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
中国旅游日,5月19日。该节日是中国国务院于2011年批准的非法定节假日。该节日起源于2001年5月19日,浙江宁海人麻绍勤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建议《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要设立“中国旅游日”的要求。2009年12月4日,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了设立“中国旅游日”的相关工作。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1、节日起源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是中国国务院于2011年批准的非法定节假日。该节日起源于2001年5月19日,浙江宁海人麻绍勤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建议《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
1983年中国成为世界旅游组织的成员;1985年,中国确定每年都有一个省市自治区作为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的主会场。自那以来,旅游学界和业界就有了是不是我国也应该有个“中国旅游日”的议论。
在1987年《旅游天地》就有文章提出“中国旅游节”的设立;1999年也有人受世界旅游日启发便有过设立“中国旅游日”的提议。
2001年5月19日,浙江省宁海人麻绍勤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作为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中国,理应有自己的旅游纪念日。我们倡议,把《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以对徐霞客作永恒的缅怀和纪念,激励全国人民阔步迈向世界旅游强国。”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要设立“中国旅游日”的要求。2009年12月4日,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了设立“中国旅游日”的相关工作。在全国征集日期方案后,不少地区争相提出了申请。从最初由地方和民间发起倡议,不断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到最后由国家相关机构启动设立“中国旅游日”,已经历了10年。
2009年12月,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日征集策划专项工作委员会”授权新浪网就“中国旅游日”设立日期开展专题调查。该调查以问卷形式,以新浪
根据《关于征集“中国旅游日”日期方案的公告》,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旅游活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推动旅游业发展。旅游日具体日期的选定,将体现下列原则:与旅游有一定的纪念、宣传等关联意义;时间上适于全民外出旅游休闲;有利于加强国民的旅游意识,发挥旅游的教育功能。
2、节日批准
2011年4月,在国家旅游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旅游日”的批复》(国函42号),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在发布会上称,设立“中国旅游日”,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正迈入一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新时代。
祝善忠表示,将5月19日《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在文化内涵上与旅游联系密切。徐霞客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游记》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在时间上具有旅游的普适性。其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值仲春和暮春,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在认识上具有广泛共识。无论是*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是专家学者、普通百姓,都对这个日期较为接受;在工作上有现实的基础。“徐霞客旅游带”节点城市组建了“中国旅游霞客联盟”,在5月19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坚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旅游日是一个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宣传日、推广日和发展日,非法定节假日。2011年首个“中国旅游日”活动于今年5月19日,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确定为首个“中国旅游日”。作为中国革命老区和全国唯一以民族风情命名的*风景名胜区黎平侗乡,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与国际接轨。其主会场初步确定在浙江宁海。届时,国家旅游局将倡议全国主要景点景区在当日根据本地情况为社会公众出游提供优惠措施。
3、法定假日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2011年第一个“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马元祝现任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执掌峨眉山风景区帅印近20个春秋,马元祝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一项项令人刮目相看的“金顶高度”,创造了崭新的峨眉山旅游度假体系,成为国内旅游行业内教科书式的样本。
设立“中国旅游日”用意
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记者:2011年7月19日是第一个“中国旅游日”,作为旅游界的业内人士,您之前也曾提交过一份关于“中国旅游日”的建议。
马元祝:2010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期间,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我在广泛调研后,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确定“中国旅游日”并将之设定为法定假日,切实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建议》。
记者:旅游产业当前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对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
马元祝:当前国内旅游总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根据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统计,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1.53亿人次,比上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2.7%;实现旅游收入820.5亿元,增长27.0%。延续了2010年、2009年的春节和“十一”黄金周屡创新高的势头。
旅游的消费也有力地拉动了其它消费。商务部的公告显示,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零售商场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4045亿元,同比增长19%,较2010年增速高2个百分点,创下新高。
记者:您如何看待国家设立“中国旅游日”的用意?
马元祝:当前,国家正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环境,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在此背景下,国务院批准“中国旅游日”,这既是大势所趋,又顺应民心民意,体现了国家对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用意。
用好“中国旅游日”招牌
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法定节假日
记者:在“中国旅游日”提出后,业内有哪些反应?
马元祝:国家旅游局发言人倡导全国各大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在“中国旅游日”期间推出优惠措施,吸引更多人参与旅游日活动和出游,这一倡议已得到了全国很多景区景点及相关旅游企业的热烈响应。
记者:您对“中国旅游日”还有哪些建议?
马元祝:“中国旅游日”并不是一个法定假日。在此背景下,所有的旅游优惠减免措施对游客来讲只能是“看起来很美”,并无太多实质性的意义。
因此,“中国旅游日”不应当仅仅承载旅游知识普及和旅游责任教育引导的功能,或者说只是作为一个旅游的宣传日和活动日,它还应该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法定节假日,并且与公休日形成连休,形成“春夏小长假”。从时间上保证和丰富大众的旅游假期,疏导春节和“十一”黄金周客流,拉动旅游及相关产业消费增长。
寄望“中国旅游日”发展
推动“假日经济”繁荣
记者:世界旅游组织将每年的9月27日确定为“世界旅游日”,欧盟和加勒比地区也有地区性的旅游日。日本、格鲁吉亚、突尼斯等国家也有全国性的旅游日。您怎样看待“中国旅游日”?
马元祝: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假日改革的历史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假日的增加不但没有给中国经济带来停滞和阻碍,相反,10多年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虽然目前我国的全年休假日达到了115天,但在世界上只处于中等水平,特别是与世界旅游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法国是全世界一年节假日最多的国家,一个法国人一年至少有186天的假期,这与它成为全球第一旅游目的地也不无关系。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劳动力资源远远不及中国的日本,在囊括法定节日放假、带薪年假等有薪假期综合计算后,法定假期天数也至少比国内多一个星期以上。
所以,在现有115天假日总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中国旅游日”的法定假日,对国民经济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的概率极小,相反,产生正向推动作用的可能性极大。
"中国旅游日"撞上工作日,官员建议设旅游黄金周
刚刚过去的首个中国旅游日撞上工作日,有多少人会去旅游呢?旅游日不能旅游,这还叫旅游日吗?今天,台州市天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国干将一份《关于以“中国旅游日”为契机设立“旅游黄金周”的建议》上书国务院,希望让市民真正享受到中国旅游日带来的实惠。
首个中国旅游日不能去旅游
2010年5月19日,首个“中国旅游日”,你去旅游了吗?在记者随即调查的10名市民中,8名市民表示没有,只有两位老人跟往常一样,到西湖边散步。市民不去旅游的原因是,旅游日碰上工作日。
“旅游日不少景点门票有优惠,要是碰到周末会出去游玩。可惜碰到工作日,还得埋头苦干。”市民陈先生说,不能旅游的旅游日,还算旅游日吗?
张小姐也是在工作中度过了旅游日,郁闷的她为此还翻了翻以后的5月19日。“2012年礼拜六、2013年礼拜天、2014年礼拜一、2015年礼拜二、2016年礼拜四、2017年礼拜五、2018年礼拜六……“至少4年才会碰到休息日。”张小姐一声叹息。
还有不少市民提出,旅游日仅一天时间太短,最多只能在杭州附近游玩,想要到远点的地方游玩肯定不行。
中国的节假日并不算多,林国干说,之所以选择2010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跟徐霞客有关,这天是徐霞客旅游实践的真正开始。“而徐霞客能够名垂青史,其原因在于‘万里遐征’的旅游实践。”
“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推动旅游业发展。”林国干说,“旅游日”最基本的庆祝方式是旅游,而旅游乐趣是在旅游行动和体验中感受的。
中国公民全年的休假日是115天。“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节假日并不算多。”林国干举例说,发达国家如德国人的假日总和超过150天,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官方认可的假日每年有120多天。
林国干表示,旅游日只作为宣传推广日而不作法定假日,人们不能放假旅游,不仅体现不了“旅游日”的特性,而且可能就是一种口惠而实不至,会逐渐被人淡忘,也达不到唤醒民众旅游休闲意识的目的。
建议设立旅游黄金周
如何发挥“中国旅游日”的作用呢?林国干说,只有把旅游日变成旅游假日,像国庆节一样设立“黄金周”,才能体现旅游特性。
在林国干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两个方案,还新潮地想好了网络用语。第一方案为2010年5月19日—21日:“5·19”为“我要游”;“5·20”为“我爱你”(浪漫温馨之旅游);“5·21”为“我爱游”。
第二方案为2010年5月18日—20日:“5·18”为“我要发”——出发;“5·19”为“我要游”——旅游;“5·20”为“我爱你”——爱人文、爱山水、爱旅游。
“加上前后双休日,组成一个‘旅游黄金周’。若能设立黄金周,一年就有三个黄金周,各有侧重、相得益彰。”林国干说,春节回家团圆,是传统文化佳节;旅游黄金周,是现代民生佳节;而国庆,是政治佳节。
林国干说,从1999年我国假日改革设立“黄金周”的历史实践显示,假日的增加不但没有给经济带来停滞和阻碍,相反是10多年持续高速增长。“再增加三天法定假日应该是适度的、可行的。”
4、设立依据
中国旅游日源自天台山《徐霞客游记》开篇《游天台山记》:“癸丑之三月晦(公元1613年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徐霞客游记》开篇的短短24个字,为后人留下了文化旅游的瑰宝。,因为“中国旅游日”与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有关,翻开《徐霞客游记》,第一篇就是《游天台山日记》。徐霞客30年来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期间,他三次到过天台山,并写下了《游天台山日记》及《游天台山日记后》两篇游记。前一篇是他在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入天台山,游览了天台山后所写。后一篇是他时隔廿年,他又一次,更细致地探索了天台山水。他重游了华顶、石梁诸胜以后,中途去雁荡山,折回后又细细考察了天台西南诸景所写。并在其最精华的《徐霞客游记》中,将这两篇游记都编入其中。一地编入两篇,在《徐霞客游记》中仅天台山等三地。更值一提的是,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编辑于《游记》的首篇,作为开篇之作,可见,天台山在“游圣”心目中地位之崇高。
早在2000年,宁海县就提议把《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最早提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就是宁波。”宁波市旅游局副局长陈民宪说。
宁海县于2002年5月19日至2010年1月,连续举办了7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在全国征集日期方案后,宁海已正式将5月19日作为候选日期向国家旅游局提出了申请。
原因有二,作为明代杰出的旅行探险家、地质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历时34年游览名山大川,写下《徐霞客游记》,成为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游圣”。其次,经考证,5月19日是徐霞客从宁海西门出发、有史记载的明确日子。开篇里的那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是在5月19日写下的。
2007年和2008年,来自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7省区12个城市的代表在徐霞客旅游带合作峰会上,联合签署了《“徐霞客旅游带”旅游合作宣言》,共同呼吁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2008年3月17日,浙江省旅游局特地上书国家旅游局,要求确定“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2008年6月16日,国家旅游局召集浙江、江苏有关部门领导,;锡、宁海县旅游局领导,还有一批专家学者,在北京召开“中国旅游日”论证会。会上多数专家认为,以《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即5月19日,或5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作为“中国旅游日”比较合适。他们表示,中国旅游日选择“5月19日”,不仅仅是徐霞客的崇高地位,同时可兼顾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巨大的事实,5月19日,无论东西南北中,都是适宜出门旅游的黄金季节。
2009年2月12日,浙江省召开旅游发展大会,国家旅游局与浙江省签署了局省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其中就提到,国家旅游局支持将《徐霞客游记》中的开篇日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中国正式设立国家旅游日,时间确定为5月19日。这个日子,就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也是宁海县每年举行“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的日子。把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宁海已经整整呼吁了10年。
2011年3月30日上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中国旅游日确定为5月19日后,为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宁海在2011年5月19日免费开放所有景区的基础上,2011年5月18日、20日,游客也可以免费在宁海旅游。而且之后每年的5月18日、19日、20日这三天都将免费开放。
5、活动主题
2011年首个中国旅游日的主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2年第二个中国旅游日的主题:“健康生活、欢乐旅游”。
2013年中国旅游日动主题:“休闲惠民,美丽中国”。
2014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快乐旅游,公益惠民”。
2015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新旅游、新常态”。
2016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
6、标志
国家旅游局2011年4月12日发布设立“中国旅游日”的信息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民众热烈欢迎这个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旅游宣传日、推广日和发展日的设立。为增进全社会对旅游业的了解,增强国民旅游意识,引导和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旅游活动,国家旅游局于4月12日在《中国旅游报》、中国旅游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刊登了《关于公开征集“中国旅游日”标志、形象宣传口号设计方案的公告》,面向全社会征集“中国旅游日”标志和“中国旅游日”形象宣传口号。
公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截至到2011年4月21日午12时,共收到来自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自然人、法人、相关组织来稿近1300余件。其中“中国旅游日”口号2800余条,标志100余件。
为宣传国家设立“中国旅游日”的意义,4月12日至5月2日,国家旅游局开展了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中国旅游日”标志和形象宣传口号的活动。征集活动得到公众积极响应,在短短21天时间里,共收到应征函件近4000封,其中:形象标志设计方案420余件,宣传口号7000多条。应征作品主要来自29个省区市、*地区和加拿大。投稿人最大年纪83岁、最小19岁,投稿人大多为学生、教师、公务员和退休人员等,旅游从业人员也占一定比重。
经过初筛、专家评审、修改完善等工作环节,目前确定的“中国旅游日”形象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这是此次征集活动中投票率较高的一个口号。口号简单明快,响亮有力,易于上口,高度概括了“中国旅游日”的主题理念,倡导更多的国人走出家门,广泛参与旅游活动,提高生活品质。“中国旅游日”标志是以吉林省长春市一名美术老师的应征作品为基础,经专业机构修改完善后形成的。
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甲骨文“旅”字的变形与方形的印鉴外轮廓,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根”与“植”的关系,为“中国旅游日”注入了更加鲜明的文化色彩,在延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了新的视觉意象,符合现代人日益发展的审美需求,体现了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变形的“旅”字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旅游场景: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的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这有着强烈的具象化意义和象征,突显了“中国旅游日”的主旨与核心,引导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旅游,体现了“中国旅游日”的号召力、影响力。同时,变形的甲骨文“旅”字暗含了“5.19”这组数字,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旅游日”的日期,让“中国旅游日”更加深入人心。
蓝绿颜色的运用,不仅色彩鲜明,视觉冲击力强,而且渐变的过渡处理让两个主体色彩自然融合,和谐大气。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自然,象征着中国旅游蓬勃发展的朝气和生命力,以及中国旅游所倡导的绿色、环保、和谐、文明发展的主旨和理念。同时,变形的“旅”字演化的游人们行走在蓝天绿地中,也体现了中国人自古追求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生境界,在注重环保与和谐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标注字体上采用了中国传统隶书的“中国旅游日”及英文Arial体“ChinaTourismDay”的中英文双语对照,在突显“中国旅游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旅游的国际化视野与现代发展理念。整个标志造型稳重,创意巧妙,色彩明快,旅游主题鲜明,日期深刻,具有着浓厚的文化韵味和鲜明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