信息就不可能与实际情况绝对一致,也就可能产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再次,有不少信息目前尚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相关人员很有用,这些信息自然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如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
c、从会计分期来看。会计分期是为了确定会计信息的时间范围,为权责发生制、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配比原则、及时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及谨慎原则奠定理论与实务基础,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人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时间间隔。而这样划分的时间间隔是不可能与所有企业的生产周期、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生产周期相一致,对于跨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就必须通过人的意识、经验、学识加以估计判断、确认和计量。这样的会计信息也就可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d、从会计要素的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的两面性来看。权责发生制虽然较好地解决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问题,但在确认过程却必须加入人的主观意识的判断,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这种判断确认“量”的机会越来越多,如无形资产的确认及摊销,金融资产、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等,都需要主观估计来确认、计量,而这种主观确认势必增加了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
e、从会计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价来看。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九条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大多数总是希望通过财务报告获得更多面向未来的信息,以历史成本计价的财务报告信息与经济快速发展的企业实际情况无法不产生差距,从而就有了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f、从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原则看。谨慎原则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也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种要求让少计资产或收益、多计负债或费用增加了可能性,使企业会计信息偏于保守,会计信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产生了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
g、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原则来看。重要性原则允许企业对不重要的事项可以作例外、简化、灵活处理,但对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会计制度只作了模糊处理,没有从质和量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如果企业将重要的事项按照不重要的事项处理,那么会计信息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就会不相符合,就会产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h、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自身的不完善来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如制定机构的人员构成,定义、释义的准确性等。现代企业有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而这种选择往往与企业的经营者、会计有很大的关系。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对表外业务在技术上规范得很少甚至没有规范,对一些如企业的社会责任等非经济的信息没有要求对其反映。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改进修订落后于经济现实,造成对新的经济行为、新的经济业务、新的市场工具,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法律法规缺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间还存在某些不协调甚至矛盾。这就必然造成提供会计信息时,需要加入更多的人的主观判断,从而给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以滋生的土壤。
i、从会计环境来看。我国的经济*由实行了几十年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现在的*市场经济*,会计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从改革开放前以满足国家宏观管理为目标,现在转变为围绕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向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在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新的经济情况不断涌现,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尚未健全,会计对经济事项的处理可能产生不确定性。即使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也会有会计法律法规没有规范的经济事项出现,也会或多或少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另外,科技的发展对会计也会产生相当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及其在会计上的运用,可能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会计信息在搜集整理、汇总加工、传输过程中,不仅依靠会计本身的有关资料,在很大程度上还依据统计和业务核算等资料,科技的发展直接影响这些外部资料的精确性,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我国的科学技术还不是特别发达,会计电算化也只开展了十几年,所以会计工作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科学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自然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认识了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在思想上就有个准备,对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只要不是会计人员恶意钻法律的空子,就没有什么值得可怕。我们只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就可以尽量减少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一)必须加强企业领导、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以诚实信用为立企之本。企业、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企业员工,如果没有诚信,法律就失去了基础。再完善的法律,只要你挖空心思去找空子,缺陷总可以找到。中国人太聪明,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传统的道德却没有得到应有继承和发展。特别是诚信建设,以至在许多行业产生了信用危机。在开放的经济社会,会计作为企业对外提供信息的主渠道,其信息的质量直接反映企业的诚信度。我们必须首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企业的经营者、会计明确他们的职业道德义务,唤醒他们的职业道德良心,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其次,我们还要把职业道德纳入企业、企业经营者、会计等的考核范围,同经济考核、能力考核同等对待。
(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培训。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最根本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要通过人的主观意志估计判断,因此,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在排除会计人员有意钻法律空子的前提下,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越丰富,技术技能越高,其估计判断的精确度就越高,会计信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越接近,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越小。
(三)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尽量让法律法规建设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能量化的就要定量规定,不能量化的,质的方面的规范要尽量详细,避免产生歧义。对新的经济事项要以最快的速度以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制定法律的人员构成要多样化,应该包括学者、企业家、会计、*管理部门人员、社会中介等。这样制定的法律会更加实用,可操作性强。
参考文献
[1]张忠诚。试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几个要素[j].上海会计,1997,(12)。
[2]葛家澍。当前财务会计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1996,(1)。
上一篇:最新培训工作会议发言稿五篇
下一篇:初一英语寒假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