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宁强县

科普小知识 2022-12-13 11:18:01
...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毗邻四川、甘肃两省,是沟通大西北与大西南的主要通道;宁强地处汉江源头,素有“三千里汉江源头,三千年氐羌故里”之称。全县辖21个镇269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人,总面积3282.73平方公里。宁强生态良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茶叶、木耳、中药材等农特产品质量上乘。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34种。境内汉江、嘉陵江水系可开发水能26万余千瓦。宁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宝成、阳安、兰渝铁路和即将开工的西成高铁纵贯县境,京昆高速公路穿城而过。

名称:宁强县

外文:Ningqiang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陕西省汉中市

下辖地区:辖21个镇269个行政村

*驻地:汉源镇

电话区号:0916

邮政区码:724400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南角(最西端)

面积:3282.73平方公里

人口:34万人

方言:汉中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机场:汉中城固机场

车牌代码:陕F

行政代码:610726

1、地理气候


宁强县

位置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理坐标北纬32°27′06"一33°12′42",东105°20′10"一106°35′18",东西长101.65公里,南北宽65.32公里,总面积3282.73平方公里。

地势

宁强地处秦岭和巴山两大山系的交汇地带,地形多呈“V”形构造。境内东南高,西北低,中部有五丁山隆起,分为谷坝、谷地、低山、中心和高中山五个地貌类型。最高海拔毛坝河镇三道河九垭子主峰2103.7米,最低海拔燕子砭镇嘉陵江入川处520米。

气候

宁强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13℃,极端最低气温—10.3℃,极端最高气温36.2℃,无霜期247天。大部地区属暖温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强度大,年降水量最高达1812.2毫米。

2、历史沿革

宁强县境,禹贡梁州之域。商及西周时代为氐羌所据。春秋战国时期,白马氐据其西境,蜀据其东境。秦置蜀郡,全境归辖。两汉为葭萌县地。蜀汉为汉寿县。晋改汉寿为晋寿。隋属绵谷县。唐武德三年(620)分绵谷县,在通谷镇(今大安镇)置金牛县,此为境内设县治之始。武德四年(621)又分绵谷置三泉县和嘉牟县,不久撤金牛、嘉牟,尽人三泉。天宝元年(742)三泉县治由故县址移向东北120里,即今唐渡擂鼓台。宋朝,三泉县直隶京师达137年,开我国*直辖县之先例。至道二年(996)在三泉县西1里置大安军,后几经升降兴废,元初在金牛镇(今大安镇)设大安州,后降州为县。明初并入沔县。洪武二十七年(1394)阶、文军乱,太祖遣宁正为平羌将军讨伐,翌年乱平,置宁羌卫于徽州。

“其曰宁羌,盖辑宁羌氐之义,欲羌之永宁耳!”洪武三十年(1397)羌民田九成据马面山起事,九月败死,朝廷命指挥姜观在今县治——羊鹿坪筑城建署,迁宁羌卫于此。成化二十一年(1485)建立宁羌州,州卫并存。清代废卫存州,辛亥革命后降州为县。民国24年(1935)红四方面军攻克宁羌,建立宁羌、阳平关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本县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红军北上,建置复旧。民国31年(1942)元旦,改宁羌县为宁强县。于右任曾为宁强赠题“安宁强固”4字,并云:“可作解释新县之名”。1949年12月11日宁强解放。自解放以来,本县隶属关系基本未变,为汉中地(专)区的属县,1996年汉中撤地设市,本县遂为汉中市属县。1953年,将本县的黎坪乡、元坝子乡、禅家岩乡、五郎坝乡、板苍坝乡、小褒城乡、挂子山乡、孙家岭乡、李家坝乡、水田坪乡、张家桥乡、唐家坝乡和铁锁关乡的松坪子行政村划归黎坪中心区。将启宁乡划归沔县。将郑家坝乡龙王堂、大石沟、苏家山及其他若干户划归略阳县。将龙岗乡第四行政村、中坝子乡、曾家河乡桃园子村、巩家河乡二里坝村亦划归略阳县。沔县金堆铺村、略阳县庙坝乡温家院子划归本县。1958年,略阳县庙坝乡和黎坪区的禅家岩乡、三道河乡、水田坪乡划归宁强。此后,县境版土基本未变。

3、行政区划


宁强县

古属梁洲,为氐羌据地。唐武德二年(619年)析绵谷县地于东部通谷镇(今金牛驿)置金牛县,四年今县南部置嘉牟县,天宝元年(742年)三泉县自今广元市北移治今县西北阳平关镇;宝历元年(825年)降金牛县为镇并入西县。北宋乾德五年(967年)三泉县直隶京师。至道二年(996年)于三泉县置大安军,三年军废,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复置。元初改设大安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降州为大安县,属沔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撤销大安县,三十年九月于今县治建宁羌卫,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改设宁羌州。因古代为氐、羌聚居地,取羌地永宁之意名州。1913年罢州设宁羌县。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省。1942年1月改名宁强县。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1951年属南郑专区。1953年属汉中专区。1958年撤销县制,辖地划归凤县和汉中市。1969年属汉中地区。1996年属汉中市。

1949年12月,全县设城关、大安、嶓冢、阳平关、燕子砭、凤凰、天池、天台、靖安9区,区下设乡、村。1950年5月,撤嶓冢区,分别并入大安、阳平关两区;燕子砭、凤凰区合并为广坪河区;全县为7区、72街乡。

1951年6月,以序数名各区,9月增设第八区,即:城关第一区,大安第二区,阳平关第三区,广坪第四区,天池第五区,天台第六区,靖安第七区,代家坝第八区。第六区增设孙家岭、李家坝2乡。第七区增设挂子山、小褒城2乡。共76街乡。

1953年,将第七区的黎坪、元坝子、禅家岩、五郎坝、板苍坝、小褒城、挂子山7乡,第六区的孙家岭、李家坝、水田坪3乡和第五区的张家桥、唐家坝2乡,以及铁锁关乡的松坪子行政村均划归黎坪中心区;增置燕子砭、舒家坝、铁锁关、冯家营4区;全县共11区,90街乡,355行政村。

1956年8月撤区并乡,撤销第五区(燕子砭)、第七区(舒家坝)、第十区(胡家坝)、第十一区(冯家营)4个区,全县辖城关、大安、代家坝、阳平关、广坪、茅坪沟、铁锁关7区,下设52乡镇。1958年,略阳县的庙坝乡和黎坪区的禅家岩、三道河(1957年4月由四川旺苍县划归黎坪区)、水田坪乡(1953年由宁强县划归黎坪中心区)划归宁强县,分属大安、茅坪沟、铁锁关3区;同年9月,改7区为7个公社,原乡(镇)改设55个管理区。

1961年5月撤销7个公社,恢复区建制,改管理区为(小)公社,全县为7区50个公社,366个生产大队(以下简称大队),2397个生产队。1962年调整为53个公社,365个大队,2225个生产队。1964年调整为2镇55个公社,365个大队、4个居委会,2539个生产队。1965年调整为2镇54个公社。1966年全县设7区54个公社。1981年全县为7区2镇52个公社。

1984年3月,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改生产队为村民小组;恢复传统地名,全县为7区2镇52乡。1986年,城关镇归县直辖;大安、阳平关、千丘划为乡级镇;全县设7区、1个县辖镇,3个乡级镇、50个乡,367个村、8个居委会,2460个村民小组。

1996年撤区并乡:高寨子、罗村坝2乡合并设高寨子镇,王家坪、金家坪2乡并入城关镇,沙河子乡并入舒家坝乡,桑树湾、白杨林、烈金坝3乡并入大安镇,代家坝、南沙河、徐家坝(流溪沟村划归曾家河乡除外)3乡合并为代家坝镇,大长沟乡、唐渡乡并入阳平关镇,千坵镇、燕子砭乡、新场乡、中坝乡合并设立燕子砭镇,广坪、金山寺2乡合并设立广坪镇,青木川、玉泉坝2乡合并设立青木川镇,铁锁关、周家坝、坪溪河3乡合并设立铁锁关镇,胡家坝、龙王、老代坝3乡合并设立胡家坝镇,毛坝河、三道河、大竹坝3乡合并设立毛坝河镇。调整后,宁强县辖11个镇、21个乡:城关镇、高寨子镇、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青木川镇、广坪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毛坝河镇、舒家坝乡、滴水铺乡、庙坝乡、宽川乡、南屏乡、东皇沟乡、巩家河乡、曾家河乡、双河乡、竹坝河乡、苍社乡、太阳岭乡、巨亭乡、安乐河乡、八海河乡、水田坪乡、二郎坝乡、黄坝驿乡、茅坪沟乡、关口坝乡、禅家岩乡。

2001年,撤销滴水铺乡并入城关镇更名为汉源镇,撤销双河乡、竹坝河乡并入阳平关镇,撤销八海河乡并入安乐河乡,撤销水田坪乡并入二郎坝乡,撤销茅坪沟乡、关口坝乡,合并设立巴山镇。调整后,宁强县辖12个镇、14个乡:汉源镇、高寨子镇、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广坪镇、青木川镇、毛坝河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巴山镇、舒家坝乡、庙坝乡、南屏乡、宽川乡、巩家河乡、东皇沟乡、曾家河乡、太阳岭乡、苍社乡、巨亭乡、安乐河乡、禅家岩乡、黄坝驿乡、二郎坝乡。

2011年,撤销黄坝驿乡并入汉源镇,撤销南屏乡、宽川乡并入大安镇,撤销东皇沟乡并入代家坝镇,撤销曾家河乡、巨亭乡合并设立巨亭镇;撤销舒家坝乡、庙坝乡、巩家河乡、太阳岭乡、苍社乡、安乐河乡、二郎坝乡、禅家岩乡乡的建制,相应设立镇的建制。调整后,宁强县辖21个镇:汉源镇、高寨子镇、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广坪镇、青木川镇、毛坝河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巴山镇、舒家坝镇、庙坝镇、巩家河镇、太阳岭镇、苍社镇、巨亭镇、安乐河镇、禅家岩镇、二郎坝镇。

4、自然资源


宁强县

土地资源

全县总面积326031.26公顷,其中耕地47134.01公顷(水田4381.41公顷,水浇地12.14公顷,旱地42740.46公顷),耕地占14.46%;园地1017.17公顷,占0.31%;林地256330.25公顷,78.63%;牧草地3909.9公顷,占1.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253.90公顷,占1.61%;交通用地1932.56公顷,占0.6%;水域面积3892.95公顷,占1.19%;其它土地6560.52公顷,占2%。

矿产资源

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产8类31种200余个矿点,已探明储量6类18种,矿产地26处,总蕴藏量达3.09亿吨,名列汉中市第二位。主要分布在五丁关以北的大安、代家坝、阳平关一带。其中金属矿有铁、铜、锰、金、镍、铅、锌、铬、银等10种70余个矿点;非金属矿有磷、硫、重晶石、蛇纹石、花岗岩、铝土、海泡石、大理石等12种20余个矿点。其中位于宁强、略阳、勉县3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是全国五大黄金出产地之一。

生物资源

本县生物资源数量丰富、品种多样,有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植物类中,有木本植物586种,分属85科202属;牧草62科约500余种;农作物有70多种。森林植被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树种有连香、杜仲、银杏、鹅掌楸、黄檗、厚朴、棠棣、香果树等8种;列为省级保护的粗榧、铁坚杉、白皮松、杜仲、鹅耳枥、黄杨、山楂、七叶树、樟木、楠木、红豆杉、刺楸等12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57.48万亩,森林面积284.4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595.49万m3,森林覆盖率58.5%。

动物类中,已查明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8目50科142属,属于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鸟类11目30科107种;爬行动物2目5科8种;哺乳动物3目16科1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金丝猴、羚羊、黑鹿、金雕等。“宁强矮马”属国家珍稀的家畜原种。

水资源

全县多年平均地表自产水径流量11.4亿立方米,过境客水56.2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径流量为汉中市均量的1.29倍,陕西省均量的3.8倍,全国均量的2.05倍。水能理论蕴藏量为45.4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2.95万千瓦。在水能开发上,先后建成东方红、关峡、石羊栈、元坝子、黑坛子、卧龙台电站(一期)等小水电51座,装机59台11094千瓦,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小水电装机万千瓦县。1999年,建成天生桥、二郎坝、卧龙台三个梯级电站,总装机5万千瓦,年发电2亿度。在玉带河干流上,利用其自产径流和二郎坝工程引嘉入汉水量,建设了胡家坝、铁锁关两级电站,胡家坝电站装机7500千瓦时,铁锁关电站装机7500千瓦时。2010年建成装机1890(KW)的白果树电站,2011年建成装机8300(KW)的胡家坝电站和装机容量1260千瓦的八海水电站。

文物旅游资源

本县地处*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东端,为汉水发源地,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旅游资源融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为一体。现有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县级文保单位19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正在申报*文保单位3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确定文物点1400余处,非物质文化遗产7类8项,分布散、范围大,其中古羌人石板墓被列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之一,成为全省申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旅游呈“一个中心,两条路线,三大旅游区”发展格局,一个中心即把宁强县城建设成为宁强旅游一级接待及集散中心;把青木川镇建成宁强旅游的二级接待及服务中心;两条旅游线路即汉中—九寨沟陆路宁强段(即大安—阳平关—广坪—青木川一线)和108国道、二河高速公路宁强段(即汉源镇—宁强县城—胡家坝一线);三大旅游片区即以汉水源森林公园、天湖、草川子风光为主体的“汉水源自然生态风景区”;以汉水源头、金牛古道、大鱼洞、祥龙洞、泛珠泉为主体的“大安金牛古道溶洞峡谷文化景区;以嘉陵江沿岸三国唐宋遗址遗迹、白龙湖和青木川古镇为主体的“青木川古镇旅游区”。

5、经济发展


宁强县

综合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5.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7.64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21.26亿元,增长12.3%。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30%、32%和38%。全县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18100元。

农业

201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83862万元,同比增长11.4%,实现增加值16952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4070亩,增长0.13%,粮食总产83255吨,增长1.3%;其中:夏粮31288吨,增长0.5%,秋粮51967吨,增长1.7%。油料播种面积95966亩,增长0.5%,油料总产12110吨,增长5.2%。肉类总产量33377吨,增长5.0%;水产品产量599吨,增长0.7%。

全年生猪出栏41.98万头,增长5.6%,年末存栏32.14万头,增长0.9%,猪肉产量29821吨,增长4.2%;中药材种植面积89115亩,产量7899吨;茶园实有面积131320亩,茶叶总产量4131吨;食用菌总产量4984吨;烟叶种植面积4656亩,产量746吨;蔬菜种植面积46600亩,产量47788吨。

工业和建筑业

2013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20781万元,增长28.3%,实现工业增加值136747万元,增长21.8%。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17953万元,增长24.3%;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7958.4万元,增长25.9%。

全县资质内建筑业企业5户,实现总产值34931万元,比上年增长22.6%,拥有从业人员2007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1126平方米,增长-13.4%。

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16亿元,增长32.7%。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86亿元,增长25.9%,占投资总额的90.2%。

房地产开发投资12155万元,增长-28.1%。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23416平方米,增长21.7%。

贸易、物价

201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314.5万元,增长14.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含大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31488.3万元,增长36.4%;限额以下企业(含个体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14826.2万元,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123866.8万元,增长16.0%;住宿和餐饮业收入22447.7万元,增长8.1%。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

交通、邮电

2013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7480万元,增长5.6%。

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26.9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3.06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1000户。

财政和金融

201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4047万元,增长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808万元,增长18.0%。财政总支出151795万元,增长-3.8%,其中教育支出45427万元,增长10.6%。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4458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4.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299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1.2%。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518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0.6%,其中:涉农贷款14245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4.6%。

6、社会事业


宁强县

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3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学16所,招生5589人,在校生16398人,毕业6413人。全县小学51所,招生2265人,在校生15954人,毕业3284人。全县幼儿园共有217个班,在园幼儿6624人,专任教师209人。全县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82人,专任教师23人。

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为26.7%。年末县公共图书馆共拥有藏书30千册。

年末共有医院、卫生院31所,拥有床位数1332张。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28.66万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以县体育场为主的各类体育运动场所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人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3年末,全县总人口333028人,其中:男性:172568人,女性16046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农业人口299836人,非农业人口33192人,分别占总人口的90%和10%。

年末从业人员达171859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154253人。全年劳务输出8.4万人。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548元,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89元,增长12.3%。

年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574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923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074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3052人。

7、交通区位

宁强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西北、西南结合部,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京昆线的一段,也是陕西省公路“三纵四横五辐射”规划打通西南出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华北入川必经门户之一,是实现“千里蜀道一日还”的快捷通道。西汉高速公路的通车和西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阳安二线铁路的建设将使宁强交通融入到全国铁路大动脉和陕西快速网络之中,宁强将构筑连接西安、成都、重庆、武汉、郑州、太原、银川、兰州周边省会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北承关中天水经济带,南接成渝经济圈,紧依陕甘川毗邻经济活跃地区的宁强,必将成为经济活跃地区产业扩张的外延、辐射承接地。从市场战略角度分析,宁强北可出击关中,南辐射川渝,呼南应北,是开拓西北、西南市场的战略要地。

8、历史文化

宁强原名宁羌,系卫、州旧称,古属梁洲,县境东周以前为氐羌所据。秦汉为葭萌县地,唐初在阳平关设三泉县,宋乾德三年三泉县直属京师,开我国历史上*直辖县之先河。1935年红军长江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分别建立宁羌、阳平关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1942年,于佑仁提“安宁强固”,改名宁强。1949年12月11日宁强解放。

宁强历史文化沉淀甚厚,独特险要的地理位置,促使南北文化在这里撞击,秦蜀风情在这里融合,巴蜀文化特色鲜明。历代文人骚客对宁强多有题咏,如唐代的杜甫、李白,宋代的文同、陆游,明代的薛宣、杨慎,清代的曾国藩、何绍基以及近代的于右任、罗章龙等人,都曾写下赞美宁强的壮美历史篇。李白有诗曰:“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天子一行遗圣道,锦城长作帝王州。”三国名将赵云曾在阳平关子龙山驻扎军队,古时入川险道“金牛峡、五丁关、西秦第一关”等遗迹犹存。诸葛亮经此而北伐,唐明皇越境而奔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宁强文化事业也蒸蒸日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本土书画、文学、音乐名家,其中多名书法人才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各项展览中获奖,这一现象被界称为“宁强书法”现象,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

9、风景名胜


汉水源森林公园

汉水源森林公园

汉水源森林公园,位于陕西西南边陲的宁强县,地处嘉陵江上游、汉江源头。森林公园距汉中110公里、四川广元67公里,距宁强县城17公里。京昆高速公路依公园而过,108国道与森林公园大门相接,交通极为便利。森林公园总面积278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7%。公园呈东西走向,海拔900-1859米,山体陡峭,沟谷深陷,多呈“V”形构成,山顶地势开阔,局部形成坦地,中部四平里南侧的独秀山峰为公园最高点,海拨1859米,北部的长寿谷为公园最低点,海拨900米。公园年平均气温12.9℃,极端最高气温36.2℃,极端最低气温-10.3℃,无霜期189天,年平均降水量1178mm。丰富的水热条件,形成了壮观的含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带和针阔混交林带,树种主要有华山松、油松、杉木、红豆杉、岩缰栎、陕西木茎、麻栎、栓皮栎、锐齿栎、槭类、枫杨、蔷薇、黄栌、忍冬、盐肤木、猕猴桃及竹类;野生动物主要有林麝、鹿、麂、嚎猪、锦鸡、红腹雉鸡等。森林公园分为森林度假区、旅游接待服务区、森林野营区、森林狩猎区、森林游憩区5部分。旅游景区有老林沟景区、公主坟景区、金刚峡景区、香坝景区。

青木川景区

青木川古镇景区位于宁强县西北角,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誉。距宁强县城115公里,西去227公里即是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是陕西关中、陕南、湖北通往九寨沟、黄龙景区的门户。青木川古镇历史悠久,现保存大量古朴独特、雕梁画栋、风格典雅的古建筑房屋,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2007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连续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境内的*青木川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学家发现金丝猴与猕猴同域分布的现象,引起了世界野生动物界的关注,是野生动物界待解之谜,被专家誉为“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

白龙湖景区

白龙湖属川陕交界处水利水电人工湖泊,位于陕西省宁强县广坪镇西南角,也是陕西省的最西南角,地处川陕交界。距汉中110公里,有旅游公路可直达。白龙湖为四川北部宝珠寺水库扩容后形成的湖泊,总面积约73平方公里,库容量22亿立方米,湖区流域跨越陕甘川三省。湖岸林木葱郁,山岭奇峻,湖光山色,清雅怡人,湖中特色银鱼,鱼身透明,肉味上佳,湖中有游船快艇供游人观光景色。入川230公里,可达九寨沟风景区。

草川子风情

草川子,位于陕西省宁强县毛坝河镇,距离宁强县城70公里,海拔1200—1900米,它是秦岭以南的大巴山脉上绵绵群峰之中的一小块平川。它与四川光雾山、鼓城山、陕西黎坪风景区相邻。小小的平川上古树成片,树下农夫耕作;四周山峰多姿多层,色彩丰富;川中小河弯涎流淌,河水在下游形成瀑布群;四周山腰洞穴多达十余个,各个洞内景色不同,满山遍野分布有色彩形状各异的石头,这里集山、水、石、林、坝、房、峰、洞、路于一体,风景原始自然,春夏秋冬景色各异,简直就是大自然赐予人间的浓缩盆景,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原生态的人文景观被人们誉为“现实中的桃花源”。

汉源风景区

汉源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汉源镇马家河村。从西安、成都、汉中高速可直达宁强县城,风景区距县城10公里,沿108国道可至。属原始森林、瀑布、奇山、秀石构成的原生态自然景观风景区,它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

天湖风景区

天湖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东南部的二郎坝乡。从西安、成都、汉中高速可直达宁强,距汉中市96公里。风景区属集自然风光、水域风光于一体的原始生态自然风景区。1999年,省属二郎坝水力发电公司在天生桥水库落闸蓄水,形成了高山湖泊“天湖”。

10、民俗风情

宁强是古代羌氐居住区,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后来又融合了巴、蜀、秦、楚、陇人口及文化,民风尚巫,至今遗存有较完整的傩艺傩技。其傩舞粗犷奔放、原始古朴;傩技神秘莫测,变化无常;傩腔豪迈浑厚,自然天成;傩面抽象神似,妙趣横生。傩,是现代民歌、舞蹈、杂技的原始雏形,是农耕时代融祭祀、娱乐、信仰一体的民俗活动,是既普遍又独特的民间艺术,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以外,茶艺表演和婚丧嫁娶的习俗也别具特色。

11、著名人物


宁强县

黎光霁

黎光霁(1904~1972),又名黎琴南,也作晴岚。1904年出生于宁羌州城北一官吏名仕家庭。少年随父到福建宁化读小学。1917年到上海,先后就读于中华工业专门学校附中、复旦公学预科和文学系。

1952年4月,他因托派问题被西北军政委员会*部逮捕。1954年8月,由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以“反革命案”判刑八年。1957年假释。“*”中住长沙养病,多次受到揪斗。1972年9月病危住院,手术后因突发心肌梗塞,9月9日逝世。1987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撤销1954年判决,为其恢复名誉。同年被陕西省人民*追认为烈士。

陈锦章

陈锦章(1898—1935),名文彩,又名锦文,字锦章,笔名谨芳、嶓冢山樵。1899年出生于陕西省宁羌洲烈金坝金牛驿一个书香之家,1935年与红四方面军北上长征途中牺牲。 

何永福

何永福(1923~1981),陕西洋县人,祖上以农为业,8岁入私塾读书,不久转入初级小学。1938年8月高小毕业后,其父送永福往县城“福顺生”商号当学徒。因他求学心切,一年后说服家庭允其弃商求学,遂考入当时设于洋县县城的西安一中。1942年,初中毕业,又考入设立于城固县城的北京师大附中师范部。1944年转读洋县中学高中。翌年9月到洋县龙溪小学任教1年,后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在兰州大学学习期间,他刻苦勤奋,思想活跃,与另外几名陕南籍同学组织同乡会,切磋学习,交流思想,在同学中颇有影响。1949年5月结业返乡。6月,在洋县加入中国*,做党的地下工作。12月人民*分配永福到洋县中学任教,担任学校党代表。1981年2月10日,因脑溢血病逝于故里,享年仅58岁。而其中风华正茂的28个春秋都全心全意奉献给宁强县的教育事业。

高伯师

高伯师(1904~1991),原名高维恒,河北顺义县人,医专文化,终生从事医务工作,为本县一代名医。

黎琴南

黎琴南(1904~1972),名光霁,字晴岚或琴南,宁强县城北关人,出身仕宦家庭留学苏、德,解放后,在国内、香港历任教授,曾是*地下河南省临时书记。

12、地方美食


王家核桃馍

橡子凉粉

橡子,是山上多年生长的野生乔木栎树(又叫橡子树)上的果实,立秋以后成熟,纷纷落下滚进草窝山沟,拣拾橡子是件非常不易的工作,跋山涉水,棘刺枝刮的。吃橡子凉粉主要是吃个味儿,所以,香油、盐、酱、醋、辣椒、姜、蒜等调料要齐全,最好制成汁。橡子凉粉不易用挠子刮,要用刀切,像切白豆腐一样,根据爱好切成条或片,放在碗盘里,泼上调料即可食用。橡子凉粉营养丰富,清爽利口,但吃多了后味微显苦涩,应少吃多餐。

辅唐宴

辅唐宴由青木川鼎盛时期的风云人物魏辅唐最喜好的菜肴组成。魏辅唐平生不嗜烟酒、不善茗饮之道,但对菜肴颇有讲究,特别注意其营养价值及味道,就连菜肴的摆设及进食的先后顺序都有讲究。秦王好剑客,国士多创痕。久而久之,衍变成了独特的宴席。辅唐宴的菜肴用当地特产通过当地工艺做成,风味独特,味道浓厚绵长,人人喜爱,远近闻名,使人一尝难忘。

假鱼

宁强县特色小吃“假鱼”相传是从当地素筵中分化出来的清香型冷盘。原料有:豆腐衣、黄豆芽、豆腐、竹笋;调料有:葱花、姜末、熟食油、食盐、花椒粉、胡椒粉、味精。先将黄豆芽、豆腐、竹笋等乱刀剁碎,并将葱花、姜末与之拌匀,再加入适量其他调味料,这便是馅。豆腐衣泡软,切成长宽各十公分作皮,包馅成为约一公分的鱼形饺,上笼蒸十分钟即好。食用时浇上自己喜爱的佐料。其形略似河鱼,色晶莹而斑斑斓斓,清香扑鼻爽口。

根面角

宁强县各地均可见到的小吃,系纯天然绿色食品。野生蕨根提取的淀粉作皮,以鲜蔬菜为馅,急火蒸成,佐以酸辣调味之汁。麻辣爽口,回味悠长。现有半月形和菱形,依其各自形状称为“根面角子”和“菱角”,有荤素两种馅。因其开胃健脾,老少皆宜,宜堂宜野,街头小吃和宾馆宴席上颇受欢迎。

王家核桃馍

王家核桃饼属宁强传统风味小吃。王记福兴老号核桃饼开业于清乾隆年间,其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其特点是:色泽金黄,油酥可口,久贮不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核桃还具有壮腰补肾、润肠通便的食疗作用。

王婆麻辣鸡

宁强传统美食之一。50年代初发展,现有多家制作,以王家最为正宗。制作方法独特:将鸡煮至八成熟,以盐腌制,鲜鸡汤兑料拌匀即食。肉质细嫩含脆,肥而不腻,辣而不燥,异香扑鼻,鲜美异常。

13、名优特产


柿饼

压块黑木耳

压块黑木耳选用优质巴山椴木黑木耳,素以朵大肉厚、色泽好、干湿比率高久负盛名。采食记录始自唐代,畅销国内外市场。具有优质免择、泡发率高、保质期长、无污染等特点,是馈赠亲友上好佳品。

柿饼

柿饼,以秦巴山区优质牛心柿为原料加工而成,有清热、润肺、止渴之功效。红亮始饴,口感绵软甜糯,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山野菜

采汉水源头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香椿、竹笋、刺嫩芽、薇菜、蕨菜等野生植物,经科学配方加工精制而成。据测定该菜含植物蛋白、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常食用可预防脑血栓及血管硬化,祛风利湿、延年益寿,该产品色鲜味道美,脆嫩可口,深交消费者青睐,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后稷金像奖。

蕨根粉丝

采用秦巴山区多年野生蕨菜的根茎为原料,从中提炼出淀粉,精制而成。《本草纲目》载“蕨根祛暴热、利尿道、令入睡、补五脏不足”。现代科学证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滑润可口,无污染、无公害,是一种纯天然的黑色保健品。

核桃

宁强县五丁关以北地区盛产核桃,具有悠久的核桃栽培历史,盛产的薄壳核桃,果大、壳薄、果面光洁、缝合线浅、出仁率高,易剥离完整果仁,味香甜,富油脂,无苦涩,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维生素C、铁、锌、钙等元素,有补气益血,明目润肺,增智健脑等功效,是滋补养生之佳品。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古代我国人民就誉称核桃"万岁子"和"长寿果"。唐代名孟诜称核桃仁可"通经脉、润血脉、常服骨肉细腻光润"。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称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等功用。

香谷米

香谷米,又名老红谷,是宁强县特产之一,以其味道清香鲜美而出名,它出产于宁强县黄坝驿乡西沟村。这个村前临川陕公路,背靠大山,一条小河横贯沟中,两岸皆肥沃水田,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湿润,有稻谷生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香谷米之所以珍奇,一是品种优良,二是浇灌的水非同一般。浇灌香谷米的水出自大山脚下的一个山洞,当地人称龙洞水,今人奇怪的是,同为香谷良种,若栽到非龙洞水浇灌的田里,稻谷就会变异,失去其固有的香味。

上一篇: 黄帝铸鼎塬

下一篇: 尉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