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博物馆
安吉县博物馆1984年从县文化馆分离后,单独设置。1986年9月吴昌硕纪念馆落成,两馆合署。馆址位于县城递铺镇莲溪路89号,与昌硕公园毗邻。1994年纪念馆二期工程竣工,新馆建在公园内,两馆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近年来,本馆为配合基本建设,抢救性发掘了距今6000年的密墩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马家滨文化时期的人体遗骸及松泽、良诸文化的石。陶、玉器等,并对高禹、良朋地区的汉代墓葬群进行大面积地清理发掘,出土釉陶器、铜镜等文物一批,丰富了馆藏。
中文名:安吉县博物馆
时间:1984年
位置:县城递铺镇莲溪路89号
藏品:安吉史迹陈列
1、历史沿革
1976年始设安吉县博物馆。
1984年从县文化馆分离,单独设置。
1986年9月吴昌硕纪念馆落成,两馆合署。
2006年从纪念馆分离,单独设置。
2008年5月递交安吉生态博物馆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8年10月发改委同意建设。
2011年2月,国家文物局将安吉生态博物馆作为东部地区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示范点。
2、馆内陈列
馆内现有“安吉史迹陈列”和“吴昌硕生平、作品陈列”两个固定展览,每年还举办10次以上的临时展览,全年观众人次达5万左右。*书画代表团与本馆交往较频繁。近年来,本馆为配合基本建设,抢救性发掘了距今6000年的密墩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马家滨文化时期的人体遗骸及松泽、良诸文化的石。陶、玉器等,并对高禹、良朋地区的汉代墓葬群进行大面积地清理发掘,出土釉陶器、铜镜等文物一批,丰富了馆藏。
3、藏品精品
本馆藏品二千余件,其中商代青铜鼎、青铜觎,战国楚金币鄂表、青铜剑,西晋青瓷鸡首壶、三足洗、谁塑罐,北宋金涂塔,元释这牟尼铜坐像,明青花炉、如耳瓶,清吴昌硕书画等为馆藏珍品。1994年《馆藏吴昌硕作品集》出版发行。目前馆在职人员问名,均为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4人,初级8人。
安吉博物馆里面的文物有浙江丝绸、漆木器、商代青铜、瑟等文物,不光是价值不菲,而且样样都很珍贵,其中以吴昌硕为代表的画家为一绝,它的画不光是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很有名气,而且还名扬了海内外,再加上他节俭自强的精神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这也用来以示今天的安吉子民要勤俭自强,养成节俭好习惯。
4、参考指南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天目路572
门票:5元/人
开放时间:全年每天对外开放(无节假日)
5、安吉县概况
安吉地处浙江西北部,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湖州地区一个极具特色的县。建县于公元185年,县名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辖10镇5乡1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著名的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荣获全国首个县域"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两度蝉联"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特别奖)"。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亿元,财政总收入29.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7亿元,连续四年增幅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相关人物
吴昌硕,浙江孝丰县人。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
吴昌硕,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8月1日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避乱于荒山野谷中,弟妹先后死于饥馑。后又与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21岁时回到家乡务农。耕作之余,苦读不辍。同时钻研篆刻书法。同治四年(1865)吴昌硕中秀才,曾任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知县,仅一月即去,自刻“一月安东令”印记之。同治十一年(1872),他在安吉城内与吴兴施酒(季仙)结婚,浙江归安县(今属吴兴县)菱湖镇人。结婚后不久,为了谋生,也为了寻师访友,求艺术上的深造,他时常远离乡井经年不归。光绪八年(1882),他才把家眷接到苏州定居,后来又移居上海。31岁以后,移居苏州,来往于江浙之间,阅历代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声名大振,公推艺坛泰斗,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二十二年被举为安东(今江苏省连水县)县令,到任一个月便辞官南归。三十年夏季,与篆刻家叶为铭、丁仁、吴金培、王等人聚于杭州西湖人倚楼,探讨篆刻治印艺术,1913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吴昌硕被推为首任社长,艺名益扬,有《缶卢集》、《缶卢诗存》、《缶卢印存》及书画集多种刊行。七十岁后又署大聋。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是当时公认的上海画坛、印坛领袖,名满天下。
1927年11月6日,吴昌硕突患中风,在沪寓谢世,享年84岁。1933年11月,迁葬于浙江余杭县塘栖附近超山报慈寺西侧山麓,墓地坐落于宋梅亭畔。墓门石柱上刻有沈淇泉(卫)所撰联语:"其人为金石家,沉酣到三代鼎彝,两京碑碣。此地傍玉潜故宅,环抱有几重山色,十里梅花。"吴昌硕的绘画、书法、篆刻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有《缶庐集》。吴昌硕有三子一女,次子吴涵、三子吴东迈均善篆刻书画。