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站镇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部。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2.21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15.8%。辖1居委会、18村委会。1949年为金柱、海马乡。1953年析设抱都、幺站、香厂乡。1958年撤乡建超美公社。1961年析建瓜拉、抱都、香厂公社。1984年改置幺站镇和抱都、香厂乡。1991年合并置幺站镇。畜牧业以牛、羊、马、猪为主。是县内奶牛和商品牛良种基地。有中小学27所。镇人民*驻地幺站,在草海镇西南12公里,团箐梁子西麓。人口1000,有汉、苗、彝等民族。海拔2100米。为川黔滇古驿站,西出威宁州城第一站,故名。设农贸集市。有公路接326国道。
中文名:幺站镇
行政代码:520526101
身份证前6位:520526
长途区号:0857
邮政编码:553100
隶属政区:威宁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贵F
辖区面积:198km2
人口数量:约2.21万人
人口密度:112人/km2
1、地方简介
幺站镇
幺站镇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部。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2.21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15.8%。辖1居委会、18村委会。1949年为金柱、海马乡。1953年析设抱都、幺站、香厂乡。1958年撤乡建超美公社。1961年析建瓜拉、抱都、香厂公社。1984年改置幺站镇和抱都、香厂乡。1991年合并置幺站镇。畜牧业以牛、羊、马、猪为主。是县内奶牛和商品牛良种基地。有中小学27所。镇人民*驻地幺站,在草海镇西南12公里,团箐梁子西麓。人口1000,有汉、苗、彝等民族。海拔2100米。为川黔滇古驿站,西出威宁州城第一站,故名。设农贸集市。有公路接326国道。
幺站镇位于威宁县南端,距县城25公里,东西南北分别与金钟镇、麻乍镇、金斗乡、草海镇相接,平均海拔2115米,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左右,无霜期280天。
2、行政区划
幺站镇区划
520526101201121么站村
520526101202220新房村
520526101203220联合村
520526101204220平原村
520526101205220水塘村
520526101206220抱都村
520526101207220大山村
520526101208220汤村
520526101209220岔河村
520526101210220红岩村
520526101211220香厂村
520526101212220五嘎村
520526101213220新元村
520526101214220田上村
520526101215220大树村
520526101216122新飞村
3、地方人口
幺站镇
幺站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5054
男13433
女11621
家庭户户数6101
家庭户总人口(总)25044
家庭户男13428
家庭户女11616
0-14岁(总)7704
0-14岁男4012
0-14岁女3692
15-64岁(总)16157
15-64岁男8740
15-64岁女7417
65岁及以上(总)1193
65岁及以上男681
65岁及以上女51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4954
4、物产资源
幺站镇
幺站镇气候条件较好,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畜牧业及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发展得天独厚、前景看好。主养牲畜有马、羊、牛、猪等。种植作物主要有玉米、洋芋、芸豆、大蒜、荞麦、小麦、燕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旱烟、辣椒、蘑芋、半夏等。还盛产苹果,桃子、花红、杏子、柿子、核桃、板栗等干鲜果。么站镇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煤、铁、铜、锌等,特别是煤、铁、铜藏量较大,开采价值可观。
自然气候
幺站镇平均海拔2200米,地势起伏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具有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季风气候特点,日照多、辐射强,气候温凉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6—8月阴晴相间、阳光和煦、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季晴天较多,日照多。
5、农业发展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作为一个农业乡镇,么站镇继承和发扬了重视农业的传统。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粮食生产逐年增长。以杂交玉米、地膜覆盖、玉米育苗移栽、包谷洋芋套种、绿肥聚垄免耕、脱毒马铃薯、烤烟等高科技种植含量较高的农业生产,全镇各族人民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增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收渠道逐步拓宽,使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变,农业生产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以烤烟为支柱产业的黄色经济迅速发展;以玉米和马铃薯为主的农作物种植,正向规模、规范化方向发展壮大。马铃薯销售年年大增,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6、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资源丰富,是发展养殖业的好地方。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森林覆盖面积不断扩大,草资源更加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美丽,是乡村旅游的理想去处。
7、附近景点
威宁彝族撮泰吉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境内,面积1.2万公顷,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草海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水面面积达3000公顷。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湖区水质良好,水草茂密、鱼虾众多,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区内有高等水生植物37种,其中海菜花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鱼类10余种,鸟类178种或亚种,其中2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8种属中日候鸟协定保护鸟类,并为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此外,区内还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和人类文化遗迹。该保护区的建立对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威宁彝族撮泰吉
威宁彝族撮泰吉流传于距威宁县城40公里的板底乡曙光村,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年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撮泰吉”系当地彝语音译,“撮”意为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所以又称“变人戏”。内容主要是反映彝民族生产生活过程,涉及到民族、民俗、舞蹈、祭祀等领域,所表现的内容可各自独立,也可联合演出,旨在祝贺喜庆丰收,祈求平安吉祥、人畜兴旺、风调雨顺。戏剧角色有2000岁的惹嘎阿布、1500岁阿达姆、1200岁麻洪摩和小娃娃阿安;演出道具造型古灵精怪、野气浓重。观赏“撮泰吉”,能将你带入彝民族神秘古朴的文化意境,从中增智受益。
中水遗址
2006年5月9日,威宁“中水文化”正式成为“2005年度中国大十考古新发现”之一。中水遗址包括鸡公山文化、吴家大坪遗址、红营盘墓地、银子坛墓地和大河湾遗址等。
三千年前,这里是贵州最大的粮仓、是贵州绝无仅有的陶器生产地,是当前揭开夜郎神秘面纱的突破口之一。中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填补了贵州商周时期考古的空白。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考古学者们在中水发现了汉墓群、陶品、骨器、稻谷、大坑及被扭曲了的人的骨架等远古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于是,中水成了夜郎文化讨论的热点。2000年至2005年,中水一度成为全国考古的圣地、热点和焦点。
8、地方特产
威宁党参
威宁火腿
威宁火腿是贵州的传统特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早就闻名海内外。威宁海拔2000多米,属高寒的乌蒙山区,漫山遍野生长着丰富的牧草,历史上畜牧业就十分发达,当地的彝族同胞又有赶山放牧的习俗,猪牛羊同群为伍,运动量大,猪腿非常发达,肌肉结实饱满,肥瘦肉交错;本地的可乐猪和法地猪等优良品种又有耐粗养耐寒的特点,瘦肉率高。从明洪武年间起,这里的彝族百姓就喜欢用火熏腌制腊肉,贮存食用,为制作威宁火腿创造了条件。威宁火腿,肉色棕红,色泽鲜艳,骨小皮薄,肉食细嫩,清香味美,多食不腻。
威宁党参
主治气血不足的党参是专门出口东南亚的“贵州枝党”。威宁党参含糖量和含蛋白质较高,年产量在15万公斤左右。
威宁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么站镇、金钟镇、新发乡、黑石镇、麻乍乡、哲觉镇、海拉乡、岔河乡、观风海镇、哈喇河乡、秀水乡、牛棚镇、迤那镇、斗古乡、龙街镇、雪山镇、石门乡、羊街镇、小海镇、盐仓镇、双龙乡、板底乡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威宁洋芋
威宁洋芋块大、产量高、品质优、退化慢、口感好,干物质含量高、耐运输、耐贮藏,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威宁洋芋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具有美容功效。
据传,明朝时威宁就开始种洋芋。由于特殊的土壤等自然条件,威宁洋芋产量大质量好远近闻名,种植面积40多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年产量4亿多公斤,产值约1000多万元,有“洋芋之乡”的美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